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贩子迷晕小学生装在麻布口袋藏楼顶?四川警方辟谣:作文写偏了,不敢去学校
3月17日,一条消息在网上传播:“四川西充县城,人贩子将一名小学生迷晕后,用麻布口袋装起扛上楼顶,再没找着的话就被弄跑了。”3月18日,四川省南充市西充警方对该消息进行辟谣,原来,这名孩子语文考试作文写偏,不敢上学,怕被家长责备编造了“被人迷晕”。

3月17日,在网络平台以及微信群、朋友圈疯传着一个视频,称“南充市西充县某小学一学生被人贩子迷晕后,用麻布口袋盖住扔在楼顶上,连警方都出动了”。这则消息被大肆转发,大家议论纷纷、信以为真。
原来是西充县城一名六年级小学生,早上7点多出门上学,却一直没有到校。上午10点多,女孩的爷爷报案。警方第一时间介入处置,很快在一个小区里找到了这名“失联”的小女孩。面对爷爷的质问,小女孩谎称有人把自己迷晕,被带到这个小区的楼顶来了。
真有人迷晕小女孩?警方将爷孙俩带到派出所进一步询问,小女孩坦白了事情的真相。原来是小女孩语文考试作文写偏了,不敢到校,上学路上随意进了一个小区,没想到爷爷报警了。
小女孩自行出走,而且很快就找到了。“本就小事一桩,没想到还要专门辟谣。”西充警方告诉记者,小女孩找到后,他们本以为事情就过去了,没想到网络上却热闹起来。“网上也没拍到什么视频,就几行文字,配了一个街面找人的镜头,加之小女生的‘自导自演’,谣言就这样出来了。”

一件小事,为何会出谣言?警方表示,一些网民是故意蹭流量,另一些网民是不加思考,随意转发。警方提醒,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为吸“流量”、博“眼球”发布虚假信息,夸大事实进行造谣、刻意捏造事实抹黑等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造成严重后果的,还将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希望广大网民积极抵制网络谣言,做到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保持冷静和理性,谨防“流量收割”,共同维护清朗网络空间。
来源:四川互联网举报辟谣平台、封面新闻
-
作案细节曝光!中国商人在菲律宾被绑架,12名嫌犯落网
当地时间7月13日,菲律宾国家警察局(PNP)反绑架特工在八打雁省成功解救了一名被绑架的中国商人,并逮捕了12名嫌疑人,其中包括6名外国人。菲律宾国家警察局局长尼古拉斯·托雷三世表示,反绑架大队(AKG)在确认商人在帕拉纳克市遭绑架后,立即展开了调查。受害者在被绑架后,被转移至嫌疑人在八打雁的一个安
-
“网络身份证”来了!申领方法、应用场景戳——
“网络身份证”来了!公安部、国家网信办等6部门联合公布的《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管理办法》已于7月15日起开始正式施行。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平台以法定身份证件信息为基础,以网号、网证、网络身份应用标识为呈现方式,既能证明身份,又能避免个人信息泄露。今后,在网购、办理业务等要用到实名信息场景中,
-
悉尼一手持砍刀男子在购物中心遭警方击毙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悉尼7月12日电 当地时间12日下午,一手持砍刀的男子在澳大利亚悉尼西部一购物中心遭警方开枪击毙。据澳大利亚广播公司报道,新南威尔士州警方称,当天下午3点15分左右,警方接到报警称,两伙人发生斗殴,并赶往位于悉尼西部的西田购物中心一处停车场。报道称,一手持砍刀的20多岁男子冲
-
警惕混淆概念、隐瞒实际成本等虚假宣传
本报北京7月10日电(记者刘小燕)近期,一些不法机构或平台通过混淆概念、不实承诺、隐瞒风险等虚假宣传手段,诱导消费者办理网络贷款,不仅给消费者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还可能使消费者陷入法律纠纷。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局今天发布风险提示,提醒广大群众警惕虚假宣传诱导网络贷款的风险,提高风险
-
今日辟谣(2025年7月8日)
来源/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2025年7月8日辟 谣杭州地铁辟谣“充电宝引发车厢冒烟”详情:7月7日早高峰时段,浙江杭州地铁3号线一车厢突发冒烟情况,不少乘客捂住口鼻跑下车厢,网传“疑似充电宝爆了”,引发关注。对此,杭州地铁回应表示,7月7日早上7:37分,杭州地铁3号线从星桥开往吴山前村方向,列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