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演员李鲲参演了20多部影视剧 被拒27次后重拾自信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5 08:54:00    

高考时以戏剧与影视表演专业全国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北京电影学院,李鲲的人生从此与表演结下了不解之缘。从正式出道“触电”,在电影《特警云豹》中饰演男主角高小虎,到参演由落落执导的青春校园电影《悲伤逆流成河》,再到参演由张艺谋、张末执导的电影《狙击手》,出演年代情感群像剧《南来北往》……今年29岁的李鲲除了拥有健康阳光的形象,还藏着一颗对人物情感细腻把握的心。他说:“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做演员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李鲲饰演特警剧照。

首次“触电”饰演特警

2017年,由许斌执导的电影《特警云豹》在云南开拍,电影以昆明市局特警支队云豹突击大队为故事原型,讲述了特警高小虎经过磨练战胜自我,最终成为顶尖狙击手的故事。

李鲲(左)和张艺谋导演在拍摄现场合影。

那一年,还在北京电影学院上大三的李鲲在老师的推荐下接到了“高小虎”这一角色。开拍前,他与特警们同吃同住同训练,近距离体验特警的真实生活,掌握了近身格斗、空中索降等技能。整个训练过程强度不小,但李鲲对自己严格要求,赢得了导演的夸赞。

“第一次拍戏时我很兴奋,真正体验到演员这份职业带来的‘幸福感’。能在角色中体验不同的人生,过不一样的生活,让我觉得特别开心!”李鲲笑着说道。

参演《狙击手》挑战寒冷

2022年正月初一,由张艺谋、张末执导的《狙击手》上映。该片以抗美援朝战争为背景,讲述了志愿军战士在敌我军备力量悬殊的情况下,为了保护情报、营救战友,与美军精英狙击小队展开殊死较量的故事。李鲲在这部影片中饰演志愿军十人小队成员之一的“牛贵”,因营救战友而牺牲。

拍摄前,导演组走遍了几十座城市,经过反复实地勘察,最终选定吉林白山作为取景地,在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的东北山坳里实景拍摄,真实还原了抗美援朝的凛冽战场。2021年1月,该片在吉林白山开机。面对寒冷天气,李鲲笑言自己并没有觉得“苦”,“能参演张艺谋导演的作品是我的梦想。在拍摄现场的时候,感觉就像回到了学校课堂,所有人都沉浸式地投入创作中,那种感觉让我至今难忘。”因为整个人激动又兴奋,每次导演一下令开拍,李鲲就迅速调整状态向前冲,根本觉不出寒冷,“拍摄结束后才发现自己的手腕被冻得肿起老高,手上的皮肤也冻开裂了,但当时我完全没注意到。”

作为新人演员,能参演著名导演的作品,在激动之余,李鲲的心里也难免紧张。“我是一个面对镜头不太会紧张的人,但是参演张艺谋导演作品,心里不自觉就会有一种压力,很担心自己演得不好。”在拍一场中枪摔倒的戏时,面对多机位同时拍摄,李鲲变得紧张起来,“虽然只是一个摔的镜头,但是现场很多人都在看着,就感觉到了压力。我在心里把戏提前过了好几遍,好在最后拍了两三条就过了。”李鲲表示,“张艺谋导演特别尊重、保护演员,他能看出我们这些新人演员的紧张,总会劝导我们不要有压力。”

在没有拍摄任务时,李鲲会跑到拍摄现场学习,“当时拍摄地点在雪山上,摄制组搭了一个临时帐篷,没事时我就蹲在帐篷外,听张导在里面讲戏、讲如何拍摄。虽然是待在外面,但心里也很快乐。”

从体育生转型学表演

其实,小时候的李鲲一直有个“运动员梦”。从小学起,他便开始参加田径、篮球等运动项目的训练,曾是国家二级运动员。但在一次训练中意外受伤,导致他无法继续参加高强度训练,“运动员梦”由此破碎。为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李鲲陷入了对未来的迷茫。高中时期,一次偶然机会,他在电视上看到了艺考的新闻,对表演产生了浓厚兴趣,于是决定尝试一下。

在备战艺考期间,李鲲每天要倒乘多次公交车,来回花4个小时去上表演培训班。对于从未接触过表演的李鲲来说,普通话成了他要学习的“第一课”。“以前我觉得自己的普通话挺标准的,但学表演时,老师说我的方言口音重,必须先改掉口音。没办法,我从拼音开始学,一遍遍录音给自己听。”那段时间,每次走在路上只要看到一个字,李鲲就会在脑海中一遍遍拼读,一点点纠正发音。

尽管是“半路出家”,但功夫不负有心人,2014年,李鲲以戏剧与影视表演专业全国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北京电影学院,用“天赋+努力”开启了人生的另一条轨迹。

大学期间,担任班长的李鲲每天认真上课,沉下心来踏实钻研表演。“在大学里遇到了很多至今仍对我产生影响的老师,他们不仅在专业上教导我,还在生活上引导我。”在毕业前,表演系学生需要排练毕业大戏,此时有影视剧组向李鲲抛来了饰演男主角的“橄榄枝”,但想到自己只有一次参演毕业大戏的机会,他婉拒了邀约,全身心地投入毕业大戏的排练中。“舞台上大幕拉开,娓娓道来地演绎角色故事,这是舞台的独特魅力,对演员来说有一种很强的吸引力。我想和同学们一起把大学的‘最后一段路程’走完,享受在舞台上的时光。”

一年参加28次面试

有人说,演员是一个很“被动”的职业,要不断地被挑选,只有学会被拒绝,才能慢慢了解这个职业对自己到底意味着什么。对于李鲲而言也是如此。在拍摄完人生第一部电影《特警云豹》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李鲲一直没有接到新的剧本,一年里他接连面试了27个剧组,却都没有找到合适的角色,这让他被泼了一大盆冷水,也开始质疑自己是否真的适合走演员这条路。直到面试第28个——《悲伤逆流成河》剧组时,他才重拾了自信。

在影片《悲伤逆流成河》中,李鲲饰演的是一名“坏同学”。拍摄时是冬天,有一次临时拍摄一场在学校食堂被泼水的戏份,因用于保暖的潜水衣还未送达,导演让李鲲试拍时在身上缠上保鲜膜保暖。考虑到保鲜膜缠在身上会发出摩擦声,为了保证拍摄效果,李鲲主动提出不缠保鲜膜直接拍摄。就这样,只穿了一件卫衣的他被冷水管冲了一分多钟,拍摄结束时从头到脚都湿透了,整个人就像被泡在水里一样。

“拍摄之前也想到水会很冷,但没想到这么冷,第一遍拍完,我全身就止不住地打寒战。”李鲲回忆道,因为被冷水浇了一分多钟,当时的他什么都听不清了,只隐约听到现场有掌声。“当时我以为发生了什么事,等我抬起头来的时候,发现大家在鼓掌。开始我也不知道掌声是给谁的,回过神后才发现,原来大家是在给我鼓掌,导演也站起来冲我比了一个‘棒’的手势,说这一条通过了。”那一刻,被压抑了一年的情绪瞬间爆发,李鲲当场哭了出来,“那一刻,我突然领悟到,原来不是非得演主角别人才会认可你。也是在那一瞬间,我终于理解了学校老师对我说的一句话——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

延伸

回家乡拍戏被东方影都震撼

回看自己的表演之路,对于“演戏”这件事,李鲲表示:“没有过多的技巧,全是真诚。”如今,李鲲已经出演了20多部影视作品,其中包括在家乡青岛拍摄的电视剧《南来北往》。

“虽然我在这部剧中只是客串‘耿建国’这个角色,但这是我第一次在家乡青岛拍戏。能在家门口拍戏,感到特别开心和幸福。”李鲲表示,这也是他第一次进入青岛东方影都拍摄,“一走进摄影棚,第一感觉就是震撼,无论是现代场景还是年代场景、古装场景,从台前到幕后,所有拍摄设施一应俱全,还专门设有演员休息室等服务设施。”

作为青岛人,每当看到影视作品中出现青岛的场景,李鲲总能一眼就认出来,并感到十分亲切。“每次回青岛,吃着家乡的海鲜,喝青岛啤酒,陪家人饭后散步,都让我感觉很幸福。”对于未来,李鲲表示会继续认真拍戏,期待能有一部属于自己的代表作,被更多人记住。在拍戏之余,他也会在生活中体验和学习更多技能,有机会的话想要尝试导演、编剧等多样化身份角色,为未来的人生提供更多可能性。

来源|青岛早报记者 吴冰冰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相关文章
  1. 青岛演员李鲲参演了20多部影视剧 被拒27次后重拾自信

    高考时以戏剧与影视表演专业全国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北京电影学院,李鲲的人生从此与表演结下了不解之缘。从正式出道“触电”,在电影《特警云豹》中饰演男主角高小虎,到参演由落落执导的青春校园电影《悲伤逆流成河》,再到参演由张艺谋、张末执导的电影《狙击手》,出演年代情感群像剧《南来北往》……今年29岁的李鲲除了

    0 2025-04-25 08:54:00

  2. 石家庄市动物园上新啦

    4月24日,在石家庄市动物园火烈鸟运动场,新安装的雾森系统,为火烈鸟营造了适宜的湿度和温度,还有效减少了空气中的灰尘。“五一”假期即将来临石家庄市动物园引进了绿猴、白琵鹭等众多“新朋友”为市民打造休闲娱乐好去处新引进的9只白琵鹭,是鹭中嘴巴最长的一种,也是荷兰的国鸟。白琵鹭全身白羽,颈长挺拔、轻盈灵

    0 2025-04-25 08:30:00

  3. 连续举办多届,文旅大会的变与不变

    □ 本报记者 王鹤颖四月的齐鲁大地,阳光和煦,繁花似锦,与一场春日里的文旅盛会——2025山东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撞了个满怀。自2020年起,山东每年高规格举办以文旅为主题的大会。几年间,大会“走”过了济南、烟台、济宁、青岛、临沂5座城市,不仅提振了当地文旅消费、展现了文旅业态新成果,更成为激发

    0 2025-04-24 16:55:00

  4. 全球首届人形机器人马拉松前三名诞生

    4月19日,7时30分,北京亦庄半程马拉松暨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在南海子公园南门开跑,这是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首届人形机器人马拉松前三名诞生,北京亦庄的“天工Ultra”夺得冠军,松延动力N2机器人夺得亚军,上海卓益得机器人有限公司旗下“行者二号”机器人获得季军。这次北京人形机器人马拉松,

    0 2025-04-19 14:35:00

  5. 63岁漂亮女子相亲,大爷要求提前试婚,结束后女子反悔:他在骗我

    63岁漂亮女子相亲,大爷要求提前试婚,结束后女子反悔:他在骗我原创 小彤 商业月刊 来源/商业月刊老年人单身的原因千差万别,尽管子女也能理解他们内心的孤独与寂寞,但现实却是,单身老人寻找伴侣越来越难了,一些老人甚至感叹“骗子变老了”。面对黄昏恋,老年人的防备心理也越来越明显,63岁的陈阿姨就有着一段

    0 2025-04-17 17: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