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头茬安徽春茶上市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21 10:43:00    

冲泡好一杯黄山毛峰,记者能闻到一股沁人心脾的香气,看着一个个嫩黄色的叶尖,在玻璃水中浮浮沉沉,茶汤清亮,特别赏心悦目,慢慢喝上一口,觉得萦绕在舌尖的都是早春时节那种清醇甘爽的滋味。3月20日,在合肥市巢湖路茶市,记者看到第一波徽茶已经陆续上市,有全国各地的心急茶友已经从网上给黄山毛峰等安徽名茶下来了订单。

刚泡好的两杯头茬黄山毛峰

头茬春茶,被老客户一抢而空

“这两天新茶刚上市,量不大,今天早上,刚刚到了50多公斤的黄山毛峰,结果很快被几位老客户一抢而空“,徽香茶行的李燕一边聊着春茶行情,一边指挥两名员工用礼品盒分装、包装箱等打包捆扎好,随后,顺丰等几家外卖小哥上门取件,将这些整箱茶叶发到急于”尝鲜“的老客户手中。“目前从皖南进的这些黄山毛峰不够卖,我准备还去茶山转一转,了解一下市场行情”,李燕表示,虽然消费水平有所降级,但是“柴米油盐酱醋茶”,老茶友还是会买一些来尝鲜。

这几天,第一波徽茶陆续在合肥茶叶市场上上市。

老茶商直播全国卖安徽四大名茶

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巢湖路茶市走了少数“老面孔”,但又多了很多“新面孔”。与往年“坐以待客”的方式不同,一些老茶商开通了线上销售渠道。

“去年库存的一些茶叶还没有卖完,这几天皖南新茶陆续开始上市了”,赫赫茗茶的老板透露,他今年在抖音号上以“包河区老谢茶茶叶”开始直播卖茶,已收到20多个来自全国各地的网友订单。

今年徽茶品质优良,吸引了全国各地的茶商和茶友的订单。

安徽茶叶市场今年的价格走势如何?记者询问了多家茶叶批发商,发现同类型同品质的茶叶价格与去年相比,总体价格平稳,有的甚至略有降低。这就意味着广大市民能喝到性价比更高的春茶了。

“四斤鲜叶一斤茶”,林缘茶行的余仁林告诉记者,早茶因为采摘的都是芽尖,慢工出细活,一名采茶工每天采摘一斤多茶叶,现在大都是平原茶,喝的口感不太好,而品质高的高山茶还要等到3月底4月初才能上市。以刚上市的黄山毛峰为例,今年每斤批发价500元左右,零售的新茶价格至少在600元左右(运输、包装、损耗等),根据新茶品质价格会有所波动。

茶商余仁林说,他从上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走南闯北做茶叶生意,歙县、黟县、祁门、休宁等地都是他经常跑的地方。多年下来,也积累了不少客户。现在他们有需求,一般会电话联系他发茶叶。

皖南山区的茶树生长得生机勃勃,吸引了全国各地的茶商前来采购。

想喝到好茶,还得等一等

众所周知,我省是全国重点产茶区,茶产业是传统的优势特色产业,名优徽茶荟萃。黄山毛峰、六安瓜片、祁门红茶、太平猴魁四大历史名茶驰名中外,市场份额大。而合肥人最爱喝的是徽茶,大都是黄山毛峰、猴魁、六安瓜片、岳西翠兰、霍山黄芽、舒城小兰花等。

安徽省农业农村厅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该省茶叶绿色食品产业全产业链产值超过900亿元;安徽省茶园面积稳定在320万亩,干毛茶总产量达18.1万吨、年产值239亿元;茶叶出口量和出口额连续多年稳居中国第二、第三位。

“今年安徽春茶产量预计会面临减产的趋势,”黄山区茶叶协会会长、黄山市猴坑茶叶公司董事长、国家级非遗太平猴魁制作技艺传承人方继凡告诉记者,太平猴魁核心产区猴坑村茶园面积5000庙,近期晨间霜露倒春寒,茶叶长势受到影响,而后期随着气温骤然升高,又会导致茶叶开片较快从而茶农来不及采摘而导致的产能无法及时跟上,与去年核心产区猴坑村产量8-9万公斤相比,按照目前的天气情况预测,茶叶产量可能会有所减少。

“今年茶叶的品质会更好”,国家级非遗祁门红茶制作技艺传承人王昶告诉记者,祁门红茶是以国家级良种祁门槠叶种茶树鲜叶为原料,目前祁门槠叶种茶树尚处在嫩芽萌发阶段,长势良好,但还不具备规模开采条件。视天气情况研判,正式开园开采可能会在3月底前。今年3月中上旬,气温较往年较低,雨水较多,茶树生长期延长,茶内质营养积累会更加丰富。三月中后旬,天气转好,光照充分,早晚温差加大,茶叶的氨酚比会更为协调,香气成分更足,早茶茶汤的鲜爽度和香气会更好。

各地名茶开采时间表

茶叶市场一向有“赶早”的习惯,追求“明前茶”。但安徽茶区以高山为主,茶季来临相对较迟,尤其是六安瓜片采摘时舍去嫩芽,只取二、三叶,求“壮”不求“嫩”;太平猴魁取一芽两叶。这些名优茶制茶用的不是嫩芽,采摘旺季(附徽茶各地开采时间表)通常在清明节以后。因此,“好茶不怕晚”,建议消费者在选购时不宜过分求早。

合报财经眼融媒体工作室 合新闻记者 戴小花 文/图

相关文章
  1. 苏皖边界有个“乌江站”,两省事情可通办

    大皖新闻讯 一条驷马河,隔开了江苏南京浦口桥林街道乌江社区和安徽马鞍山市和县乌江镇,两省交界的群众办事,也因此出现很多麻烦,浦口联动共治苏皖乌江站(以下简称“乌江站”)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成立。4月25日,“长三角遇上大湾区”主题采访团的记者走进“乌江站”,实地了解两省交界群众“进一扇门,办两件事

    0 2025-04-25 23:01:00

  2. 淮南:淮河水万年流淌,蕴藏着比煤更丰富的故事

    来源:中国国家地理寻美中华 撰文:沐轩 参考资料:中国国家地理2024年05期,撰文/杨健 中华遗产2022年11期,撰文/筱笛 供图:图虫创意▲ 底图:淮南淮上大桥。供图/智勇709,图虫创意全 文 约 6200 字,需 阅 读 14 分 钟故乡与远方是永远拍不腻的母题。从《人世间》《狂飙》《风起

    0 2025-04-23 12:04:00

  3. 何以中国|科技赋能南平茶事 振兴途中茶韵婉转飘香

    4月19日至4月23日,由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人民日报社、中国·闽山闽水物华新”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在福建南平举办。南平是全国文明的茶区,生态环境得天独厚,青山蜿蜒起伏,绿水悠悠流淌,滋养出丰富多样的物产,拥有“南方林海”“福建粮仓”“中国竹乡”等多张“金名片”。在这里,72.1万亩茶园如绿色绸带般

    0 2025-04-21 15:08:00

  4. 绿茶种在大棚里,亩均增收过万元

    “每年从3月下旬开始,大棚春茶就开始陆续采摘收获。”4月19日,年逾七旬的诸城市桃林镇批河窝村茶农周家学说,今年他和老伴种植了1亩大棚春茶,预计今年收入将超过2万元。眼下,诸城市桃林镇批河窝村大棚春茶进入采摘旺季。一大早,曾经当过3年村主任、25年村党支部书记,现已退休的周洪升便早早起床,走进一排排

    0 2025-04-21 11:53:00

  5. 今春“苏茶”遭遇“小年”

    【来源:江苏经济报】4月19日,茶农在无锡宜兴市龙池山茶园采茶。齐立广 摄今年江苏地产新茶普遍减产。至4月20日谷雨节气,苏州洞庭碧螺春茶核心产区——吴中区金庭镇与东山镇较去年同期减产1/3以上。全省茶叶种植面积最大的宜兴市同比减产约30%。虽然全省范围新茶明显减产,但与去年相比,部分“苏茶”企业的

    0 2025-04-21 11: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