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亭:大力推行“藏牛于户”模式
“牛棚干净宽敞,养牛心里敞亮。”时下,温暖的阳光照在改造一新的牛棚上,华亭市山寨乡北阳洼村养殖户禹文杰对养牛充满了信心,“只要人勤快,就能创出一片致富新天地。”
禹文杰养牛“犇”富路的信心,源自华亭市推行“藏牛于户”模式。
“我们把红牛产业作为推进乡村振兴和强农富民的主导产业,创新开展‘藏牛于户’‘户繁户育’模式,聚力夯基础、育良种、延链条、创品牌,红牛产业呈现出规模扩张、总量增长、链条完善、质量提高、活力增强的良好态势。”华亭市畜牧兽医局副局长杨海亮介绍说。
近年来,华亭市立足地方资源禀赋和群众养牛基础,率先提出“小群体、大规模”思路,大力实施“万千百十”行动,根据群众立地条件、养殖基础、劳动能力、饲草供应等因素,制定“一户一策”养殖计划,着力解决群众“养少无效益、养多无能力、想养无场地、养好无技术”等问题,培育养牛重点村28个、10头以上养牛大户2100户,以农户个体养殖小群体,集聚全市牛产业大规模,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产业支撑。对新建牛棚每平方米补助200元,改造牛棚每平方米补助100元,最高补助300平方米;新建草料棚每平方米补助100元,最高补助100平方米;新建青贮池每立方米补助200元,最高补助50立方米,实现了政策导向与群众需求“无缝对接”,让政策发挥出最大效益。
“山寨乡北阳洼村的群众有深厚的养牛传统和养牛基础,通过实施‘四改三换三建’基础设施改造提升,整村推进肉牛养殖产业,全村实现了家家种草、户户养牛。”杨海亮介绍说,华亭市以科技特派员、致富能手为主体,组建5支专业服务队,主动前移服务,精准纾困解难,指导养殖户精饲养、治疾病、搞冻配,改造冻配改良点30个,年均完成黄牛冻配改良1万头,落实基础母牛冻配补助120万元,累计解决技术、销售等问题130余件。
时下,华亭市北阳洼村静谧的山林中,一座座牛棚掩映其中;走进牛棚,一头头红牛膘肥体壮;当地群众正借着红牛养殖好产业,“犇”向致富路。(记者 张小兵)
-
云南征集储备2026年工业和信息化导向计划项目
云南网讯(记者 陈晓波)近日,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出通知,拟在全省征集储备2026年工业和信息化导向计划项目,深入贯彻产业强省战略部署,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努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促进全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按照规定,储备对象为拟申报2026年省级工业和信息化领域专项资金的建设项目,重点
-
通济论见·视评
视频制作。/禅城融媒编辑林飞又是一年毕业季,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选择哪座城市开启职业生涯”,成为很多大学生的“甜蜜烦恼”。今天,咱不灌鸡汤,就聊点实在的——看看近些年大学生选城市发生了哪些变化?看懂趋势,选择才会更明智。趋势一:“新一线城市”,真香!以前,大学生择城就业,首选都是北上广深。但情况在
-
42.18亿元!订单金额再创新高 第六届中国漳州(龙海)食品博览会圆满闭幕
海峡导报·新福建客户端7月21日讯(记者 王龙祥 文/图)7月19日17:00,为期四天的第六届中国漳州(龙海)食品博览会(以下简称“食博会”)在“中国休闲食品名城”——龙海博览园圆满落下帷幕。本届食博会成果丰硕,共收获订单金额 42.18亿元,其中现金成交额 6.53亿元(含龙海食品产销对接活动成
-
“2025中国数字产业生态大会”将于7月29日在上海召开
中经记者 董曙光 北京报道在数字浪潮奔涌、产业边界加速融合的今天,如何勇立潮头“破浪”前行,构建协同“共生”的产业新业态?7月29日,由中国经营报社主办的“破浪·共生——2025中国数字产业生态大会”将在上海威斯汀大饭店隆重召开。这是一场汇聚政、企、学、研顶尖智慧的思想盛宴。大会将聚焦数字文明时代产
-
泉州向全国高校学子发出暑期研学邀约
泉州晚报社·泉州通客户端7月15日讯(泉州晚报社融媒体记者 宋尧)为深入实施人才“港湾计划”,加速推进人才人口“双增”行动,泉州正式启动2025年高校青年人才暑期研学系列活动。活动以“海丝泉州·人才港湾”为品牌核心,精心设计多条融合世遗文化、产业创新与人才生态的研学路线,诚邀全国高校学子在这个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