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误将“虞美人”当罂粟报警 民警现场开课科普
微风徐徐、天气晴朗,吴江八坼的胜地生态公园景区迎来诸多游客露营、游玩。其中,游客陈先生因一场“乌龙报警”,收获了一堂生动的禁毒科普课。
陈先生与家人在胜地生态公园游览时,偶然在公园草地上发现一株盛开的花朵,花朵外形与其曾在宣传资料中看到的罂粟十分相似,出于警惕的陈先生立即拨打了报警电话。
“就是这朵!”看到民警来到现场后,陈先生指着草地中的一株红色花朵说道。面对游客的疑问,出警民警席敏智没有丝毫懈怠,想起自己曾学习过辨别罂粟的专业知识,便从花朵的形态、颜色,到植株的整体结构都进行了认真观察和分析。最终,民警席敏智确认这些花朵并非毒品原植物罂粟,而是同属罂粟科的虞美人。
“我在网上搜了下,它和罂粟真的很相似。”听到民警说这株花朵并非是罂粟而是虞美人后,陈先生不放心地表达了自己的疑惑。

“虞美人和罂粟同属罂粟科,外观上有一定相似之处,但是也很好区别。你看,这株花茎秆上有很多绒毛,而罂粟花的茎秆是没有毛的。还有,罂粟花的蒴果是朝上的,而这株花的蒴果是朝下的,而且罂粟花的花朵有着丝绸般的光泽,这朵花并没有这样的特征,可以确认这朵花并不是罂粟。”民警席敏智耐心地为陈先生讲解两者的区别。

陈先生听得津津有味,不仅解了心中疑惑,还增长了知识,更对民警的专业能力和耐心讲解表示了认可和感谢。
最后,民警也对游客陈先生这种警惕性高、及时报警的行为给予了表扬,表示他的行为是对社会安全负责的表现。
警方提示:我国法律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非法种植罂粟等毒品原植物。广大市民在日常生活中,若发现疑似罂粟的植物,应保持警惕,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共同营造无毒、和谐的社会环境。如对植物辨识存在疑问,也可向相关部门咨询,避免因误认引发不必要的担忧。
《零距离》记者 | 李芙蓉
编辑 | 李国政
-
游客误将“虞美人”当罂粟报警 民警现场开课科普
微风徐徐、天气晴朗,吴江八坼的胜地生态公园景区迎来诸多游客露营、游玩。其中,游客陈先生因一场“乌龙报警”,收获了一堂生动的禁毒科普课。陈先生与家人在胜地生态公园游览时,偶然在公园草地上发现一株盛开的花朵,花朵外形与其曾在宣传资料中看到的罂粟十分相似,出于警惕的陈先生立即拨打了报警电话。“就是这朵!”
-
工业遗存改造催生京津冀文旅新地标
炼钢高炉变身科幻体验馆,运料通廊改造为极限运动场,工业厂房里开出网红餐厅……北京首钢园不断改造和利用工业遗产,推动园区从“工业锈带”向“城市秀场”华丽转变。近日印发的《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提出,鼓励以市场化方式推动老旧厂区更新改造,加强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盘活利用闲置低效厂区、厂房和设施,
-
“线上+线下”齐发力 反诈宣传广覆盖
连日来,公安晋源分局义井派出所组织全体社区民辅警开展全方位反诈集中宣传行动,通过“线上+线下”联动模式,对辖区25个社区、51个小区、5家银行、8个快递站点、220个业主群进行全方位反诈宣传,全力守护群众财产安全。线下深耕,筑牢反诈“防护墙”。派出所民警联合社区工作人员开展“敲门行动”,深入住户家中
-
为期10天!40位外籍游客组团自驾深度游云南
5月8日,来自新加坡和澳大利亚的40余位外国游客,驾驶22辆坦克300从昆明启程,前往大理、丽江、香格里拉、德钦、怒江等地,开启了为期10天的“秘境云南,三江并流自驾”之旅,旅行里程预计超2000公里。“我们听说云南的风景很漂亮,一直很向往,所以这次约了很多新加坡的朋友一起来云南自驾。”来自新加坡的
-
蛇年蛇月蛇出没!广东多个公园景区惊现“小辣条”,专家紧急提醒
每年五月起,华南地区开启闷热潮湿模式,隐藏在山林草泽间的“小辣条”们便蠢蠢欲动。近期,广东多个景区、公园频现蛇踪,令不少“幸运”的游客直冒冷汗。对此,有公园提醒游客勿入草深林密的区域。华南植物园蛇出没!园方回应5月5日,市民李先生前往华南植物园游玩,被一株苏铁植物吸引。不料就在近距离观赏时,竟发现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