香烟要被洗白?中科院颠覆性研究,尼古丁能降低40%死亡率?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1 13:49:00    

烟民朋友们,先别急着欢呼;健康卫士们,也别忙着驳斥。今天,咱要聊聊一个极具争议的话题 —— 中科院的一项研究,似乎给尼古丁披上了一层 “神秘面纱”,宣称它能降低 40%的死亡率。这到底是科学的新曙光,还是一场认知的大乌龙?且听我细细道来。

先看看咱身边的 “烟情”。便利店的柜台,香烟陈列得满满当当,品牌多样,软包、硬包各有拥趸,价格更是从亲民到高端,跨度不小。为啥会这样?从包装材质来说,软包香烟图案精致,印刷成本高,外包装用的是柔软纸质,透着股精致劲儿;硬包香烟则多采用坚硬纸质或塑料材料,更 “抗造” 。消费人群也有明显区分,软包因包装奢华,常受上层人士与女士青睐;硬包实惠耐用,是普通烟民的心头好 。口感上,软包绵密,硬包辛辣醇厚,这是因为原材料、焦油含量以及制作工艺有别,烟丝调配不同,风味自然各异 。

可千万别以为贵的香烟就更健康。香烟对人体的危害,关键不在价格,而是尼古丁、焦油和其他有害物质在作祟。许多昂贵香烟,不过是包装、品牌溢价与宣传抬高了身价。有实验专门检测软包和硬包香烟的有害成分,结果显示,两者一氧化碳、尼古丁、焦油等主要有害成分含量,差距率不到 2%。所以,甭管软包还是硬盒,对健康的威胁没啥两样。想要健康,戒烟才是正途。

接下来,重点说说中科院这项颠覆认知的研究。一直以来,香烟被视作健康 “公敌”,尼古丁更是首当其冲被批判。但中科院的研究表明,尼古丁能降低 40% 的死亡率,这消息一出,恰似一颗石子投入平静湖面,激起千层浪。这研究源自发表在《自然通讯》的实验,研究员对小鼠进行观察,发现低剂量尼古丁口服摄入后,小鼠死亡率下降了 40%,似乎还能延缓衰老进程 。

先别急着兴奋,这里面门道可多着呢。要知道,尼古丁具有高度成瘾性。当它进入人体血液,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 “快乐之门”,刺激脑内多巴胺分泌,让人产生愉悦感、满足感。可随着时间推移,身体对这种愉悦的阈值不断提高,就像胃口越来越大,为了达到同样的满足,人们只能不断增加吸烟量,从而深陷成瘾泥潭 。

再看烟草本身,那简直就是一个 “有毒物质大杂烩”。燃烧过程中,烟雾里含有 7000 多种有毒化合物,其中包括 69 种致癌物,如多环芳烃、亚硝胺等;还有一氧化碳、氢化氰、挥发性亚硝胺、烟焦油等有害物质 。这些物质随着吸入的烟雾进入人体,搭乘血液的 “便车” 流经全身,所到之处,血管梗塞、皮肤癌、肝癌、肾癌等重症风险大幅增加 。所以,虽说尼古丁本身不致癌,可它却是健康的 “帮凶”,把人们一步步拉向危险边缘。

还有一个问题常常困扰着大家,尤其是老年烟民 —— 年龄大了,一定要戒烟吗?答案是肯定的。对老年人而言,吸烟危害只多不少。有的老人觉得吸了一辈子烟,现在戒也没啥意义,实则大错特错。任何时候戒烟都不晚,而且戒烟越久,健康收益越大 。戒烟 2 - 3 个月,心肺功能、血液循环就能改善,不再一运动就气喘吁吁;戒烟 1 年,心脏病发作危险降低一半;戒烟 5 年,中风、宫颈癌发病风险基本恢复正常,口鼻咽癌、食道癌和膀胱癌风险降低一半;戒烟 10 年,肺癌、喉癌、胰腺癌危险进一步降低;戒烟 15 年,心脏病风险和从不吸烟的人基本一样 。

有的老人担心戒烟会带来健康风险,这其实是误区。有人戒烟后查出癌症等疾病,并非戒烟导致,而是长期吸烟积累的隐患,恰好在戒烟这个时间点爆发了。至于戒烟后体重上升、血压血糖不稳,是因为戒烟后身体功能改善,食欲、吸收功能变好,摄入量增加,自然容易发胖 。

要是老人实在戒不了烟,记住 “3 不吸”,能减轻些吸烟危害。晨起别吸烟,早晨身体刚苏醒,此时吸烟,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会受到强烈刺激,不利于血压和心率稳定,不妨先活动活动,等身体彻底 “开机” 再吸 。酒后别吸烟,烟草本就危害健康,酒精一来,双重 “打击”,肝脏、心血管负担剧增,而且酒后身体对尼古丁吸收率提高,成瘾风险更大 。饭后别吸烟,饭后肠胃正忙着消化,此时吸烟,有害物质吸收增多,还会干扰食物消化,加重胃肠负担 。

香烟危害健康,这是铁一般的事实。中科院关于尼古丁的研究,虽有新发现,但远不能成为吸烟的借口。咱还是得牢记,健康无价,远离烟草才是拥抱健康生活的第一步。

【本内容为故事类医疗健康科普文章,文中除了健康科普内容所出现的任何人名、地名、事件均为艺术加工,并非有意冒犯或贬低任何个人、团体或组织。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理性阅读。】

相关文章
  1. 昆明五地上榜云南省推进健康县城建设工作突出县市区名单

    掌上春城讯4月23日,云南省委办公厅、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2024年云南省推进健康县城建设工作突出县市区的通报,其中昆明市有5个县(市、区)上榜。健康县城建设工作是云南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论述,推动健康云南建设走深走实,于2022年7月在全国率先创新开展的一项工作

    0 2025-04-25 07:40:00

  2. 成都全面推行企业“首席健康官”制度 “健康指导员”上门送服务

    川观新闻记者 魏冯4月24日,第23次《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活动暨企业“首席健康官”制度建设启动仪式举行,标志着这项创新制度将在全市全面铺开。现场还举行了“健康指导员”聘任仪式。为什么要铺开企业“首席健康官”制度?“健康指导员”指导什么?记者现场采访了多名相关负责人。企业“首席健康官”

    0 2025-04-24 22:01:00

  3. IMF警告全球金融稳定风险显著增加

    新华社华盛顿4月22日电(记者熊茂伶 谢锷)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2日发布《全球金融稳定报告》说,由于金融状况趋紧,以及贸易和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加剧,IMF评估认为全球金融稳定风险显著增加。IMF货币与资本市场部主任托比亚斯·阿德里安当天在IMF和世界银行春季会议的一场媒体发布会上表示,全球金融

    0 2025-04-23 12:33:00

  4. 镇江市计生协举办家庭健康指导员培训班

    【来源:镇江市卫健委_要闻动态】为深入推进家庭健康促进行动,加强家庭健康指导员队伍建设,提升专业化能力和水平,镇江市计生协于4月18日在扬中举办全市家庭健康指导员培训班,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徐承平出席开班仪式并讲话。培训班邀请4位省级家庭健康指导员师资专家就“家庭健康促进行动政策基础、家庭健康指导技能

    0 2025-04-22 04:27:00

  5. 香烟要被洗白?中科院颠覆性研究,尼古丁能降低40%死亡率?

    烟民朋友们,先别急着欢呼;健康卫士们,也别忙着驳斥。今天,咱要聊聊一个极具争议的话题 —— 中科院的一项研究,似乎给尼古丁披上了一层 “神秘面纱”,宣称它能降低 40%的死亡率。这到底是科学的新曙光,还是一场认知的大乌龙?且听我细细道来。先看看咱身边的 “烟情”。便利店的柜台,香烟陈列得满满当当,品

    0 2025-04-21 13:4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