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就业 校企联动供需对接 “订单式”培养人才 破解就业与招人难题
央视网消息:这段时间,2025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百日冲刺”行动正在全国开展。目前,教育部正在对接新一期的校企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已有1771所高校申报合作项目1.3万项。
从2021年起,教育部启动校企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组织高校与用人单位开展项目对接,通过校企联合开展定向人才培养、就业实习基地建设、重点领域校企合作、重点群体就业帮扶等合作,帮助用人单位培养和招聘更多创新型、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目前,前三期项目已累计组织2000余所高校与2300余家用人单位开展项目对接,立项4.5万个。第四期项目正在对接过程中,全国共有3387家企业提供合作项目11.5万项,已有1771所高校申报合作项目1.3万项。
同时,今年3月,教育部部署面向企事业单位和行业协会征集一批“人工智能应用”领域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帮助高校提升学生人工智能领域岗位认知、实习实践和就业能力,促进更好就业。目前,全国已有347家企业提供“人工智能应用”领域合作项目1.1万项。
“订单式”协同培养 人才供需精准对接
在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各地高校以“学科专业优化+定向人才培养”为主线,打造以就业为导向的“订单式”校企协同培养机制,实现人才供需的精准对接。
在中兴通讯西安研发中心,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的申宁有一个笔记本,记录着他从加入校企共建的“菁英班”到入职工作以来的所有经验总结。
中兴通讯无线算法工程师 申宁:上这个“菁英班”之后,在学生期间就了解到公司的用人要求和岗位要求,对我的研究方向,包括思维的训练都是有很大帮助的。
以往,传统学科设置常滞后于产业变革,容易导致高校毕业生能力与企业招聘需求的不对称。2020年,西安交通大学和中兴通讯共建“菁英班”,双方通过共同设计课程、师资共建及学生职业规划指导,提供专项奖学金和专项实习机会等,着力破解这一难题。通过构建“培养—实习—就业”全链条协同育人模式,近五年,近500毕业生入职中兴通讯。
目前,西安交通大学与华为、航天科技集团、百度、建设银行等合作,联合创办了包括大数据、空间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的26个“菁英班”,学校引进了115名行业领域专家,累计培养学生1600余人。
西安交通大学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中心主任 郑旭红:近三年,我们对接了200多家企业。这些项目包含就业实习实践、校企人力资源培训,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一些合作,对学生的精准就业有非常大的帮助。
产教融合 校企联合培养急需人才
四川是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重点省份,围绕国家“双碳”发展战略,高校与企业携手打造“课堂、产线、研发”一体化培养场景。加快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共同培养产业急需的技术创新型人才。
在四川省光伏产业产教融合示范基地,西南石油大学与企业共建的光伏产业人才订单班实训现场,来自企业的工程师正向学生讲解太阳能光伏电池板的调试与维护要点。
以光伏产业人才“订单班”为例,企业深度参与50%以上专业课程开发,联合推出了12门定制课程,并将生产线技改课题转化为学生毕业设计内容。
近三年,该“订单班”累计培养600余人,学生参与完成的47项技术改良方案中,12项已应用于企业生产一线,实现“教学成果—产业应用”的高效转化。
编辑:李强;
-
9月1日起,强制执行!看到立刻举报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于2025年9月1日开始施行。划重点:接下来,所有AI合成的内容,都必须依法打“电子水印”。AI合成的内容,也就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生成、合成的文本、图片、音频、视频、虚拟场景等信息。“电子水印”,即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包括显式标识和隐式标识
-
大城之治|智慧之城:从“渝小智”到治理中心 “1361”数字底座筑牢幸福城
前不久,渝中区市民孙先生准备购房,想了解公积金情况,通过“渝快办”中的“渝小智”智能体,不到一分钟就查询到所需信息。“有了‘渝快办’,不用去办事大厅,太方便了。”孙先生表示。为了强化人工智能赋能城市高品质服务,重庆正通过全面迭代“一网通办”的“渝快办”,推动人工智能融入老百姓“吃住行游购娱商养学”各
-
从“先驱”到“跟不上步伐”,日本反思AI落后
图片说明:图片说明:图为日本东京大学2013年研发的、以通过该校入学考试为目标的智能机器人Torobo-kun,但该项目在机器人连续4年考试失利后宣告失败。(法新社)本报记者 刘文璋 本报驻日本特约记者 潘小多 ●严 格编者的话:日本总务省7月发布2025年版《信息通信白皮书》后,在这个曾以“技术立
-
被列入重庆经营异常名录?别慌!现在可“自动修”
被列入重庆经营异常名录,以前要想移出名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现在能“自动修”了!近日,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印发了《重庆市企业经营名录管理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实施细则》中作了八项调整。比如,依据《企业经营异常名录管理办法》,对企业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情形进行了修订。同时,明确了“失联”认定
-
屏山时评:努力为残障人士就业破除障碍
日前,在福州市台江区鳌港苑小区,一个由多部门联合打造的“无声驿站”启用。作为我省首家融合助残就业、一刻钟便民服务与新业态关怀的“无声驿站”,网点积极探索“党建+助残+快递”新模式,为残障人士提供暖心就业港湾。残疾人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不可或缺的力量。一份体面的工作,正是他们融入社会最坚实的阶梯。“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