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宠穿上“白大褂”,温暖了5.6万颗心
7月19日,深圳市养老护理院内洋溢着欢声笑语,一群特殊的“医生”正用它们特有的方式治愈着人们的心灵。它们不会开药方,却能用柔软的毛发和真诚的眼神驱散孤独;它们不会说话,却能用无声的陪伴唤醒沉睡的记忆。这些“狗狗医生”是为老人、儿童等特殊群体带去欢笑与慰藉的志愿者。据统计,20余年来,这些“狗狗医生”已为超过5.6万人次提供了温暖。
一场跨越物种的情感疗愈
活动室内,四只特殊的“医生”——边牧“米修”、拉布拉多“猫猫”、博美“啾啾”和恶霸犬“Rocky”正在开展“诊疗”活动。姜奶奶(化名)的目光始终追随着“猫猫”。这只拉布拉多犬正熟练地接住她抛出的球,又摇着尾巴跑回她脚边。当姜奶奶轻抚“猫猫”的头时,眼眶突然泛红:“它简直和我家养了12年的拉布拉多一模一样……”
对姜奶奶来说,“猫猫”不仅是陪伴,更是情感的寄托。姜奶奶告诉记者,她的拉布拉多犬曾陪伴她12年,最终因病离世,成为她心中永远的遗憾。而“猫猫”的到来,仿佛打开了记忆的闸门。每次见面,姜奶奶都会絮絮叨叨地讲述过去的故事,甚至因为思念而落泪。

▲姜奶奶与“猫猫”互动(林涛摄)
狗主人刘芮芳见证了“猫猫”与姜奶奶的特殊情谊。“有次我们因故没来,姜奶奶特意托工作人员询问情况。”她说,“第二次见面时,老人抱着‘猫猫’久久不愿松手。”护理人员告诉记者,姜奶奶在“狗狗医生”来访后,情绪明显开朗,更愿意与其他老人交流。
这样的场景在“狗狗医生”探访中并不罕见。该养老院品牌运营部部长张鸿伟告诉记者,很多老人入住前都养过宠物,狗狗的到来唤醒了他们美好的回忆,“所以看到狗狗时,不少老人眼睛都会发光。”姜奶奶就是典型代表。每次“猫猫”来访,她都会主动分享与宠物相关的往事:自家的狗狗如何自己乖巧地叼着浴巾去洗澡,如何哄全家人开心……

▲老奶奶怀抱 博美“啾啾” (实习生詹俊锐摄)
“狗狗医生”项目的魅力在于,它不仅治愈了被探访者,也改变了参与者。刘芮芳坦言,带“猫猫”参与活动让她重新审视了宠物与人的关系:“作为一只工作犬,它不仅是我的家人,更是能传递爱的使者,也做了一些有意义的事情。”许多狗主人表示,看到自己的宠物为他人带来快乐,内心的满足感远超预期。
严格考核成为专业“狗狗医生”
“很多人以为‘狗狗医生’就是普通的宠物探访,其实完全不是。”伴它地球“狗狗医生”项目工作人员陈敏婕说,这些看起来普通的狗狗,实际上已经通过了严格筛选。作为亚洲首个动物辅助治疗项目,“狗狗医生”计划自1991年在香港发起以来,已经形成了一套科学严谨的选拔体系。
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狗狗医生”,需要经过严格的筛选和考核,首先需要满足六大基本条件:年龄必须在两岁以上;与主人共同生活超过半年;已完成狂犬疫苗和传染病疫苗接种;完成绝育手术;办理养犬登记证;最重要的是要具备温顺友善的性格。陈敏婕解释道:“我们不需要狗狗掌握特殊技能,但必须确保它们在陌生环境中能保持稳定。”
考核现场更像是一场细致的行为观察。专业考官会模拟探访场景,测试狗狗对陌生人触摸、突然声响等情况的反应。虽然近年来通过率有所提升,但仍有约70%的报名狗狗因紧张、胆小等原因被淘汰。
通过考核只是第一步。成为“狗狗医生”后,它们每月要定期前往养老院、医院等机构开展服务。每次出诊前,主人需要确认狗狗的身体和精神状态。“我们会提前一天给‘猫猫’洗澡,确保它干净卫生。”刘芮芳说,“如果发现它状态不佳,就会取消当次活动。”

▲ 深圳市养老护理院的活动室狗狗医生“ 诊疗 ”现场(实习生詹俊锐摄)
值得一提的是,“狗狗医生”的选拔重点不在品种而在性格。从体型娇小的博美到威猛的恶霸犬,只要性格稳定都能胜任。伴它地球“狗狗医生”项目另一名工作人员甘岚强调:“我们更看重狗狗的社会化程度,这取决于主人平时的饲养方式。”目前,深圳在岗的46只“狗狗医生”中,既有金毛、拉布拉多等常见品种,也有中华田园犬等混种犬。
“狗狗医生”用陪伴温暖5.6万颗心
甘岚介绍,“狗狗医生”项目于2004年进入内地,2007年在深圳落地,历年来在深圳通过考试的“狗狗医生”有123只,目前在职的有46只。从项目开始的2004至今,“狗狗医生”开展了1170多次探访活动,为250多个机构超过5.6万人次的特需人群送去了与狗狗相伴的快乐和慰藉。

▲“ 狗狗医生 ”在广州养老院开展探访活动(受访单位供图)
“狗狗医生”探访的对象一直以弱势群体为主,“如长者、特需儿童、抑郁症病患、孤儿院孩子、福利院儿童等等,都是我们项目开展这些年来的探访对象。”甘岚说,“每次活动结束,最常听到的问题是‘它们什么时候再来’。”
此外,“狗狗医生”还有另外一个角色——担任“狗狗教授”,到学校去给孩子们开展“生命教育”课程。这是国内首个把动物带入课堂的“生命教育”活动,通过鼓励孩子们与伴侣动物进行积极的面对面的接触,“狗狗教授”为培养负责任、有爱心的新一代公民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目前,“狗狗医生”已覆盖深圳76家机构,服务对象从3岁儿童到百岁老人。从1991年香港起步时的寥寥数只,到今天遍布全国的520多只“狗狗医生”,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它们用最朴素的方式治愈着时代的孤独症。
深圳晚报记者 林涛
-
6.79亿联邦资金被撤销,多个在建项目被叫停,美风电产业再遭重创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记者 陈子帅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甄翔】据美联社报道,美国交通部上周五砍掉了为12个海上风电项目提供的6.79亿美元联邦资金,这是特朗普政府对美国海上风电行业发起的最新打击。该部门称,被取消的资金将被重新调配,可能用于升级美国的港口及其他基础设施。几个月来,美国多个风电项目被
-
全国累计实施质量强链项目1724个
记者日前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获悉,目前我国已部署质量攻关标志性项目289项,实施质量强链项目1724个,组建质量技术创新联合体1331个,超过4200家链主企业、25万家链员企业、4800家赋能机构参与。 据介绍,质量强链工作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然要求,是畅通国内市场大循环的创新举措,是满足
-
经济深观察 | 以特色拓赛道,包头拼劲十足!
发展特色产业是地方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的一个硬招,它不仅能将特点变成优点,甚至会让传统认知里的短板转化为特定产业里的优势,开辟出崭新的发展空间和商业机遇。约束条件也可以是特色优势这几天,在石拐区五当召镇缸房地村,一座现代化种猪场正加紧建设,预计今年年底正式投产。该项目可为40个以上家庭农场提供仔猪,
-
七夕甜蜜度超标!水贝商圈多重“美事”浪漫来袭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卢晓丽七夕甜蜜度超标!深圳市罗湖区水贝商圈浪漫福利大放送!8月29日,由水贝珠宝集团与罗湖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联合举办的“圳有喜事·爱在IBC”七夕集体颁证仪式将于IBC MALL四楼格式时尚宴会厅举行。作为罗湖区“七夕婚礼季”的核心环节,活动限10对新人参与,全程免费提供服
-
天津更新保租房名单,西青12个,分别是→
2025年,天津市计划继续筹集2000套(间)保障性租赁住房,积极盘活存量闲置公租房,推动公租房用作保租房工作,解决新市民、青年人住房问题。天津市住建委再次更新了保租房项目名单,共140个项目,具体名单如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