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拟聚焦6大集群培育18条产业链 力推“农业大省”迈向“产业高地”
在通许,一颗红薯“链”出几十亿元的酸辣粉大产业;在正阳,花生演绎“七十二变”,重塑产业链价值曲线;在灵宝,苹果沿着电商搭建的云端通道卖向全球……
乡村全面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河南不仅是粮食生产大省,也是油料、果蔬等重要农产品生产大省,农副产品资源丰富。那么,如何让资源变优势,助力河南省实现从“农业大省”到“产业高地”的转变?
4月17日,记者从河南省农业农村厅获悉,为推进河南省乡村富民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乡村全面振兴,近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河南省乡村富民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
“这既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动作为,也是破解河南农业大省转型难题的关键探索,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与共同富裕的背景下,指引我省以富民产业为支点撬动乡村经济跃升。”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说。
《方案》明确指出,2025年至2027年,河南省将聚焦粮食、畜牧、渔业、油脂油料等6大产业集群,因地制宜培育18条乡村富民产业链,让土特产成为兴业强县富民的金疙瘩。
在培育粮食产业集群方面,将重点培育小麦产业链、玉米产业链、红薯产业链。其中小麦产业链方面将加快推进豫北豫中豫中东优质强筋小麦、豫南沿淮优质弱筋小麦、豫中和南阳盆地优质中筋小麦生产基地建设,支持企业加快专用面粉、功能性面粉研发,发展功能性淀粉糖、功能性蛋白等精深加工产品,开发中高档主食加工产品,推动主食产业化发展。到2027年,小麦种植面积稳定在8500万亩以上,产业链规模达到2500亿元。
在培育畜牧渔业产业集群方面,将重点培育生猪产业链、肉牛产业链、奶业产业链、渔业产业链。其中生猪产业链方面,将以生猪调出大县、生猪养殖大市为重点,打造生猪产业优势区,因地制宜推广生猪多层楼房养殖,加快中小规模养殖场户标准化、设施化、智能化改造。支持生猪屠宰加工企业优化产能布局,支持肉制品生产加工企业推进肉品冷链化流通、冷鲜化上市,发展火腿肠、肉脯等精深加工产品。到2027年,生猪出栏量稳定在6000万头左右,产业链规模达到3000亿元。
在培育乡村农文旅产业集群方面,将重点培育乡村特色手工产业链、乡村文旅产业链。其中在乡村特色手工产业链方面,将以“三山一滩”为重点,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休闲农业、乡村康养、乡村民宿、乡村体育、乡土文艺、教育研学、非遗传承、夜经济、特色美食等乡村文旅产业。开展乡创实践,在豫南、豫西、豫北山地丘陵地区打造山乡风貌乡村,在黄淮海平原、南阳盆地等传统农区打造平原田园乡村,在沿黄沿淮地区打造河乡韵味乡村。打造一批“黄河民宿”“太行民宿”“大别山民宿”“伏牛山居”等精品民宿集群。到2027年,产业链规模达到3000亿元。
产业集群不仅是企业地理空间的聚集,更是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的深度耦合。为保障《方案》的顺利实施,我省将通过培养乡村人才、优化资金供给、加强用地保障、搭建服务平台等方式,强化产业发展要素保障,进一步推进我省乡村富民产业取得实效。
其中,在培养乡村人才方面,河南省将推动各类人才向乡村聚集,有序引导大学毕业生到乡、能人回乡、农民工返乡、企业家入乡。统筹高素质农民培育、致富带头人培训等培训计划资源,造就一批“土专家”“田秀才”“乡创客”。实施乡村工匠“双百双千”培育工程,在刺绣印染、雕刻彩绘、传统建筑、陶瓷烧造等领域,认定一批乡村工匠名师、大师,设立一批名师工作室和大师传习所。
来源:河南经济报
-
总投资120亿元的晶镁半导体高端光罩项目落户合肥高新区
据“合肥高新发布”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日,规划总投资120亿元的晶镁半导体高端光罩项目正式落户高新区。该项目主要从事28nm及以上半导体光罩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等,一期投资65亿元,满产后月产能约3200片。
-
云南征集储备2026年工业和信息化导向计划项目
云南网讯(记者 陈晓波)近日,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出通知,拟在全省征集储备2026年工业和信息化导向计划项目,深入贯彻产业强省战略部署,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努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促进全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按照规定,储备对象为拟申报2026年省级工业和信息化领域专项资金的建设项目,重点
-
通济论见·视评
视频制作。/禅城融媒编辑林飞又是一年毕业季,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选择哪座城市开启职业生涯”,成为很多大学生的“甜蜜烦恼”。今天,咱不灌鸡汤,就聊点实在的——看看近些年大学生选城市发生了哪些变化?看懂趋势,选择才会更明智。趋势一:“新一线城市”,真香!以前,大学生择城就业,首选都是北上广深。但情况在
-
嘉亨家化今日20cm涨停,有2家机构专用席位净卖出1377.21万元
嘉亨家化今日20cm涨停,成交额3.27亿元,换手率26.25%,盘后龙虎榜数据显示,1家机构专用席位净买入141.43万元,有2家机构专用席位净卖出1377.21万元。
-
创客与村庄双向奔赴
当青年创客与乡村双向奔赴,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4年前,34岁的王亮和两位合伙人来到重庆市潼南区双江镇金龙社区,他们租用当地的闲置农房进行微改造,发展起民宿、陶艺、餐饮等多种业态。如今,4年过去了,这一场双向奔赴结出了怎样的硕果?潼南区双江镇位于涪江南岸,是首批十大历史文化名镇。金龙社区是双江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