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可胜:做清明


清明有雨是自然现象,清明有泪是社会现象。把一个最美的、最纯粹的、最能驰目骋怀的清明节气,赋予祭祖扫墓、慎终追远的含义,从唐代开始,到宋代基本形成,大概也就一千多年,比清明节气的确立晚了一千多年。在我老家皖西南方言中,清明祭扫叫作“做清明”。据说许多地方,甚至云南的壮族、侗族、瑶族、布依族也有这种说法。
节气的转换是从量变到质变,变动不居是节气的本质。因此,节气的命名多为动词,类似于动名词。春季的六个节气立春、雨(与谷雨的“雨”一样,古人都念yù)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都是。“明”,《说文解字》解释为“照也。从月从囧”,就是推开窗户、朗月当空的意思。《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清明节气,用一个字概括,就是“美”!到了这个节气,春日之美达到了顶峰。《岳阳楼记》有段脍炙人口的文字最能形容这个节气之美:“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清代一位尼姑这么写清明:“桃花雨过菜花香,隔岸垂杨绿粉墙。斜日小楼新燕子,清明风景好思量。”尼姑名叫介石,从这名字或许可以看出她的刚毅和冷寂,但是这么一个心存坚石的人,到了清明节气也如此感官敏锐、心肠柔软。因为清明太美了,所以最适合集体郊游、远足、踏青,所以宋代诗人说“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我们熟知的唐代诗人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原本只是感叹为生活所迫而独自出门的落寞。
清明中的祭扫含义则来源于寒食节。《庄子》说春秋时,介子推历经磨难,辅佐晋公子重耳成功复国后,隐居绵山。成为晋君的重耳烧山逼他出来,介子推母子抱着大树烧死。晋文公下令在这一天禁火寒食,形成寒食节,进行祭祀。
清明节气和寒食节在唐代开始合流,逐渐成为清明节。其原因不外乎三个,一是时间上接近,寒食节就在清明前一两天。二是空间上一致,寒食祭扫和清明春游,都要走出家门。三是习俗上关联,寒食禁旧火、清明取新火,是一套动作。没有禁就没有取,没有取也就不能禁。
到了宋代,祭扫就成了清明节的主要任务。《东京梦华录》写“清明日……凡新坟,皆用此日拜扫”,祭扫的人要穿特定的服饰,车马要做特定的装饰,要给先人烧纸车、纸马、纸钱。宋代诗人写清明祭扫的场景细节生动:“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还因清明祭扫而感叹“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在转瞬即逝的大好春光里,面对生死,那种思考就特别地活跃。思考的结果,最可行的就是要享受当下的美好。越是感叹死,越是要重视生。所以,宋代诗人高翥劝活着的人,看看死的人吧,“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宋代《东京梦华录》写清明祭祀之后,“四野如市,往往就芳树之下,或园囿之间,罗列杯盘,互相劝酬。都城之歌儿舞女,遍满园亭,抵暮而归。”明代《帝京景物略》记载:“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不哭不归、不醉不归、不乐不归。清明祭扫,不仅仅是擦拭墓碑,更是在时光的河流中打捞自己最初的影子。这一刻,生与死的界限,被纷纷细雨淋得模糊而温柔。
原标题:《韩可胜:做清明》
栏目编辑:郭影 文字编辑:史佳林
来源:作者:韩可胜
-
如何打通科研仪器开放共享的“痛点”?这场会议有建议
川观新闻记者 王若晔2024年,电输运实验站运行超过3000小时,其中7成时间对外开放共享……4月25日,四川省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工作交流会上,华中科技大学的一项仪器设施开放运行数据,让在场的科研院所代表纷纷拿起手机拍照记录。开放共享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唤醒了原本“沉睡”的实验室科研设施,与高校、企
-
别再用"翻车集锦"消解机器人马拉松丨柚子态度
你有没有刷到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的"翻车集锦"视频?倒着走的、突然倒地的、头甩掉的……有多少人意识到:这些被配上滑稽音效的瞬间,都是研发者的心碎时刻?这些调侃是残忍的,是在伤口上撒盐。在运动场上有人摔倒,我们都知道观赛礼仪不去嘲笑,但面对似乎没有感情的机器人,我们肆无忌惮。机器人不会伤心,但跟着机器
-
将晚饭时间改到这个点,全身受益
在我们身边,大约每10个成年人里,就有1名糖尿病人。近日发表的一项新研究显示:进食晚的人,血糖升高的幅度要明显大于早进食者;吃得晚且晚餐吃得多,更易损伤血糖。改一下晚饭时间,就有助控糖早点吃晚饭,身体还会发生什么?将晚饭时间提前一点,除了上述提到的对血糖很友好之外,身体还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变化。有
-
接头暗号:“哥,是你吗?”
高薪日结?还得下特殊的聊天软件?见面还得对暗号?这份“兼职”有点奇怪……“招聘兼职,工作日结,轻松不累,简单易学,一天二百。”近日陈某被网络短视频上的招聘广告吸引添加好友后对方承诺包教包会他按指示下载了一个聊天软件并按对方要求删除了在短视频软件上的所有聊天记录这一反常要求已暴露端倪但急于赚钱的陈某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