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劳模工匠创新智库:以“匠心引擎”驱动产改新动能
原标题:
大连市劳模工匠创新智库:以“匠心引擎”驱动产改新动能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刘旭
近年来,辽宁省大连市劳模工匠创新智库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中持续发力,以“技术传承+创新攻关”双轮驱动,成为推动大连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2024年,智库交出一份亮眼答卷;2025年,更以系统性改革举措开启产改“智库+”新篇章。
去年,“智库”联合教育、人社、共青团等多部门,全年开展“劳模工匠进企业进校园”活动313场,覆盖职工、学生3.04万人次。其中,为82所职业院校开设130场“订单式”课程,22646名学生在焊接大师毛正石等181位劳模工匠的指导下,完成从“课本知识”到“车间实战”的跨越。全国首个中职学校“大国工匠创新工作室”在大连综合中专落地,配套建设的劳模精神教育基地,成为青少年职业启蒙“网红打卡点”。通过增补课件49个,智库课程库总量达305门,形成覆盖电工、机械制造、数控加工等15大领域的“技能矩阵”。既有解决真空钎焊变型控制等“卡脖子”难题的硬核技术课,也有创新方法、班组建设等管理类课程,构建起“技术+管理”双维赋能体系。
今年,智库升级锚定4个战略,通过“制度+规范”,构建长效管理机制;“规模+跨界”,打造全域赋能网络;“线上+线下”,深化技术攻坚服务;“内育+外联”,激活创新协同生态。
2月,出台《大连市总工会劳模工匠创新智库管理办法(试行)》,整合授课费标准、成员权责等12项制度,建立“动态考核+末位退出”机制。同步制定《成员授课费管理细则》,明确线上线下课程补贴标准,确保智库运行规范化、透明化;重点吸纳芯片制造、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能人才,推动成员规模突破800人;依托大连工匠学院线上平台,全年向中小微企业征集技术需求,通过“揭榜挂帅”精准匹配专家,线上诊断+线下攻坚结合,目标解决100项生产难题;结合“工匠杯”技能大赛结果,新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6个前沿技术交流组,推动创新成果跨行业转化。
“智库不仅是技术传播站,更要成为产业变革的策源地。”大连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2025年将探索建立“智库创新成果转化基金”,对成员研发的填补行业空白技术给予最高50万元孵化支持。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
-
离子传输效率超90%!绵阳科技城发布“质谱用环形碰撞池”实现国产化替代
封面新闻记者 崔瑶9月9日,绵阳科技城创新成果发布会在线上举行,推出了四川瑞莱斯精密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莱斯”)最新研发成果——“国产化质谱用环形碰撞池”。本次发布会还通过中国工业报融媒体平台面向全国直播,吸引了5万名技术人员和企业负责人在线交流。发布会现场质谱仪作为生命科学、环境监测、医药研
-
记者探访金珑泉:“一瓶水”的振兴故事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在大连普兰店,有一款富含微量元素锶的纯净水,从长白山余脉走向滨城企事业单位的会客厅,从莲城的北角走向广阔的未来,带动当地产业发展,提供就业岗位,造福一方百姓。9月3日,半岛晨报记者来到普兰店区沙包街道,采访到沙包街道办事处主任邢哲和大连珑泉纯净水有限公司总经理唐显礼,听他们讲
-
阜新推动廉洁文化宣传教育全域覆盖
今年以来,阜新市纪委监委锚定廉洁文化建设提质增效目标,深耕“线下场景化浸润”与“线上多元化传播”双路径,持续打磨清廉文化特色品牌,丰富廉洁文化载体与平台供给,实现线下多场景覆盖、嵌入干部群众生活圈,线上互联网传播、浸润干部群众朋友圈,推动廉洁文化宣传教育全域覆盖。线下,三大阵地各具特色、联动发力。阜
-
爱在七夕 幸福留影 工人村社区为模范夫妻定格浪漫
金风玉露,七夕又至。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颂扬美好家风,西岗区香炉礁街道工人村社区别出心裁地组织了一场温馨的七夕主题活动,特邀辖区内的全国劳模、金婚伴侣、党员先锋、优秀志愿者、“夫妻好楼长”及退役军人等数对模范夫妻,共同拍摄幸福合照,用光影记录他们历经岁月打磨却愈显珍贵的爱情。活动现场,爱意涌动,
-
最新!国务院发布“人工智能+”行动意见,法大大助力企业精准卡位新风口!
2025年8月26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推动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各行业各领域广泛深度融合,加快形成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新形态,共建人工智能全球治理体系,深化与国际组织、专业机构等交流合作等发展目标。这一重大战略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