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 携手共创美好未来
作者:蓝建学(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研究所所长)
4月14日至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对越南、马来西亚、柬埔寨三国进行国事访问,对新阶段中国推进同上述三国以及中国-东盟整体关系的发展意义非凡,彰显了中国持续深耕周边关系、聚焦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坚定维护全球多边贸易体系的定力与决心。
全面深化多领域务实合作
习近平主席此访越南正值中越建交75周年,有力赓续了两国老一辈领导人亲手缔造并精心培育的“越中情谊深,同志加兄弟”传统友谊。在两国联合声明中,中方强调坚持对越友好政策,始终把越南视为周边外交的优先方向。越方重申始终把发展对华关系视为越南独立自主、全方位、多样化对外政策的一贯主张、客观要求和头等优先。这是双方的战略选择。双方领导人还共同见证了中越签署的45份双边合作文本展示,涵盖互联互通、人工智能、海关检验检疫、农产品贸易、文化和体育、民生、人力资源开发、媒体等领域,为新阶段中越全面务实合作注入强劲动能。
习近平主席时隔12年再访马来西亚,中马一致认为两国是世代友好的亲密邻居、携手发展的真诚伙伴、情同手足的知心朋友、共促和平的重要力量,珍视两国以心相交、以诚相待、以义为持、以和为贵的共同价值追求。访问期间,习近平主席同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共同见证中马双方交换30多份双边合作文本,涵盖三大全球倡议合作、数字经济、服务贸易、“两国双园”升级、联合实验室、人工智能、铁路、知识产权、农产品输华等领域。马来西亚是2025年东盟轮值主席国,中马此轮密切互动不仅推动中马双边命运共同体建设迈上新台阶,合力开启两国关系新的黄金50年,也助推中国-东盟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提质升级,对维护亚太地区和平稳定、促推全球南方团结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柬埔寨是中国传统友好邻邦和铁杆朋友,习近平主席时隔9年再次访柬,巩固两国初心如磐、成色十足的铁杆友谊,携手做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的先行者和示范者,共同推动新时代中柬命运共同体建设行稳致远。访问期间,双方交换了30多份双边合作文本,涵盖产供链合作、人工智能、发展援助等领域,巩固双方政治互信与人文纽带,焕发传统友谊的活力。
推动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主席对三国国事访问,是今年4月8日至9日中央周边工作会议圆满召开后中国面向周边的首次重大外交行动,向周边邻国乃至整个国际社会释放了中国高度重视、持续深耕周边外交的强烈信号,并为下阶段聚焦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努力开创周边外交工作新局提供了强有力的战略指引。
中央周边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周边是实现发展繁荣的重要基础、维护国家安全的重点、运筹外交全局的首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键。当前,我国同周边关系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时期,同时也进入周边格局和世界变局深度联动的重要阶段。中国将秉持睦邻、安邻、富邻、亲诚惠容、命运与共的理念方针,始终将周边外交置于外交全局的首要位置,而东盟又是中国周边外交的优先方向。值得提及的是,中央周边工作会议强调,我国发展同周边关系要以建设和平、安宁、繁荣、美丽、友好“五大家园”为共同愿景。而“五大家园”理念正是2021年习近平主席在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纪念峰会上提出的,充分表明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成功合作实践示范带动了新时期中国与整个周边地区关系的发展。
习近平主席此次出访期间,中越两国就继续深化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推进具有战略意义的中越命运共同体建设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达成重要共识;中马双方一致同意构建高水平战略性中马命运共同体,更好助力两国现代化进程,共同促进地区和世界繁荣稳定;中柬领导人一致同意携手构建新时代全天候中柬命运共同体,加强在东盟、澜湄合作等框架内协调和合作,共同维护本地区来之不易的和平发展局面,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中国与越、马、柬三国加速推进双边命运共同体建设,有利于增强政治互信,深化务实合作,维护地区安全稳定,促进人文交流,为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提供示范,带动更多周边国家参与,提升区域整体凝聚力与发展活力,有力支撑和推动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进程。
携手维护全球多边贸易体系
习近平主席访问越、马、柬三国,正值美国政府对包括中、越、马、柬等在内的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挥舞所谓“对等关税”大棒。访问期间,四国领导人均认为,在单边主义引发世界局势动荡、多边贸易体系受到冲击的形势下,中国与东盟国家要共同打造安全稳定的产供链,推动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尽快签署和实施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升级议定书,以开放包容、团结合作抵制“脱钩断链”“小院高墙”和滥征关税做法,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的亚洲价值观回应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以亚洲的稳定性和确定性应对世界的不稳定和不确定。
诚如习近平主席在越南媒体《人民报》发表的署名文章所言,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面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中国经济迎难而上,2024年实现5%的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继续成为世界经济重要引擎。中国新能源产业、人工智能和动画影视全球瞩目。中国将坚持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为世界提供更多机遇,以自身高质量发展助推各国共同发展。
国际舆论普遍高度评价习近平主席此访,认为当前形势下东盟与中国紧密合作的必要性更加凸显。泰国朱拉隆功大学教授提迪南·蓬素提拉认为:“现在是做美国盟友的最糟糕时机,美国在短期内可以肆意这样做,各国将不得不做出让步。但从中期和长期来看,它正在与伙伴国疏远,此时东盟要强化与非美国力量的合作。”新加坡尤索夫伊萨东南亚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贾扬特·梅农评论认为,“美国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正在迫使各国考虑去风险,这一风险不是来自中国,而恰恰来自美国”。
针对美国政府利用关税谈判向东盟施压、迫使东盟在中美之间选边站队的做法,近期东盟紧急召开了经济部长特别会议,明确表示东盟作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对美国近期实施的单边关税政策深感担忧,认为这带来了不确定性,并将给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以及全球贸易格局带来重大挑战;东盟将坚定不移地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在全球挑战中抓住机遇,维护可预测、透明、非歧视、公平、包容和开放的区域经济环境,为区域贸易和发展的增长奠定基础。除利用“东盟+3”机制深化经济领域合作外,东盟国家还讨论更新与中国和印度的相关贸易协定。在全球多边贸易体系遭到沉重打击之际,东盟学者普遍认为,东盟国家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和《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框架下的强化区域合作的重要性显著抬升。
习近平主席此次东南亚之行,占据天时、地利、人和因素,在动荡不定的国际大背景下,向国际社会凸显中国是维护地区和全球稳定繁荣的可靠、负责任的力量。中国将持续以建设和平、安宁、繁荣、美丽、友好“五大家园”为共同愿景,以睦邻、安邻、富邻、亲诚惠容、命运与共为理念方针,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的亚洲价值观为基本遵循,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主要平台,以安危与共、求同存异、对话协商的亚洲安全模式为战略支撑,携手包括东盟国家在内的所有周边国家,共守和平、共谋发展、共创繁荣,为变乱交织的世界注入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聚焦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
《光明日报》(2025年04月19日 08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
苏州马拉松不文明行为处理情况通报
10人被禁赛3年!中国田协就苏马不文明行为作出处罚中国田径协会24日发布了关于2025苏州马拉松处理情况的通报,对比赛期间出现不文明行为的10名参赛者处以3年内禁止参加中国田协任何路跑赛事的处罚,并取消2026年苏州马拉松申请中国田径协会认证资格。出现不文明行为的10名参赛者禁赛处罚期为2025年3
-
中美经贸关系:单边主义不合潮流 合作互利方为正道
美国滥施关税,无异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卢重光绘近日,美方多次声称在对华经贸关系中“吃了大亏”,以此作为对中国产品全面加征高额关税的理由之一。此类言论在美舆论中虽不新鲜,却反映出美国国内某些政客仍试图以偏激言辞重塑舆论,为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寻找借口。然而,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来看,中美经济高度互补,合作
-
官方通报“马拉松多人随地小便”事件:10人禁赛3年
针对“多名跑者在中学门口前小便”一事,今天(4月24日),记者从中国田径协会获悉,该协会对10名随地便溺的参赛者处以3年内禁止参加中国田协任何路跑赛事的处罚,并取消2026年苏州马拉松申请中国田径协会认证资格。同日,苏州市田径运动协会也发布声明称,对相关处理意见坚决支持、拥护并严格执行。网友举报多名
-
中国海警登临铁线礁,展示五星红旗
在我国管辖海域开展巡航、警戒,值守重点岛礁,预防、制止、排除危害国家主权、安全和海洋权益的行为是中国海警的神圣职责。《环球时报》记者近日获取的一组独家照片显示,今年4月中旬,中国海警在南海铁线礁实施海上管控,行使主权管辖权。期间,中国海警执法员登上铁线礁开展岛礁检查,对相关非法活动进行取证。中国海警
-
习言道|中国是世界绿色发展的坚定行动派、重要贡献者
4月2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气候和公正转型领导人视频峰会发表致辞。习近平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