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传“草莓农药残留量大”,出现“草莓瘟”?!真相竟是……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21 07:02:00    

来源:央视财经

近期关于草莓的一些传言出现在网络上。上海辟谣平台最近收到举报:部分社交平台出现大量所谓的“善意提醒”,说有一种病叫“草莓瘟”,孩子吃了草莓就会发烧咳嗽、上吐下泻,原因是“草莓上农药残留量大”,这种说法可信吗?

关于草莓农药残留量大的说法由来已久,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草莓果肉裸露在外,人们直接食用,此外果肉柔嫩,无法用力清洗。听上去貌似容易让人信上几分。然而,这种说法其实违背了农业常识

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植物科学系主任连红莉告诉记者,在种植草莓过程中,只有在定植草莓苗时使用一点点农药,主要是为了将草莓苗可能携带的病菌等杀死,而且相关农药不会对食用安全造成影响

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植物科学系主任 连红莉:草莓开花以后,对药特别敏感,而且它一旦开花,还需要蜜蜂来进行授粉,所以一般开花以后,基本上是不用药的。从开花到草莓成熟差不多要30天至45天,开花之前打的药,基本上都已经被分解了,都是非常安全的。其实草莓和其他蔬菜等农作物比起来,最大的优势是生长成熟的时间是冬季,周围的环境中也没有病虫害,开花以后一直到成熟,完全是不施药的

记者从河南省安阳市草莓种植户了解到,确实如此。他告诉记者,开花后别说是施肥,连喷水都不行。

大棚里种出来的草莓是反季水果吗?

网上还有说法称“冬天上市的草莓是大棚种植,属于反季水果,不能吃”。这是真的吗?

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植物科学系主任连红莉介绍,正是因为设施的普及才让我们尝到了鲜美的草莓。以前,没有设施大棚,植物为了保证繁衍休眠,到4月份、5月份后,气温升高了才开始迅速开花,结果的过程非常快,反倒果实品质不太好。设施大棚就很好解决了这个问题,果实的品质其实是比露天栽培的要好得多

所以,大棚种的草莓不是反季水果,而是现代农业根据草莓生产特性,采用的恰当的种植方式

“多头”“空心”“白色”草莓与激素无关

针对有些草莓出现“多头”或者“空心”的现象,有说法认为这是和草莓打了激素或膨大剂有关。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植物科学系主任连红莉解释,绝大多数和激素或膨大剂无关,主要是花芽分化、授粉不良、品种特性问题、环境不合适等原因造成。

相关文章
  1. 漯河:专家现场指导“一喷三防”

    “这是防治蚜虫的药,一亩地的使用量为15毫升至20毫升,兑1500毫升水。这10瓶药可打30亩小麦……”4月18日,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漯河综合试验站站长,市农业科学院首席植保专家,省、市优秀科技特派员李世民,一边送上农药一边指导无人机操作手。当天上午9点,李世民带领团队到位于郾城区龙城镇的漯河市兴民

    0 2025-04-22 08:33:00

  2. 绿茶种在大棚里,亩均增收过万元

    “每年从3月下旬开始,大棚春茶就开始陆续采摘收获。”4月19日,年逾七旬的诸城市桃林镇批河窝村茶农周家学说,今年他和老伴种植了1亩大棚春茶,预计今年收入将超过2万元。眼下,诸城市桃林镇批河窝村大棚春茶进入采摘旺季。一大早,曾经当过3年村主任、25年村党支部书记,现已退休的周洪升便早早起床,走进一排排

    0 2025-04-21 11:53:00

  3. 从赏花进阶到“吃花” 300元/斤春日限定,你愿意买单吗?

      春天可以赏花,更可以吃花。作为春菜分支的春花,在这个春天也火了起来。  春日限定版茉莉花炒鸡蛋,蒸槐花,清炒水性杨花…...“没吃过春花,这个春天就相当于白过”。食材的鲜美,体验上的新鲜,锁定蠢蠢欲动的“好吃嘴”,品鉴春天的味道。  从单纯的“赏”,进阶到吃,春天来了,你“犯花吃”了吗?春日鲜花

    0 2025-04-19 18:08:00

  4. 科研团队在深圳首次发现花榈木野生种群

    记者4月16日从广东省林业局获悉,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科研团队首次在深圳发现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花榈木野生种群。这一发现不仅填补了深圳植物多样性记录空白,更为滨海生态系统研究提供了珍贵样本。2022年1月,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科研团队在深圳坝光银叶树湿地园发现疑似花榈木的植物种群。因红豆属植物存在几

    0 2025-04-16 20:52:00

  5. 快来打卡!武汉植物园7万株杜鹃进入盛放期

    四月的江城,春色已臻化境。武汉植物园内7万株杜鹃竞相绽放,以“花中西施”之姿接棒春日花事,用漫山遍野的绚烂谱写着天地间热烈的诗篇。眼下,红粉紫白黄橙绿七色云锦铺陈于林间,杜鹃花海已进入最佳观赏期。走进杜鹃园, 红、粉、紫、白、黄、橙、绿七色杜鹃瞬间点亮了心情。武汉植物园收集栽培200多种杜鹃,不仅囊

    0 2025-04-16 16: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