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批自由现金流ETF集中上报;指南针再出手收购先锋基金股权
每经记者:肖芮冬 每经编辑:叶峰
天赐良基日报第608期
一、今日基金新闻速览
1、明亚基金有两位高管变动
3月19日,明亚基金公告,明亚基金解斌于3月18日新任副总经理,董事长肖红兼任首席信息官。履历显示,解斌曾在民生银行广州分行、渤海银行广州分行、富荣基金等任职。2024年11月加入明亚基金,现任明亚基金副总经理。(Via:每日经济新闻)
2、指南针再出手收购先锋基金股权
3月18日,指南针公告称,与大连亚联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签署股权转让议,将收购后者持有的先锋基金33.3074%股权,交易价格为1.61亿元。本次交易完成后,指南针将持有先锋基金95.01%股权。据悉,今年2月,指南针收购了北京鹏康投资有限公司持有的先锋基金22.505%股权。(Via:每日经济新闻)
3、首批中证全指自由现金流ETF集中上报
3月18日晚,证监会官网显示,华泰柏瑞、招商、博时、鹏华、平安、大成、华安、南方、工银瑞信、中银、华富和方正富邦等12家基金公司,上报了首批中证全指自由现金流ETF。(Via:每日经济新闻)
4、多家公募提示跨境ETF炒作风险
近日,多家公募频频发布跨境ETF高溢价提示风险,包括中概互联网ETF、南方沙特ETF等热门基金。基金公司提示,部分基金的二级市场交易价格明显高于基金份额参考净值,出现较大幅度溢价,投资者如果高溢价买入,可能面临较大损失。(Via:证券时报)
二、知名基金经理最新动态
1、吴兴武管理的一只基金首次进入博雅生物前十大流通股东
3月19日,博雅生物披露2024年年报,最新公布的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显示,吴兴武的广发医疗保健股票现身,持股360.76万股。基金2024年四季报显示,博雅生物未进入广发医疗保健股票的前十大重仓股序列。
2、胡宜斌减仓九华旅游
3月19日,九华旅游披露2024年年报,最新公布的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显示,胡宜斌的华安媒体互联网混合现身,比去年三季度末减少103.50万股。根据基金2024年四季报、三季报,九华旅游均未进入华安媒体互联网混合前十大重仓股序列。
三、今日ETF行情点评
1、ETF行情复盘
市场全天震荡调整,截至收盘,沪指跌0.1%,深成指跌0.32%,创业板指跌0.28%。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1.47万亿元,较上个交易日缩量532亿元。板块方面,电力、贵金属、银行等板块涨幅居前,而电子元件、游戏、通信设备等板块回调居前。
具体来看,德国ETF领涨3.03%。黄金概念股逆势活跃,莱绅通灵涨停,多只黄金股ETF走强;此外,银行ETF也有所表现。

下跌方面,标普500ETF领跌3.12%,电信ETF集体回调。

2、ETF主题机会
新材料作为成长性行业,伴随着我国制造业对新材料需求不断扩大,叠加人工智能等技术融合创新,新材料未来将持续发展。随着下游不断复苏,在国产替代推动下,国内新材料板块或将逐步放量迎来景气周期。可关注新材料ETF。
四、明日重点关注新发基金
1、基金简称:工银上证科创板综合价格ETF联接
基金类型:指数型-股票
基金经理:史宝珖
业绩比较基准:上证科创板综合价格指数收益率×95%+银行人民币活期存款利率(税后)×5%
基金经理过往业绩:

每日经济新闻
-
华安证券获批发行100亿元次级公司债
【大河财立方消息】9月2日,华安证券(600909.SH)公告称,公司近日收到中国证监会批复,同意华安证券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次级公司债,发行面值总额不超过100亿元。批复自中国证监会同意注册之日起24个月内有效,华安证券在注册有效期内可以分期发行次级公司债券。实习编辑:金怡杉 | 审核:李震 |
-
今日辟谣(2025年8月29日)
2025年8月29日谣言:云南德宏暴雨洪灾后“遍地畜牧死亡”?真相:近期,有网民发布视频称“德宏暴雨洪灾后遍地都是牛尸体,养殖户都气晕了”,引发关注。经云南省德宏州农业农村局核实,上述信息不实,德宏州属地未出现洪水冲击养殖场致畜牧死亡情况,未出现较大畜牧业灾情。(来源:“网信云南”微信公众号)误区:
-
环保新材——植物基胶 真的无醛无苯无毒害吗?
无醛无苯的植物基胶,真的无毒无有害物质吗?烟台阳光新材以植物基胶为核心,开发一系列环保装修新材料,承诺新家即装即住!这是真的吗?欢迎即将装修的网友报名参与,我们一起检验……
-
中国通信业:前7个月流量2200亿GB,同比增16.3%
【8月26日工信部公布前7个月移动互联网流量数据】8月26日,工信部公布数据显示,前7个月移动互联网累计流量达2200亿GB,同比增长16.3%。工信部表示,前7个月中国通信业运行总体平稳,电信业务量和收入保持增长,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5G、千兆、物联网等用户规模稳步增加。本文由 AI 算法生
-
从“先驱”到“跟不上步伐”,日本反思AI落后
图片说明:图片说明:图为日本东京大学2013年研发的、以通过该校入学考试为目标的智能机器人Torobo-kun,但该项目在机器人连续4年考试失利后宣告失败。(法新社)本报记者 刘文璋 本报驻日本特约记者 潘小多 ●严 格编者的话:日本总务省7月发布2025年版《信息通信白皮书》后,在这个曾以“技术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