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教师,一座山峰
日前,记者从湖南省安化县城出发,途经60多公里路程,600多个盘山弯道,才来到该县南金乡将军完小。在这所只有88个孩子的偏僻小学里,30多年来,涌现了多位获得“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特岗教师”等国家荣誉的教师,记者听到了一个又一个“守巢人”接力的动人故事。
“一人接着一人传,一任接着一任干。将军完小的教育人,就像接力赛一样,用爱与责任书写着深山里的教育传奇。以将军完小为榜样,安化教育人必将教育家精神代代相传。”安化县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陈羽成说道。
故事一
外省人跑到大山里
“庞老师,你能不走吗?”“全国优秀特岗教师”、将军完小现任校长庞晓晓的教育之路缘于家长的一句请求,为此他扎根在将军完小至今。
2015年,山东小伙庞晓晓毕业后加入了“为中国而教”公益机构,投身乡村支教事业。2016年,他带队来到将军完小支教,成了第一个到山里教书的外省人。
“我在将军完小的支教时间原定是一年,2017年6月支教就结束了,我那个时候都准备返回山东了。”但在4月的家长会上,面对家长们留下来的请求,庞晓晓沉默片刻,最终坚定地答道:“好!”
“我那一年是带的三年级,但在我之前,这个班级居然换了7个老师。对于孩子们的教育来说,这是十分不利的。”庞晓晓坦言,他之所以留下,既缘于对家长请求的感动,更因为他不愿孩子们在频繁换师的困境中徘徊。
故事二
生命最后一刻还在岗位
“全国优秀教师”龚凯中在将军完小一干就是16年。“他总说要把山里的孩子一个个送出大山。”回忆起龚凯中的生前事迹,妻子刘培华泣不成声,“他一心扑在工作上,周末也不休息,经常一个人往返于七百溪、舒家界等地,为学生补课、家访。10多年来,总共行程上万里。”
龚凯中自1983年从师范学校毕业后,一直扎根乡村,从安化最东端的大福东山分配到最西端的将军完小。他选择以校为家,花最多的时间陪伴学生。
在龚凯中的努力下,学校入学率、巩固率、普及率、合格率年年100%。后来,龚凯中不幸身患重病。从确诊恶性肿瘤到去世的200多天里,他一直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故事三
40余年教了三代人
在将军完小,有一位“泰斗级”老教师,她在家乡执教40多年,教了“三代人”。她便是“全国模范教师”夏畅元。
夏畅元曾经16年如一日,一人包班复式教学,与学生同吃同住,既为人师,又为人母。在她眼里,什么都不能影响孩子们的学习。多年来,她从未因私事耽搁学生一节课。
“现在条件好些了,绝不能因为自己的教学水平而影响孩子们的成长。”为尽快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夏畅元一边尽心尽力地教学,一边参加各种学习班。
她连续两年被评为安化县教育战线先进个人,在全县小学说课通讯赛、实践活动课教案设计竞赛、课堂教学设计比赛中多次获奖。
2009年,夏畅元被评为湖南省师德先进个人、全国模范教师。
故事四
“校长妈妈”给留守娃一个家
将军完小是一所乡村小规模寄宿制学校,教师也寄宿。
“有些孩子我可能不教他,但我们天天见。他如果哪里情绪不对,我也能第一时间看出来。”杨京华来到学校才半年左右时间,所带的班级里一共17名孩子,但学校88名孩子里面,她已经熟悉了解了近50名。
“大家该严厉的时候严厉,该关心的时候就关心。”学校总务主任龚俊宇毕业于将军完小,时任校长张其花是她的语文教师,“张老师是我们的‘校长妈妈’。”
在将军完小的13年里,张其花跑上争资、跑下串门,建好了师生宿舍楼,给了留守孩子一个家。
“张老师是我的引路人,而我现在成为了其他孩子的引路人。”在龚俊宇看来,将军完小就是所有人的家,给予每个孩子最为温暖的拥抱,教他们知识,教他们做人。
【短评】
山峰中挺立的教育脊梁
大山之中,谁是最高的山峰?
庞晓晓面对“你能不走吗”的呼唤,这位外省人毅然扎根在雪峰山脉中;龚凯中患上绝症,于生命最后两百天仍坚守讲台,用生命践行“送孩子出山”的朴素誓言;夏畅元四十年如一日,以“不耽误孩子一节课”为最高信条;张其花四处奔走,推动建成师生宿舍楼,用爱给了留守娃一个家。当庞晓晓、龚凯中、夏畅元等名字汇成一道光,其核心恰是教育家精神在艰苦环境中的顽强生长——那是对学生成长义无反顾的担当,对自我价值不倦的求索,对教育事业融入骨血的深爱。
群山环抱中的将军完小,最高峰恰恰是师者垒起的精神高峰。它所昭示的是,一个民族教育脊梁得以挺立、精神血脉得以赓续,比任何自然山脉更为不朽——因其以爱与责任塑造着一代代人灵魂的高度。
《中国教育报》2025年06月28日 第03版
作者:本报记者 阳锡叶 通讯员 曹鑫宇 陶安琪 谌曼婷
-
小区的“第二食堂”
“这是我们今天的菜单,有红烧猪蹄、土豆牛肉、回锅肉、榨菜肉丝……”8月17日下午,看到物业管家在业主群晒起了菜单,龙忠琴便知道小区的普惠食堂开饭了。她下楼叫上篮球场的3个孩子,就直奔食堂吃饭。在打菜窗口,龙忠琴端了5个菜,有荤有素,一共28元。4个人每人平均8块钱,龙忠琴对这菜价很满意。今年8月,纳
-
“多彩假期‘艺路童行’” 睢阳区文明实践活动点亮孩子快乐假期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凤虎 刘梦珂 通讯员 李松柯 余梦丽8月14日下午,商丘市睢阳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热闹非凡,由睢阳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与商丘人防曙光救援服务队联合主办的“多彩假期‘艺路童行’文明实践活动”成功举办。活动通过艺术体验、科学探索、亲子互动等形式,为孩子们打造了一个充满创意与欢乐的假
-
用“刷视频”戒断“刷短视频”?记者调查“脑视力训练”课程背后的生意经
红星新闻 “7岁男孩因长期刷短视频对学习失去兴趣”“孩子暑假刷手机记忆与深度思考弱化”……作为一名10岁孩子的家长,辽宁省沈阳市的魏先生总是在各类网络平台上看到此类内容,对此他也曾一度焦虑:“我的孩子寒暑假都在爷爷奶奶家,老人看管孩子不严,孩子经常刷手机几个小时。”但魏先生同时发现,发布此类内容的博
-
众议|跑楼小孩被叫停带来什么思考
郭秋林深圳华强北街头,一群胸前挂着收款二维码的跑楼小孩成了焦点。他们穿梭于写字楼与外卖员之间,通过“最后100米”的代配送赚点零花钱。和城市里的其他小孩不同,华强北这群抢着工作的小孩,多是附近商户的子女或务工人员子女,年龄集中在10岁至14岁,从小生活在这片人流密集、地形复杂的区域,由于对这里的地形
-
甘肃妇儿服务中心举办暑期托管班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袁鹏 发自兰州坚持公益普惠原则,优先保障困难家庭、双职工家庭等群体的托管需求。近日,为切实缓解家庭暑期“看护难”问题,甘肃省妇女儿童服务中心精心策划并启动了2025年暑期爱心托管班项目。首期托管班以“爱心相伴、快乐成长”为核心理念,聚焦儿童成长需求,开设了硬笔书法课程、少儿编程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