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快看】陇上江南发出“双请柬”:乡野有风景亦有“钱”景
原标题:陇上江南发出“双请柬”:乡野有风景亦有“钱”景
中新网兰州4月14日电 (艾庆龙 高展)14日,甘肃陇南多位官员于兰州推介文旅。此次发布会的一大亮点,便是陇南向外界发出极具吸引力的“双请柬”。除邀客来陇南旅游外,还邀请创业者投身当地文旅行业。
作为甘肃唯一全境属长江流域的陇南,依托美丽乡村拓展乡村休闲游,旅游资源普查单体总量、4A级以上景区数量居甘肃首位。陇南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唐进军介绍说,2024年,陇南乡村旅游热度飙升,接待游客数量接近该市旅游接待总人数的三分之二。
“乡村游是陇南旅游的魅力所在,也是潜力所在。”唐进军说,目前,陇南建成国家等级旅游民宿13家,数量居甘肃第一。此外,还入选被誉为国内民宿品牌“奥斯卡”的黑松露奖,被评为“年度最具投资潜力目的地”。两当云屏成功创建甘肃首个国际慢城……
以陇南武都区为例,武都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苏骏平说,该区以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万象洞为依托,将姚寨沟、千坝草原、橄榄新城等旅游板块串珠成线、连线成面,着力打造集溶洞景观、高山草原、生态山水、民俗文化于一体的文旅康养综合体。
此外,陇南还整合跨省资源,牵头成立甘陕川毗邻地区(九寨沟—武都)文旅环线战略联盟,推出“三日游三省”精品线路,联动打造旅游大环线。2021年以来该市文旅企业增加85家,总量达到190家。

2025年3月,川金丝猴在甘肃陇南市武都区裕河自然保护区觅食。(资料图)高展 摄
在邀客创业方面,今年,陇南为推动微短剧与旅游业相结合,从多方面补贴奖励其发展,如市级预算1000万元用于奖励补贴微短剧产业市场主体;又如引导社会资本成立产业投资基金,与相关银行开发小额融资担保贷款,为微短剧企业提供1亿元的资金支持和金融扶持。
陇南还推行“文旅康养创客计划”,加强政校企合作,定向培养文旅策划师、中医理疗师、康养指导师、文创设计师等紧缺人才。(完)
-
喜迎75华诞 展示民族风采 西北民族大学第60届运动会在榆中校区开幕
中国甘肃网4月25日讯据兰州晚报报道 4月24日上午,西北民族大学第60届运动会暨第三届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开幕式在榆中校区举行。开幕式表演寓教于乐,润物无声。万余名师生共襄盛会,展现民族团结风采。据了解,西北民族大学自1950年建校之初就非常重视体育工作,并在1954年举办了第一届运动会。另外,今年
-
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邓涛:鲁企走进甘肃成果丰硕 携手共促经济高质量发展
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邓涛:鲁企走进甘肃成果丰硕 携手共促经济高质量发展
-
连续举办多届,文旅大会的变与不变
□ 本报记者 王鹤颖四月的齐鲁大地,阳光和煦,繁花似锦,与一场春日里的文旅盛会——2025山东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撞了个满怀。自2020年起,山东每年高规格举办以文旅为主题的大会。几年间,大会“走”过了济南、烟台、济宁、青岛、临沂5座城市,不仅提振了当地文旅消费、展现了文旅业态新成果,更成为激发
-
华亭神峪乡:芦笋抢“鲜”上市
谷雨过后,夏意渐浓,华亭市神峪乡蔬菜种植基地的芦笋迎来丰收季。走进神峪乡芦笋种植基地,一株株翠绿的芦笋破土而出,村民们正忙着采摘、分拣、装箱,田间地头洋溢着收获的喜悦。近年来,华亭市神峪乡立足本地资源优势,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通过“公司+基地+村集体+农户”的运营模式大力发展蔬菜种植产业。该产业不
-
河南省拟聚焦6大集群培育18条产业链 力推“农业大省”迈向“产业高地”
在通许,一颗红薯“链”出几十亿元的酸辣粉大产业;在正阳,花生演绎“七十二变”,重塑产业链价值曲线;在灵宝,苹果沿着电商搭建的云端通道卖向全球……乡村全面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河南不仅是粮食生产大省,也是油料、果蔬等重要农产品生产大省,农副产品资源丰富。那么,如何让资源变优势,助力河南省实现从“农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