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推进农畜产品精深加工 奏响农牧业发展新乐章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20 19:26:00    

近年来,呼伦贝尔市立足自身资源禀赋,紧扣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的战略任务,以工业化和全产业链思维为引领,全面推进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发展,在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乡村振兴等方面成效显著。


科学规划,构建完善产业格局。呼伦贝尔市农牧局经深入研究与科学谋划,明确9大重点产业和5个特色产业,全力构建14条产业链。其中,9个重点产业链涵盖大豆、玉米、油菜、小麦、饲草、牛奶、肉牛、肉羊、生猪;5个特色产业链包括黑木耳、中草药、甜菜、马铃薯、农机。这些产业链紧密关联、协同发展,形成了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产业格局,为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政策扶持,增强产业发展动力。为推动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呼伦贝尔市农牧局积极落实上级政策,深入贯彻自治区《关于支持农畜产品精深加工的若干措施》,通过贴息、奖补等政策手段,对符合条件的农畜产品加工企业给予有力支持,引导企业加大技术改造、设备更新和产品研发投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激发产业发展活力。并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呼伦贝尔市推进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实施方案》以及《推进预制菜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鼓励支持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发展。


企业带动,引领产业创新升级。农垦集团、东北阜丰、伊利乳业、晟通糖业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在呼伦贝尔市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发展中发挥着关键引领作用。作为链主企业,它们凭借自身资金、技术、人才和市场渠道优势,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通过引进先进生产设备和前沿技术,深入挖掘农畜产品的潜在价值,不断推出高附加值产品,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呼伦贝尔市14条产业链已汇聚172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达182亿元。其中,玉米、大豆产业产值分别达到130亿元和100亿元,成为百亿级产业,有力地推动了全市农牧业经济发展。


精准谋划,不断强链延链补链。大豆产业,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沃丰生物质新材料有限公司计划与国联股份集团合作,以现有10万吨大豆深加工生产线为基础,用3-5年时间建设百万吨大豆食品粕加工基地,推动大豆产业向高端化、精细化迈进。甜菜产业,持续推动晟通糖业与安琪酵母合作,建设年产酵母2万吨生产线,发展生物有机肥和饲料产业,力争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产业链的深度拓展。肉牛产业,计划引进天津沃金生物科技公司,在6个旗市区建设万头沃金牧业肉牛云牧仓基地,整合优质养殖资源,打造集养殖、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模式,推动肉牛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肉羊产业,农垦集团、绿祥等龙头企业联合合作社、家庭牧场和牧户,共同开发优势特色资源,优化配置创新要素,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入驻,推动肉羊产业集群式发展,并注重产品开发和标准制定,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项目支撑,夯实产业发展基础。近年来,呼伦贝尔市农牧局积极争取各类项目资金,为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累计争取产业融合项目资金,建设4个现代农牧业产业园(其中国家级2个,自治区级2个);创建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2个、农业产业强镇6个,有效推动了大豆、肉羊、奶业、肉牛等主导产业发展。此外,争取自治区产业化项目资金,引导肉羊、马铃薯、预制菜等精深加工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为产业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优化服务,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呼伦贝尔市农牧局为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优质服务。在龙头企业培育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助力国家级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6家,充分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围绕“建园区、育龙头、强加工、树品牌”的发展思路,精心打造“百园百企百店”。目前,已成功创建“百园”59个、“百企”50家、“百店”100家,形成了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示范样板区。为解决企业融资难题,积极搭建“政金企”对接平台,先后组织两次对接会,协调金融机构为23家农牧业企业发放贷款3.7亿元。同时,在北京和广州举办呼伦贝尔优质农畜产品推介会,邀请市内外近500家企业参会,达成意向合作金额2400万元,有效拓宽了企业销售渠道,提升了呼伦贝尔农畜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


展望未来,持续推动产业发展。呼伦贝尔市将持续加大对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的支持力度。在政策引领上,深入贯彻农业农村部和自治区相关政策,出台更多配套政策措施,加强政策宣传与落实,确保政策红利惠及企业。强化项目支持和储备,积极推动鄂伦春自治旗争创国家大豆现代农业产业园、新巴尔虎右旗争创自治区级肉羊现代农牧业产业园,申报小麦、甜菜产业集群和大豆产业强镇,进一步完善种、种、储、加、销全产业链。

来源:呼伦贝尔市农牧局


主编:敖拓斌 美编:刘坤

监审:塔娜

监制:付惺

总监制:苏都毕力格

相关文章
  1. 助力科研成果从实验室研发向规模量产快速转化 成都高新区打造20亿元“中试基金”和50亿元“数字文创母基金”

    4月25日,2025年成都高新区产业基金协同发展大会在成都高新区菁蓉汇举办。本次大会以“聚势蓉城,策动未来”为主题,汇聚了知名院士、投资机构代表、新质生产力企业及行业专家100余人,共同探讨资本与产业协同发展新路径。当天的大会现场,成都高新区正式发布了“3+6+6”现代化产业体系,进一步实现现代化产

    0 2025-04-25 18:03:00

  2. 连续举办多届,文旅大会的变与不变

    □ 本报记者 王鹤颖四月的齐鲁大地,阳光和煦,繁花似锦,与一场春日里的文旅盛会——2025山东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撞了个满怀。自2020年起,山东每年高规格举办以文旅为主题的大会。几年间,大会“走”过了济南、烟台、济宁、青岛、临沂5座城市,不仅提振了当地文旅消费、展现了文旅业态新成果,更成为激发

    0 2025-04-24 16:55:00

  3. 国航发布2025夏秋航季航线规划及新产品,重点推出北京至开罗和多伦多航线

    4月24日,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航”)在杭州举办“新启航 智未来”——2025年产品分享会,正式发布国航2025年夏秋航季航线网络规划、运力安排,与合作伙伴共话航空服务数智化未来。现场分享新航季国航航线相关产品和服务。图/国航分享会现场,国航介绍了2025年夏秋航季的运力部署计划。

    0 2025-04-24 14:23:00

  4. 数智时代版权护航,重庆如何助推网络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

    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赵欣随着数智时代的到来,网络影视产业蓬勃发展,然而,网络影视剧也沦为版权侵权重灾区,有关影视剧版权保护的讨论,成为了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的热点议题。那么,作为网络影视产业一方重镇,重庆应该怎么办?座谈会现场。记者 赵欣 摄4月22日,在第25个世界知识产权日(4月26日)到来

    0 2025-04-22 16:04:00

  5. 华亭神峪乡:芦笋抢“鲜”上市

    谷雨过后,夏意渐浓,华亭市神峪乡蔬菜种植基地的芦笋迎来丰收季。走进神峪乡芦笋种植基地,一株株翠绿的芦笋破土而出,村民们正忙着采摘、分拣、装箱,田间地头洋溢着收获的喜悦。近年来,华亭市神峪乡立足本地资源优势,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通过“公司+基地+村集体+农户”的运营模式大力发展蔬菜种植产业。该产业不

    0 2025-04-22 11: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