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信超导科创板IPO的三大关注点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6-04 00:29:00    

作为全球最大超导磁体独立供应商,宁波健信超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健信超导”)科创板IPO进程备受关注。近日,公司IPO已进入问询阶段。招股书显示,健信超导报告期内的毛利率水平显著落后于同行。同时,公司与医疗巨头GE医疗紧密的客户兼股东关系,以及募投项目新增产能的消化前景,也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毛利率显著低于同行

招股书显示,健信超导主要从事医用磁共振成像(MRI)设备核心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超导磁体、永磁体和梯度线圈,占MRI设备核心部件成本的比例在50%左右。

根据灼识咨询数据,以装机量口径统计,2024年健信超导MRI设备超导磁体全球市占率位列第五、国内企业第二,是全球最大的超导磁体独立供应商。

报告期内,健信超导净利持续增加,毛利率也逐年增长。财务数据显示,2022—2024年,健信超导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59亿元、4.51亿元、4.25亿元,归属净利润分别为3463.5万元、4873.47万元、5578.39万元,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19.56%、22.84%和24.94%。

超导产品作为MRI设备的核心部件,产品单价高达每台百万元。招股书显示,2022—2024年,健信超导来自超导产品的销售收入分别约为1.82亿元、2.63亿元、2.63亿元,平均单价分别为100.47万元/台、106.87万元/台、107.44万元/台;来自永磁产品的销售收入分别约为1.5亿元、1.59亿元、1.38亿元。健信超导表示,2024年,永磁产品销量有所下降,平均单价受磁钢价格回落影响有所下降,使得永磁产品收入有所减少。

虽然主营业务毛利率持续上升,但健信超导毛利率较同行可比公司存在较大差距。健信超导选取联影医疗、辰光医疗、奕瑞科技、康众医疗作为同行业可比公司,上述公司2022—2024年毛利率平均值分别为46.27%、45.59%、45.17%。

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健信超导方面表示,公司产品价值量及单位毛利较高,在下游客户成本中占比较高,考虑与下游客户的长期合作及共同推动MRI设备市场开拓与普及,基于成本对产品进行了合理定价。公司未来市场扩展空间较大,经营策略为在保持合理毛利的情况下,通过销量及收入增长获取更多盈利。

与GE医疗联系紧密

全球医疗设备三巨头之一的GE医疗,与健信超导关系颇为紧密,不仅是公司新晋前五大客户,其下属公司还是健信超导的股东。

2023年,GE医疗下属公司通用电气医疗创业投资(杭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通用电气〔杭州〕”)通过增资入股健信超导,健信超导的注册资本由1.22亿元增至1.26亿元,新增的390万元注册资本由通用电气(杭州)以4651.65万元认购。截至招股书签署日,通用电气(杭州)持有公司390万股股份,为公司第九大股东。

值得一提的是,彼时增资之时,通用电气(杭州)签署的《增资协议》约定,若公司实际控制人许建益、许卉、许电波向公司现有全体股东以外的第三人转让其持有的公司股份,或公司未能成为或不再是通用电气(杭州)和/或其关联方的合格供应商,或公司未能在2025年1月31日前完成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则通用电气(杭州)有权要求许建益、许卉、许电波进行回购。

在通用电气(杭州)入股后,GE医疗也成为健信超导的大客户。招股书显示,2024年,GE医疗进入公司前五大客户名单,为当年的第三大客户,销售金额为3776.8万元,销售收入占比为8.88%。

健信超导表示,公司于2024年下半年开始向GE医疗批量供货,实现了独立磁体供应商切入头部整机企业供应链的突破,有望改变MRI设备超导磁体的供应格局。

新增产能消化能力待考

此次科创板IPO,健信超导拟募集资金不超8.65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将全部应用于公司主营业务相关的项目及主营业务发展所需的营运资金,包括年产600套无液氦超导磁体项目、年产600套高场强医用超导磁体技改项目、新型超导磁体研发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不过,公司目前的产能利用率尚未饱和。招股书显示,2024年度,公司超导产品的产能为300台,产能利用率为89.33%;永磁产品的产能为300台,产能利用率为94.67%。健信超导方面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公司超导产品受市场与客户认可,可保障新增产能消化。

经济学家、新金融专家余丰慧表示,在产能利用率未饱和的同时进行募资扩产,可能是基于对未来需求增长的预期,或者是为了实现技术升级和产品线扩展。然而,这种做法存在风险,可能会导致产能过剩,增加公司的财务压力,并影响盈利能力。

在万联证券投资顾问屈放看来,公司募投项目需要看其可行性,如募投项目是否已经出现产能过剩的现象、募投项目的技术是否具备市场竞争力以及项目技术落地的可行性等。

健信超导也在招股书中表示,公司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达产后,超导产品产能将大幅提升。在项目实施及后续经营过程中,如果出现客户需求增长放缓、市场开拓滞后或市场环境不利等变化,公司新增产能将存在无法及时消化的风险,进而将直接影响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和公司的整体经营业绩。

值得注意的是,健信超导在招股书中提示风险称,近年来,国家出台多项政策推动医疗设备批量采购,多地积极响应试点推行。若未来在医疗设备领域全面推行批量采购政策,将对下游MRI设备厂商的销售价格造成影响,降价压力有可能向上游核心部件传导。如果公司不能及时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公司经营可能受到不利影响。

北京商报记者 丁宁

相关文章
  1. 伦敦股市21日上涨

    新华社伦敦7月21日电(记者赵家淞)英国伦敦股市《金融时报》100种股票平均价格指数21日报收于9012.99点,较前一交易日上涨20.87点,涨幅为0.23%。欧洲三大股指当天涨跌不一。个股方面,当天伦敦股市成分股中矿产类个股领涨,位于涨幅前五位的个股分别为:矿业公司安托法加斯塔股价上涨4.71%

    0 2025-07-22 02:42:00

  2. 科创板开市满六周年,从改革“试验田”迈向科创“新高地”

    2025年7月22日,科创板开市满六周年,不仅使科技企业获得了资本市场“活水”的精准滴灌,也为投资者分享中国“硬科技”红利创造了机会。六年前,科创板应时代之需而生,承载着推动科技创新与资本市场深度融合的使命。六年后,科创板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589家企业上市,总市值超7万亿元,其中超八成

    0 2025-07-21 22:14:00

  3. 42.18亿元!订单金额再创新高 第六届中国漳州(龙海)食品博览会圆满闭幕

    海峡导报·新福建客户端7月21日讯(记者 王龙祥 文/图)7月19日17:00,为期四天的第六届中国漳州(龙海)食品博览会(以下简称“食博会”)在“中国休闲食品名城”——龙海博览园圆满落下帷幕。本届食博会成果丰硕,共收获订单金额 42.18亿元,其中现金成交额 6.53亿元(含龙海食品产销对接活动成

    0 2025-07-21 11:04:00

  4. 中信证券:市场开始新的主题酝酿阶段,聚焦叙事/事件/业绩确定主题

    中信证券研报表示,业绩确定性高的板块表现优异,预计市场将持续聚焦趋势确定性。从主题环境来看,综合流动性指标和市场风格特征,市场情绪持续在高位震荡。从催化因素和时序上看,新的宏观叙事和事件催化在酝酿过程中,下半年通常是国产科技行业的密集技术发布周期,同时生物医药/航天航空/稀有金属/产能优化等方向确定

    0 2025-07-21 08:39:00

  5. 资本金融一周回顾 | 知情人士:旭辉集团三笔境内债重组方案获通过

    知情人士:旭辉集团三笔境内债重组方案获通过7月15日,据知情人士透露,旭辉集团旗下三笔境内债券“H20旭辉2”、“H20旭辉3”和“H21旭辉01”重组方案于7月11日在线上会议中表决通过。参会债券持有人持有比例分别为91.63%、81.71%和66.21%,同意率分别为69.92%、65.78%和

    0 2025-07-20 00: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