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行业观察:英伟达GTC2025大会聚焦AI与量子技术;腾讯年报或揭示资本开支动向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19 07:05:00    

随着全球科技领域进入密集催化期,2025年3月的计算机行业迎来两大关键事件。英伟达GTC2025大会召开在即,其新增的“ChinaAIDay”及量子计算议题引发全球关注;与此同时,腾讯即将发布的2024年年报,或进一步明确国内大厂资本开支的扩张趋势。海外技术突破与国内产业升级形成共振,国产AI技术及应用的关注度持续升温。

英伟达GTC2025:AI技术迭代与量子计算突破共振

英伟达GTC2025大会将于北京时间3月19日凌晨1点拉开帷幕,CEO黄仁勋的主题演讲聚焦代理式AI、机器人、加速运算等领域。此次大会的三大亮点值得关注:

其一,国产AI技术话语权提升。新增的“ChinaAIDay”线上专场,邀请字节跳动、阿里云、百度等国内头部企业参与,覆盖大语言模型、多模态技术及行业应用案例。这一环节的设立,标志着全球科技界对中国AI技术落地的认可。此前DeepSeek等国产模型的突破,已推动海外市场对中国AI产业的关注度显著提升。

其二,量子计算从实验迈向实用。英伟达首次设置“量子日”活动,吸引包括D-Wave、IonQ等国际量子技术公司参与。国内方面,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连续第二年强调“量子科技”的战略地位,相关技术正加速从实验室走向商业化。例如,国内厂商在量子通信、加密等领域的研发进展,与海外技术突破形成映射,产业长期潜力凸显。

其三,物理AI加速工业数字化进程。大会将重点讨论基于生成式世界基础模型(WFM)的工业仿真技术。英伟达于2025年1月推出的Cosmos平台,通过合成数据模拟真实场景,已在自动驾驶和机器人开发中展现效率优势。物理AI的推进,或成为工业数字化升级的关键驱动力。

国内大厂资本开支扩张:AI应用与算力需求双线并行

腾讯将于3月19日发布2024年年报,其资本开支预期成为行业风向标。结合阿里近期宣布的3800亿元AI与云计算投资计划,国内大厂对算力及应用的投入力度显著增强。

资本开支向推理侧倾斜。IDC预测,到2026年中国AI服务器中62.2%的算力将用于推理,而推理侧需求直接关联应用端的商业化进程。当前,AIAgent等产品迭代加速,电商、金融、医疗等领域的AI应用渗透率持续提升。以阿里为例,其核心电商部门已明确将AI技术应用纳入2025年绩效考核,并计划推出对标抖音的“杀手级AI应用”。

云厂商主导AI基础设施升级。国内头部云厂商正通过软硬件协同优化,推动AI服务的标准化与规模化。例如,阿里云启动的“T项目”,聚焦下一代AI引擎与多模态技术研发;腾讯则在年报发布前密集释放AI原生应用进展。随着推理算力占比提升,云计算厂商的角色从算力提供者转向AI生产资料整合者,商业模式面临深刻变革。

政策与市场双重驱动。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培育未来产业”,叠加地方产业基金加速布局(如广东省100亿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基金),AI技术与传统行业的融合进入快车道。与此同时,英伟达新芯片B300预计于第二季度试产,其算力性能提升或进一步刺激全球AI基础设施需求,国内厂商在技术适配与生态构建上的进展值得关注。

本文源自金融界

相关文章
  1. 腾讯云TencentOS提交Swap Table补丁系列 Linux内核内存交换性能提升20%~30%

    近日,腾讯云操作系统(TencentOS)内核团队提交了一组名为Swap Table的补丁系列,该系列在处理 4K 页面和 mTHP folios(多尺寸透明大页内存)的场景下,使系统在从基础顺序交换到重负载任务中的性能提升了约 20% 至 30%,获得了社区高度认可,并有望在未来被正式纳入 Lin

    0 2025-07-26 00:04:00

  2. 美股开盘丨三大指数小幅高 英特尔跌逾8%

    美股三大指数小幅高开,道指涨0.18%,纳指涨0.04%,标普500指数涨0.12%。COURSERA涨逾27%,二季度营收超过预期。AEYE涨逾20%,旗舰激光雷达被集成到英伟达自动驾驶平台。英特尔跌逾8%,将进一步裁员并取消部分海外项目。

    0 2025-07-25 21:36:00

  3. 国内商品期货夜盘开盘多数上涨

    国内商品期货夜盘开盘多数上涨,沪金跌0.58%,沪银跌0.23%,螺纹涨逾1%,铁矿涨0.31%,焦煤涨2.26%,原油涨近1%,纯碱跌0.07%。(中新经纬APP)

    0 2025-07-25 21:09:00

  4. 钉钉第三次转向

    “飞书多维表格比钉钉领先至少12个月。”今年7月,飞书CEO谢欣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已经很久没有一位掌门人如此点名道姓、简单直白地宣称自家产品领先竞争对手。他更是暗讽钉钉的AI功能:“如果你的办公工具主要不是在创作,而是在打卡,那一年的沉淀可能是1000万次的打卡数据,那大概率AI能帮你预测的是,明

    0 2025-07-21 10:35:00

  5. “AI第一案”的意义远不止于保护原创

    □李琛(湖南师范大学)近日,北京市通州区法院对北京首例AI侵犯著作权案作出判决:罗某等四名被告人因非法复制他人美术作品并制成拼图销售,非法获利27万余元,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至缓刑一年不等,并处罚金。此案揭开AI技术滥用真相:被告人以“二次创作”为名,行盗版牟利之实。他们精心操控AI工具——

    0 2025-07-20 20: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