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记:奥林匹克的春天之约
新华社希腊纳瓦里诺海岸3月20日电 闲记:奥林匹克的春天之约
新华社记者周杰、高鹏、姬烨
在希腊伯罗奔尼撒半岛的古奥林匹亚,微风拂过,带来新的时代气息。
国际奥委会第144次全会开幕式选择在这片神圣之地举行,意在追溯奥林匹克运动的源头,向历史致敬。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带领百余名委员在这里回顾往昔,展望未来,思考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方向。

3月18日,国际奥委会主席托马斯·巴赫在开幕式上致辞。当日,国际奥委会第144次全会开幕式在希腊伯罗奔尼撒半岛的古奥林匹亚举行。新华社记者 曹灿 摄
面对现代世界的诸多挑战,奥林匹克运动如何在求变的同时坚守奥林匹克价值观?巴赫在回答记者提问时给出了他的理解。这不仅是一种回答,也是对继任者的劝勉。
“首先,始终将运动员置于奥林匹克运动的核心;其次,要保持奥林匹克运动的团结。”
奥林匹克运动的团结,并不意味着千篇一律的声音,而是在共同的价值观基础上凝聚力量。巴赫说,这种团结有赖于两个重要原则。

这是国际奥委会第144次全会现场(3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 曹灿 摄
一是团结互助。确保206个国家和地区奥委会都能在公平的环境下发展,享受奥林匹克运动的权益。每一名成员都能够发声和投票。
二是政治中立。在当今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奥林匹克运动必须保持中立。一旦沦为政治角力的工具,奥林匹克运动就会失去其全球性和号召力。
本届全会的主会场设在纳瓦里诺海岸,这里拥有湛蓝的爱琴海、细腻的金色沙滩,以及层层叠叠的橄榄树林。黄昏时分,夕阳缓缓沉入地中海,海天交汇处泛起一片瑰丽的余晖,仿佛是大自然为这场历史性的会议绘就的壮丽画卷。

3月20日,巴赫(右)邀请国际奥委会新一任主席考文垂上台致辞。新华社记者 曹灿 摄
这幅画卷中,国际奥委会于20日选出了新掌门人——津巴布韦的柯丝蒂·考文垂。作为国际奥委会第十任主席,她是国际奥委会近131年历史上的首位女性主席,也是第一位来自非洲的主席。今年41岁的她,朝气蓬勃,象征着奥林匹克运动的新时代。
此次选举,共有七名候选人参与角逐。他们中既有经验丰富的资深领导者,如国际奥委会副主席小萨马兰奇、68岁的世界田联主席塞巴斯蒂安·科,也有新进国际奥委会的委员,如51岁的国际自行车联盟主席拉帕尔蒂安。群星闪耀,竞争激烈,这正是奥林匹克运动日益壮大的证明。为了奥林匹克运动的未来,他们都提出了改革方案,尽管重点有所不同。
改变或被改变,这是巴赫2013年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当选为国际奥委会主席后一直不断重复的关键语句。从当选主席那一刻起,巴赫便开启了一场改革之旅。

2013年9月10日,在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的国际奥委会第125次全会上,德国人巴赫当选国际奥委会第九任主席。新华社记者 鲍菲菲 摄
《奥林匹克2020议程》《奥林匹克2020+5议程》《奥林匹克AI议程》——这三大改革蓝图勾勒出奥林匹克运动的未来走向,并奠定了奥林匹克运动今天的坚实基础。在他的领导下,奥林匹克运动应对时代挑战,适应时代变迁,在可持续发展、治理现代化、全球影响力和商业模式升级等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奥林匹克运动不仅在竞技层面焕发新生,在商业价值、科技创新和社会影响力方面也迎来了飞跃。
回顾这12年的变革历程,巴赫在全会上动情地说:“这是为运动员而为,这是为奥林匹克运动而为,这是我们共同取得的成就。”
这句话,在地中海温润的风中回响,令人动容。

3月19日,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在会上发言后离开。新华社记者 曹灿 摄
事实上,早在1999年,巴赫便已投身奥林匹克运动的变革。作为改革小组的主要成员之一,他参与了国际奥委会2000委员会的工作。当时的国际奥委会正面临盐湖城冬奥会贿选丑闻的冲击,治理体系亟待革新。巴赫参与制定的改革方案,使奥林匹克运动在21世纪步入更加透明、规范和现代化的治理模式,也为后来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如今,担任国际奥委会主席12年后,巴赫即将卸任。站在纳瓦里诺海岸,迎着地中海的微风,见证新的时代开启。为此,他不无幽默地说:“现在没人听我的了。”
夕阳西下,余晖洒满这片土地,海浪轻拍着岸边的礁石,仿佛吟诵着奥林匹克的辉煌历程。国际奥委会第144次全会,即将在这片见证历史之地落幕。新的领导者、新的时代、新的奥林匹克征程,也将启航。
来源:新华网客户端
-
土耳其外长:推动俄乌领导人峰会在土举行
当地时间7月25日,土耳其外长费丹表示,土方正协调推进俄乌冲突有关各方在土耳其举行领导人峰会的进程,俄乌双方此前已原则上达成一致。费丹指出,当前的外交进程由土耳其总统亲自主导,各相关机构之间协调良好。他强调,俄乌冲突不仅造成严重人道主义灾难、摧毁大片城市,还可能在国际舞台上引发更大规模的战争与分裂。
-
施压升级?特朗普将亲访美联储
新华社北京7月24日电美国白宫23日说,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定于美国东部时间24日16时造访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美国《纽约时报》评论,特朗普此行标志他对美联储施压行动升级。这是2022年4月20日在美国华盛顿拍摄的美联储大楼。新华社记者刘杰摄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报道,这将是将近20
-
新华社看长春丨在这里,感受长春“圆心”之美——人民广场“焕新”开放
新华网长春7月20日电(记者孙鹏程、唐成卓)在长春市中心,有一个承载着城市重要历史与文化记忆的广场——人民广场。随着长春地铁人民广场站D口处的地下通道即将开通,人民广场也将于21日上午8点正式对外开放。这是7月20日拍摄的长春市人民广场。新华社记者唐成卓 摄 2003年,出于交通安全的考虑,长春人
-
河南省林州市传说拾遗:石上痕与口中事
#河南头条# #林州头条##遇见最美林州#在太行山东麓的林州,传说不是飘渺的烟云,而是刻在石头上的印记、活在人群中的记忆。且随我看看那些有凭有据的老故事:石井记年桑峪村的古井台至今立着,青石上“乾隆六年竣”五个字被井绳磨出了凹痕。乾隆六年的《林县志》说得明白: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大旱,村
-
“非同小可——李小可艺术展”在西藏美术馆开幕
↑ 7月2日,参观者在展览上观看李小可的艺术作品。 当日,“非同小可——李小可艺术展”在西藏美术馆开幕。展览由中国美术家协会、西藏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北京画院主办,共展出李小可创作的90幅作品。 新华社记者 姜帆 摄影报道 ↑ 这是7月2日拍摄的“非同小可——李小可艺术展”开幕式现场。 ↑ 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