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渊谭天丨通话后,俄乌停火真的近了吗?
当地时间3月18日,俄罗斯总统普京与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
这通电话打完,会对乌克兰局势带来怎样的影响?谭主对这通电话前后美俄双方的表态,进行了分析。
01
关于临时停火

一周前,美乌高级代表团在沙特进行会谈,乌克兰表示愿意接受美国提出的立即实施为期30天临时停火的建议。
当天,泽连斯基也同意“在整个前线停火30天”。而俄罗斯的态度是,原则上同意停火协议,但细节和条款还需要进一步商讨。
当时,俄方提出要商讨的细节之一,就是库尔斯克地区的乌克兰部队。按照俄罗斯的说法,库尔斯克已经完全归属俄罗斯控制,但该地还存在着乌克兰的部队,这应当在停火协议达成前解决。
库尔斯克州地形复杂,河流密布、森林茂盛,天然具备防御缓冲地带的作用。对俄乌双方而言,这片区域都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对于俄罗斯而言,控制库尔斯克可以有效阻断乌军东进的路径,同时是俄军向乌克兰方向投送兵力的跳板;对于乌克兰而言,乌克兰可以通过在库尔斯克地区的军事行动,迫使俄方从顿巴斯前线调兵回援,从而减轻其他地区的军事压力。
去年8月,乌克兰军队曾对此地发起突袭,乌方称在此地取得阶段性胜利。然而,随着俄方展开反攻,不断削弱了乌方的有生力量,战事也随之升级。库尔斯克也逐渐成了此轮乌克兰危机的关键战场。
目前,乌克兰军队已从库尔斯克的部分地区撤离,但根据其周日发布的战场地图,乌军仍在库尔斯克控制着一条狭长的防线地带。未来在此地的战局将如何发展,双方还会僵持多久,仍然未知。

但仔细来看,俄方并没有直接说对“交战线”进行有效管控,反而是专门加了“可能停火”的限定词。

也就是说,接下来要如何划定交战线、如何设立缓冲区、如何限制军力部署,这些都是需要仔细明确的问题。
这也就是为何俄方专门指出“可能停火”的原因。不明确交战线,不划定缓冲区,很难做到真正的停火。
而且,即便关于停火线的问题得到解决,俄方也不会轻易同意全面停战。

这也涉及俄方提到的第二个主张——乌克兰要去军事化。主要有两点,一是停止乌克兰境内的征兵,二是禁止乌克兰部队进行重新武装。
但这两点,美方通稿里没有出现,乌克兰也还没同意。
实际上,俄罗斯提出这么多诉求,反映了俄乌之间在停火问题上仍然存在巨大的分歧,短期内很难达成实质性突破。
02
关于迈向停火的第一步

乌克兰危机升级以来,能源和基础设施领域,就是双方博弈的焦点。谭主爬取了2022年2月至今的相关数据,并梳理俄乌双方冲突发生的地点和目标对象,发现双方攻击的目标地点呈现出明显的分布特征:
其中,能源设施成为主要攻击对象,占比高达27%,涉及石油、天然气等关键能源领域的设施受损严重。此外,铁路、机场等基础设施也是双方攻击的重点,占比为12%。
而俄乌双方围绕这些设施的交锋,主要有三个阶段:
2022年2月到2022年10月为第一个阶段,当时,双方都对攻击对方的能源和基础设施保持克制。
2022年10月到2023年10月为第二个阶段,这一阶段,俄方使用远程弹药攻击乌克兰的能源系统。乌克兰也用空袭的方式进行回应。
随后为第三个阶段,俄方降低了对乌克兰能源系统的打击强度,俄乌双方更多使用无人机向对方的能源和基础设施进行攻击。
就在这次通话前几天,乌克兰宣布,对俄罗斯的两个天然气压缩站进行了打击。就在通话当天,乌克兰称,俄罗斯派出无人机破坏了乌克兰中部的基础设施。
此前,俄罗斯打击乌克兰能源和基础设施,更多是为了影响乌方士气——打击会导致断电,进而影响从供暖、供水到污水处理和公共卫生等一切服务。
乌克兰打击俄罗斯能源和基础设施,更多是为了影响俄罗斯的经济——今年1月以来,乌克兰针对俄罗斯炼油厂的袭击不断增加,这导致俄方的炼油能力下降近10%。

从谈判的角度来看,俄方同意这个条件,更多的是释放一些善意。而对于美方来说,美方在新闻稿中,将其称为“迈向永久和平的第一步”,这更多的是一种外交辞令。

但无论如何,即便是局部,能实现停火,也是好事。正如中方在评价这通电话时提到的,中方从一开始就主张通过对话谈判解决危机,乐见一切通往停火的努力,认为这是实现和平的必要一步。
03
关于全面解决危机

俄方的通稿称,双方强调,彻底停止外国军事援助和向基辅提供情报信息是防止冲突升级、通过政治和外交手段解决冲突的关键条件。但在美方的通稿中,没有看到相关表述。
事实上,即便特朗普在通话中同意这一条,到具体实践中,也不好落实。

美乌白宫骂战后,美国曾宣布,暂停对乌克兰的所有军事援助与情报共享。当时,就有民主党人跳出来称,这一做法是危险的,这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直接威胁。
几天后,美国又恢复了对乌军援和情报共享。
就算美国同意停止军援,乌克兰,也不会同意。欧洲,也不会同意。
这通电话打完,两天后,欧盟峰会将要召开,根据媒体披露,欧盟拟向乌克兰提供400亿欧元军事援助。
当然,欧洲与乌克兰同不同意,似乎并不在美俄的考虑范畴内。
04
关于冰球外交

通话中,普京提议,在美国和俄罗斯组织两国冰球运动员比赛,特朗普对这一想法表示了支持。
普京和特朗普都是冰球运动的爱好者,普京更是参加过多场冰球比赛。而冰球,对于两国关系来说,也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
早在美苏冷战时期,冰球运动就已成为两国博弈的“第二战场”。1980年2月,美国男子冰球队在普莱西德湖冬奥会半决赛中击败此前蝉联四届奥运冠军的苏联队。当时,这一胜利被称为“冰上奇迹”(Miracle on Ice)。
从组织冰球比赛来看,美俄关系,似乎有回暖的迹象。
但实际上,翻开美俄互动的历史就会发现,这样的情形,并不算少。
美俄关系总爱用一个词——重启。
2009年时,美国国务卿和俄罗斯外长就宣布,两国关系要“重启”;
2012年时,美俄在“酝酿重启”;
2016年时,美俄关系“准备重启”。

所谓重启和回暖,其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
正如这场通话一般——事实上,这场通话前后的多个细节,也能论证这样的判断。
通话前,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称,通话将于莫斯科时间当天下午的4时到6时举行,但在下午的4点52分,普京还在参加另外一场活动。活动上,都有人提醒普京要迟到了。
但普京却表示,不要听他(佩斯科夫)的。
通话后,美方的通稿称,两位领导人一致认为,伊朗永远不应处于能够摧毁以色列的地位。
俄方的通稿中,没有找到相关表述。
双方也提了中东和红海局势,但实际上,美俄在这些问题上基本没有共同利益,分歧,大于共识。
来源:玉渊谭天
-
美国一男子因再次闻女人屁股而被捕,此前因类似事件登美国头条
近日,美国一名有“嗅臀癖”的惯犯再次被捕。22日,36岁的卡莱斯·卡隆·克劳德在加州诺德斯特龙折扣店内被抓现行,监控显示,他在伯班克帝国中心百货公司女装区,蹲在一名女子身旁嗅闻其臀部。(卡莱斯·卡隆·克劳德。)伯班克警察局称,克劳德是登记在册的性犯罪者,此次作案前,他已在店内尾随该无辜购物者,此前他
-
美国财政部允许公众P2P捐赠 以缓解36.7万亿美元债务压力
来源:环球市场播报为减轻巨额国债压力,美国财政部现在决定允许民众通过Venmo和PayPal支付渠道进行自愿捐赠。此举在Pay.gov网站“减少公共债务捐赠(Gifts to Reduce the Public Debt)”页面原有银行转账、借记卡和信用卡支付方式基础上,新增了这两种美国最普及的P2
-
施压升级?特朗普将亲访美联储
新华社北京7月24日电美国白宫23日说,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定于美国东部时间24日16时造访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美国《纽约时报》评论,特朗普此行标志他对美联储施压行动升级。这是2022年4月20日在美国华盛顿拍摄的美联储大楼。新华社记者刘杰摄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报道,这将是将近20
-
特斯拉神秘平价车将量产
面对传统汽车业务增长乏力的现状与全球政策环境的变化,特斯拉经历了一个营收净利双降的季度。在传统业务承压的背景下,特斯拉正加速向“AI科技公司”转型,试图以Robotaxi与自动驾驶技术打开新的增长空间,同时通过低价车型与储能业务寻找新增长极。然而,市场对于特斯拉转型成效的预期正受到来自业绩波动、技术
-
突发!一架搭载约50人的俄罗斯客机失联
新华社快讯:据俄罗斯国际文传电讯社24日报道,一架搭载约50人的俄罗斯客机当天在俄远东阿穆尔地区失联。来源:新华社编辑:赵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