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科技“指南针” 引领食安健康新变革 2025年国际食品安全与健康大会在京召开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30 14:41:00    

  当前,全球局势复杂多变,新一轮科技革命加速演进,食品产业面临具有高度复杂性和跨学科性的新挑战、新课题。如何强化全球协作,守护公众“舌尖上的安全与健康”?如何升级传统产业、壮大新兴产业和培育未来产业?这些问题的破解离不开全球食品科技界和产业界的开放与合作。4月23—25日,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连续16载携手国际食品科技联盟(IUFoST),在北京召开2025年国际食品安全与健康大会。大会以“科技赋能 引领食安健康新变革”为主题,立足科技创新,汇聚全球智慧,以服务政府决策和回应社会、行业关切为导向,重点聚焦全球食品安全与健康领域的新兴技术应用、新资源挖掘、标准法规突破、跨学科交叉融合等,为全球食品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交流中心总顾问陈君石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单杨,国际食品科技联盟(IUFoST)前任主席阿曼·韦拉卡尔塔库苏马赫(Aman Wirakartakusumah)教授等中外专家出席大会。政府部门有关领导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学首席专家丁钢强,国际食品科技联盟秘书长朱迪·密斯(Judith Meech)共同主持大会。

应对新挑战,推动食品产业向新发展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孙宝国在致辞中表示,综观全球,人口红利渐失、气候危机加剧、经济复苏缓慢等多重压力给传统食品生产系统带来严峻挑战;与此同时,生物制造、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集中涌现,促进了食品产业从传统方式向新质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总体来看,以下四方面的发展趋势将对食品安全与健康产生重要影响:

  一是前沿技术为食品产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新变革。人工智能(AI)和生物制造等前沿技术与食品产业深度融合,将实现传统食品产业技术体系的颠覆性突破,打通全链条智能化重构通路,重塑食品产业柔性制造与精准智控的新范式。

二是交叉融合催生食品产业新业态。食品科学与临床营养等跨学科的技术交叉,生物制造在新质蛋白资源挖掘中的创新应用,食药物质在拓展食品健康效益中的多维探索,新型功能配料研发体系的持续升级等,将构建食品原料供给新方式、催生食品产业新业态。

三是科技赋能风险防控,构建全球食品安全新格局。食品安全无国界,面对新污染物风险、食品欺诈掺假等全球性问题,亟须全球协同治理。基于科学证据的风险评估新方法和新技术、食品真实性检测技术、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等,将以科技为支撑,提升全球食品安全风险防控能力。

四是及时发声助力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两翼齐飞”。面对超加工食品(UPF)等新概念可能对全球食品产业发展和消费者健康需求产生重要影响的问题,从循证科学的角度,聚集中外科学家集中发声,传递科学的声音,成为推动食品工业健康发展的关键举措。

  孙宝国呼吁,守护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与健康”,需要全球各方共同携手构建“食安健康共同体”。一是打破技术壁垒,继续深化合作,共建开放包容的食品科技生态;二是拥抱变革,用创新回应消费者对安全、健康、可持续的期待;三是坚守使命,让科技之光照亮全球每一张餐桌的未来。

  我国食品安全与健康工作,离不开国家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司副司长宫国强介绍,国家卫生健康委持续构建“最严谨的标准体系”,致力于构建监测精准高效、评估科学权威的食品安全监测评估体系,统筹推进国民营养计划和健康中国合理膳食行动。下一步,将重点开展两方面工作。一是全力推广食品数字标签应用,持续优化完善数字标签管理,探索数字标签的多场景应用;二是全力推动食品健康声称工作,以食药物质的健康声称为切口,以数字标签为载体,协同研究推进食品健康声称工作。

  市场监管总局食品安全抽检监测司二级巡视员郝明虹表示,市场监管总局以“四个最严”为根本遵循,着力提高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能力和水平。建立健全新业态新模式监管机制,推动食品安全“两个责任”落地见效。加大抽检监测力度,实施抽检“指南针”行动,常态化开展“你点我检 服务惠民生”活动,落实“最严厉处罚”的要求,加大校园食品安全治理力度,加快推进食品安全监管技术能力建设,全力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农业农村部质量监管司二级巡视员李家健表示,农业农村部坚持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技创新、科技赋能摆在重要位置,加大质安科技创新领军企业的支持培育,加快监管检测新技术新设备的研发应用,加强绿色优质标准模式的研制推广。下一步,将重点推进四方面工作:一是攻坚关键技术,狠抓问题整治;二是运用先进手段,强化风险防范;三是推广绿色模式,转变生产方式;四是完善标准体系,提升产品品质。

强化全球协作,共同应对食品安全问题

  国际科学理事会(ISC)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朱永官指出,世界正经历快速变革,气候变化、新型疾病、人口增长和不平等正冲击着粮食系统,我们在保障全民食品安全和健康领域所面临的挑战也具有高度复杂性和跨学科性。不仅需要在科学与技术层面上取得突破,更需要基于严谨科学和包容性合作的全球性应对。IUFoST与ISC将携手推动创新技术发展,实现食品质量提升、粮食损耗降低、促进全球健康平等三大目标。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食品安全与食品系统司司长阿里·巴达尔内表示,在全球可持续发展进程中,粮食安全与营养健康是实现“零饥饿”目标的核心支柱。此次大会聚焦这一关键议题,旨在通过整合全球科研资源、强化科技创新能力,推动食品产业向更安全、更营养的方向发展。食品安全作为保障人类健康的基础,必须依托科学高效的食品加工技术,这就需要国际食品科技联盟与各国政府、科研机构及产业界携手,共同推进食品安全倡议的落地实施。通过联合研发、技术推广和标准优化,构建覆盖全产业链的食品安全体系,确保食品在生产、加工、流通各环节的安全性与营养价值,从而为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坚实支撑。

  IUFoST主席塞缪尔·戈德弗洛伊(Samuel Godefroy)教授表示,中国是食品科技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食品科学体系庞大;持续产出的大量科研成果,为保障食品安全贡献了有效的解决方案。“科技可以帮助预测未来、适应变革,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等都在推动食品系统更加可持续、高效。”科技并不仅仅是食品决策中的工具,也是未来发展的“指南针”,科学证据要用于指导食品监管机构的决策,才能更好地保护公众利益,提升消费者的信任,更好地服务于人类发展。通过此次大会这一平台,各国食品领域的专家学者深入对话,必将推动跨界合作,构建更加可持续、安全、高效的全球食品系统,增进人类的健康和福祉。

  “食品安全是全球性问题,尽管我国食品安全形势稳中向好,但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主任李宁系统阐述了我国应对食品安全新挑战的技术策略。李宁指出,食品微生物污染、重金属污染、真菌毒素污染等传统食品安全问题依然存在,非法添加问题还时有发生。此外,环境气候变化、全球供应链复杂化、消费新模式、食品工业新技术应用等都会带来食品安全新挑战。她认为,需要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手段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预警风险评估技术,落实严谨的食品安全标准,运用食品安全科普新理念,强化全球协助,共同应对食品安全新挑战。

  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资深顾问帕特里克·沃带来了欧盟食品安全监管的最新动态。欧盟食品安全的核心原则主要包括预警原则、科学依据、可追溯性、透明性。其中的预警原则强调,如果存在疑问,优先保护公众健康。在欧盟“从农场到餐桌”战略下,食品安全不再被孤立看待,而是采用风险—效益评估方法,加以综合考虑。EFSA负责科学风险评估,覆盖“从农场到餐桌”整个食品链,如农药残留、食品添加剂、转基因食品、新型食品、污染物(如双酚A和真菌毒素)的评估,也包括动物福利和生产系统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健康声明的有效性。在科学风险评估过程中,EFSA遵循“同一健康(One Health)”的理念。如今,新技术正在改变保障食品安全的方式。欧盟在用于溯源调查的全基因组测序(WGS)、用于预测风险的人工智能、用于化学风险评估的计算毒理学与机器学习、可提高透明度的开放数据平台等领域加大投资。他表示,中欧双方合作潜力巨大,合作领域包括共同开发食品安全数字工具、分享污染物限值的制定方法、协调食品接触材料相关规定、共同推进可持续食品创新等。

(王 薇)

相关文章
  1. 乡村记忆社区:“红领课堂”点燃科学梦想

    大小新闻客户端讯(通讯员 王智伟 孙成勇)“妈妈快看!我的卫星转起来啦!”近日,为发挥社区亲子共学平台实效,深化推进“党建+科普”模式实践,福山区东厅街道乡村记忆社区党总支举办“红领课堂”——趣味科学手工活动,30组亲子家庭齐聚活动现场,通过沉浸式科学实践体验,让红色基因与科学精神在青少年成长中同频

    0 2025-04-30 19:05:00

  2. 用好科技“指南针” 引领食安健康新变革 2025年国际食品安全与健康大会在京召开

      当前,全球局势复杂多变,新一轮科技革命加速演进,食品产业面临具有高度复杂性和跨学科性的新挑战、新课题。如何强化全球协作,守护公众“舌尖上的安全与健康”?如何升级传统产业、壮大新兴产业和培育未来产业?这些问题的破解离不开全球食品科技界和产业界的开放与合作。4月23—25日,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连续

    0 2025-04-30 14:41:00

  3. 三个突破年 安达:产业蓄势蝶变升级

    阳春四月,击鼓催征。走进地处松嫩平原腹地的安达市,处处涌动着勃勃生机和项目建设热潮。安达突出特色化发展,打造立县主导产业,正在实现从“产业大县”向“产业强县”、从“稳中求进”向“进中向优”、从“结构优化”向“创新突破”的蝶变升级。俯瞰安达市(图片由安达市委宣传部提供)安达,有着较为深厚的产业发展基础

    0 2025-04-30 11:29:00

  4. 山西省疾控中心:“五一”假期外出踏青旅游 莫忘健康安全

      本报讯 “五一”假期即将到来,公众外出踏青旅游愿望强烈,人员流动、聚餐聚会明显增多,但此时正值水痘、百日咳、诺如病毒感染等流行高峰,登革热等疾病也呈现高发态势,为保障全省人民群众身体健康,4月29日,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发出假期健康提示。  合理规划出行路线。提前做好行程规划,尽量避开热门旅游

    0 2025-04-30 06:49:00

  5. 京东京喜孵化自营爆品:助力医用碘伏棉签单日销售1.4万单

    近日,京东·京喜产业带发展大会在江苏宿迁举行,会上同步启动了“厂货百补”计划。在健康消费升级与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双重机遇下,京东健康利用京喜自营的服务能力,通过“产业带爆品孵化+外贸转内销”双引擎,为众多医疗健康企业开辟了新的增长路径。聚焦王牌单品,精准补贴激活消费潜能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带聚集了大量优质

    0 2025-04-30 00: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