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跑完半马之后呢?上海擎朗智能送10万台服务机器人全球“打工”


自从人形机器人在今年春晚舞台扭起了秧歌,这个赛道的新闻就没断过。4月19日,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在北京举行,热度十足。但前不久,著名投资人公开泼冷水,发出“正在批量退出人形机器人公司”的唱空之词。
面对市场冷热,上海擎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李通显得格外平静:“15年前我们开始做机器人时,这个赛道一点都不时髦,无人关注;从萌生想法到第一台产品量产下线,团队花了8年时间。”李通认为,机器人跑半马背后当然有技术突破,但团队更关心的是,机器人如何在更多的服务场景中创造价值。
就在最近,团队推出了人形具身服务机器人,能完成点单、配餐、送餐、收餐等一系列任务,“打工天团”再添干将。“外部对机器人行业的关注潮起潮落,而我们专注做好自己的事。这一路,我们很幸运,也很坚持。”
有热爱才能熬过“三年又三年”
李通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在微软亚洲工程院工作了几年,决心创业。“当时学校有个科创基地,我们白天上课,晚上就在实验室捣鼓机器人,累了就直接打地铺席地而睡,可以说每天都跟机器人在一块。当时实验室里的机器人,很笨重,一台四五十万元,我总在想,假如让机器人走到现实生活,它能不能代替人类做一些事情?”基于学校的实践经历和对机器人的热爱,2010年,李通跟三个合伙人凑了20万元在上海闸北区一个70多平方米的毛坯房里创立了擎朗智能,公司的核心成员都来自大学里成立的机器人科创小组。
“冲着市场的热度去创业,遇到困难,很难坚持。2010年那个节点,聪明人都去做移动互联网。我在微软时期的mentor(导师)也已经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创业,我们有过很多探讨。但我还是听从了内心的召唤,就想在机器人领域做出点成绩。”教育机器人、家用机器人、高仿人形机器人……擎朗都尝试过,最终选择了商用服务机器人赛道。
明确方向花了三年,等第一台样机做出来又过去了三年,擎朗当时选了2个应用场景——餐厅和商场。“我印象特别深,2016年的六一儿童节,我们把一台机器人放到了虹口龙之梦,想让它做一些导览、带路服务,结果当天小朋友太多了,一拥而上,都要玩机器人,导致机器人变成了一个大号玩具,我们设想的应用服务功能没能落地。这也给我们带来一些思考,实验室做得再成功、设想再完美的产品,拿到真实场景中,都会发生很多问题。重要的是我们能不能在试错的过程中坚定信心,不断打磨产品。”
擎朗捏紧拳头,集中发力餐饮场景。2018年,首批配送机器人量产下线,建立了全球第一条餐饮服务机器人量产产线。随后,擎朗迎来了第一个行业大客户,距离创业起点已经过了“3个3年”。
立足核心场景打造“打工天团”
2018年底,擎朗开始为海底捞智慧餐厅提供传送机器人和回收机器人。通过将机械性工作交给机器人,把人力集中投入到更能提升顾客体验的服务环节,实现了效率与服务质量的平衡。这一合作成为行业标杆,让更多人认识到服务机器人在实际场景中的应用价值。如今,最新款的配送机器人已在很多餐厅落地,不仅具备窄道通行和大载重能力,还能实现人机交互。这一核心场景也被快速拓展至海外市场,因为类似日本等国的劳动力更贵更紧缺。

在酒店服务的礼宾机器人
立足餐饮场景,擎朗开始快速拓展商场、酒店、医疗、教育、机场等场景,从中国拓展到全球,机器人的品类和功能也在扩大,从移动配送到清洁、引导、消毒、教育、娱乐等。在酒店客房里,门铃响起,机器人把外卖送到了门口后,自行乘坐电梯返回;在餐厅内,机器人穿过来往的客人,把餐食送到了顾客餐桌;在医院内,机器人将检测标本第一时间送到检验科……擎朗机器人服务的画面已经成为生活中常见的场景。
从自研核心技术、自建供应链,一步步商用,验证服务机器人的价值,到如今成为全球市场的行业领跑者,擎朗智能机器人的业务已覆盖全球600多个城市及地区,全球出货量累计超过10万台。目前,餐饮配送机器人在海内外两个市场,擎朗智能的市场占比均位居中国厂商之首。
保持平常心做好“今明两件事”
去年以来,机器人作为大模型与具身智能的重要载体,备受关注,风光无限,但也有机器人企业倒在市场爆发的前夜。
对李通来说,市场的火热,不是今天才有的。2015年是一个转折点,以深度学习成熟为代表的AI技术跃迁,服务机器人赛道开始出现创业潮,“我在微软的mentor给了我们天使轮的投资,因为他发现,五年后我还在认真做机器人;随后又有投资人在商场看到机器人服务的场景,主动联系我们,擎朗得到了第一笔A轮融资。”李通笑言,”现在大家人人谈论AI。但当初我们在学校里成立了AI小组,后来把AI这个标识拿掉了,因为听上去像玄学,像骗子。科技发展有一定的规律,我们需要提前布局,也需要有战略定力。我们亲历过行业的高峰和低谷,这种周期性的波动未来还会有。”

正在倒酒的服务机器人
对李通来说,技术研发是为解决现实问题而服务的。机器人具备什么能力、什么形态,都是为客户需求而服务。
上个月,擎朗发布了首款昵称为“阿man”的人形机器人XMAN-R1,并提出“机器人岗位化”概念,让服务内容可以被精确描述、结果可标准化评估。在餐厅中,阿man可以独立完成取酒、倒酒、放置托盘等配餐动作,并通过机器间任务调度,将餐品交接给配送机器人按最优路径送餐,并在最后完成桌面清理任务。
“目前人形机器人的机械本体、小脑上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但要训练一个成熟的大脑,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我们希望通过海量应用场景不断积累数据、优化算法、从而不断优化产品。”李通认为,市场火热并不代表马上就能实现商业落地,目前真正完成全球市场拓展并实现大规模应用的机器人公司,数量还非常少。
“我们抱着长期投入、持续耕耘的态度对待这个行业。”李通介绍,擎朗立足“两条腿“走路,做好“今天的事”,发展现有的服务机器人;投入布局“明天的事”,在人形机器人上加速研发。“我们坚信机器人会越来越聪明,越来越同样通用,但大家对技术的进步、市场的成熟,都需要有耐心。”
原标题:《机器人跑完半马之后呢?上海擎朗智能送10万台服务机器人全球“打工”》
栏目编辑:金旻矣 题图来源:采访对象提供 图片来源:采访对象提供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叶薇
-
特斯拉神秘平价车将量产
面对传统汽车业务增长乏力的现状与全球政策环境的变化,特斯拉经历了一个营收净利双降的季度。在传统业务承压的背景下,特斯拉正加速向“AI科技公司”转型,试图以Robotaxi与自动驾驶技术打开新的增长空间,同时通过低价车型与储能业务寻找新增长极。然而,市场对于特斯拉转型成效的预期正受到来自业绩波动、技术
-
上海机电等成立动界智控公司 注册资本7500万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动界智控(上海)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施效中,注册资本7500万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智能机器人的研发、智能机器人销售、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等。股东信息显示,该公司由上海机电(600835)、德昌汽车电气有限公司共同持股。
-
非必要不做PPT!多地开始整治
中国新闻网据上观新闻消息,浙江多地推动公务政务活动中的PPT、视频“减量、减费、减负”。最近,一位浙江宁波的公务员告诉记者,最近她发现开会时有一个变化,不再需要做PPT了。“以前的会议方案中,大多标注需要制作PPT,但现在没有这种要求了。”以前拿来制作PPT的时间,能腾出手来做其他的工作了。早几年,
-
巴西金融资讯集团主席何塞·胡安·桑切斯:金砖国家正成为推动全球南方发展的中坚力量
来源:新华网客户端 金砖国家媒体智库高端论坛近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巴西金融资讯集团主席何塞·胡安·桑切斯在论坛全体会议暨“智慧共生·人工智能+”研讨会发言中表示,金砖国家凭借强大的经济代表性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发展经验与融资能力,正日益成为推动全球南方国家发展的中坚力量。通过深化合作与集体行动,金
-
中信证券:市场开始新的主题酝酿阶段,聚焦叙事/事件/业绩确定主题
中信证券研报表示,业绩确定性高的板块表现优异,预计市场将持续聚焦趋势确定性。从主题环境来看,综合流动性指标和市场风格特征,市场情绪持续在高位震荡。从催化因素和时序上看,新的宏观叙事和事件催化在酝酿过程中,下半年通常是国产科技行业的密集技术发布周期,同时生物医药/航天航空/稀有金属/产能优化等方向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