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南: 设施农业“棚”勃发展
肃南县将设施农业作为推动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民增收的关键举措,立足自身地理环境与资源优势,积极探索特色农业发展路径,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引进先进种植技术与优良品种,从政策支持、科技赋能到产业融合,全方位为设施农业发展保驾护航,农牧村经济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承租户刘景顺去年承包了肃南县白银乡白银村20座设施农业大棚种植油桃和水蜜桃,阳光下,大棚内一片生机盎然,一排排整齐的桃树枝繁叶茂,毛茸茸的水蜜桃和红彤彤的油桃挂满枝头,这些裹着红晕的果实泛着诱人光泽。此时,他正穿梭在桃林间,娴熟的摘下饱满圆润的油桃,将油桃轻轻放入打包盒准备出售,这些果实成了“金果子”,设施大棚更成为带动村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的“甜蜜果仓”。

设施农业大棚承租户刘景顺说:“去年承包了这里的设施农业大棚,全部种植水蜜桃和油桃,这两个品种耐储存耐运输,现在看挂果的情况,每个棚产量预计能达到最少1000斤左右,总产量得有两万多斤。现在已经陆续上市,销往兰州、银川、新疆等地,按今年行情算,预计能有16万左右的收入。”
这些大棚是肃南县发展设施农业的成果,也是乡村产业振兴的新亮点,大棚的建设和运营,为当地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也让设施农业成为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的“金钥匙”,助力乡村振兴迈向新台阶。

“我村结合本村实际,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改建蔬菜大棚 26 座,配套建设水肥一体化设施。改造后有效拓展了棚内作业空间,提高了种植效益。同时,主动对接招商,引进种植企业,截止现在,已转包22座大棚种植油桃树,2座种植红提葡萄,实现了村集体增收、百姓致富的‘双赢’局面。”肃南县白银乡白银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安紫薇说道。

近年来,肃南县始终将产业兴旺作为乡村振兴的核心,深度挖掘本地特色优势,持续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大力倡导群众投身现代农业发展,依托祁连山独特的高原气候与生态资源,构建起了“设施农业筑基、生态牧业强链、文旅融合赋能”的三位一体产业体系,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与民生改善互促共进的特色之路。(全媒体记者 李梦圆 通讯员 赵文宇 )
-
前海的乘法|前海15载特别观察④
“乘法”之于前海,是价值倍增和爆发的催化列式,其要义是“协同与放大”。特别是前海扩区以来,横向看,蛇口及大小南山、宝中及大铲湾、机场、会展新城及海洋新城均纳入范围,这并非是物理空间的简单叠加,而是通过要素融合催生化学反应,实现质的飞跃。纵向看,前海聚焦金融、科技、物流、海洋、文化等领域相继打造18个
-
工信部:全国体育器械生产企业超过6.3万家,产业规模不断壮大
9月9日下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关于释放体育消费潜力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有关情况。吹风会现场。图/国新网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司长王卫明表示,近年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体育总局等相关部门强化供需协同,统筹推进体育器械产业发展,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产业
-
罗山县东铺镇:党建引领三级联动 乡村振兴稳步推进
今年以来,罗山县东铺镇将党建引领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红色引擎”,通过机关干部下沉指导、驻村工作队精准帮扶、村“两委”带头实干,有效构建起三级联动、同向发力的工作格局,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地生根,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劲动力。一是干部下沉一线,政策资源双到位。东铺镇落实机关干部包村联系机制,推动干部常态化
-
陕西18项举措提升低空经济产业链质量
8月27日,记者从省市场监管局获悉:为推动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该局近日制定印发《陕西省低空经济产业质量强链补链暨产业链质量联动提升工作措施》,系统部署8个方面18项具体工作任务。➤《工作措施》指出,进一步优化低空经济产业经营主体环境,推行低空经济企业登记注册“一件事”集成办理;加强对经营主体的事
-
经济深观察 | 以特色拓赛道,包头拼劲十足!
发展特色产业是地方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的一个硬招,它不仅能将特点变成优点,甚至会让传统认知里的短板转化为特定产业里的优势,开辟出崭新的发展空间和商业机遇。约束条件也可以是特色优势这几天,在石拐区五当召镇缸房地村,一座现代化种猪场正加紧建设,预计今年年底正式投产。该项目可为40个以上家庭农场提供仔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