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用的什么法律
法院在审理不同类型案件时,依据的法律也有所不同。以下是法院在审理案件时主要依据的法律:
刑事案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民事案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确认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制裁民事违法行为,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顺利进行。
《民法通则》、《合同法》、《婚姻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公司法》、《保险法》、《海商法》、《证券法》、《票据法》、《商标法》、《专利法》、《房地产管理法》等民事、商事法律规范:在实体上主要适用的法律规范。
行政案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以法律和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为依据,参照行政规章。
法律和行政法规:适用于所有行政案件。
地方性法规: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的行政案件。
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适用于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案件。
其他法律渊源
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地方性法规:由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由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规章:包括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
习惯、判例、政策:作为非正式的法律渊源。
综上所述,法院在审理案件时,会根据案件的性质和类型,依据相应的法律、法规和规章进行裁判。刑事案件依据《刑事诉讼法》,民事案件依据《民事诉讼法》及相关民事法律规范,行政案件依据《行政诉讼法》及相关法律规范,同时还会参考宪法、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以及规章等非正式法律渊源。
-
走访企业“听心声”,司法助企“零距离”
岳阳晚报4月17日讯(全媒体记者 袁硕望 通讯员 刘璇)为进一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增强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意识,助力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近日,临湘市人民法院忠防法庭庭长贺伦明一行主动延伸司法服务职能,深入辖区部分企业走访调研。众人先后走访了湖南新桃矿工贸有限公司“火车工业遗址”和湖南三省旅游发展有限公
-
5月10日起开始施行→
“登记结婚不再需要户口本啦!”4月9日,新修订的《婚姻登记条例》公布,自2025年5月10日起施行。《婚姻登记条例》自5月10日起施行4月9日,《婚姻登记条例》公布,自2025年5月10日起施行。条例修订的主要内容包含三个方面:一是增加婚姻家庭服务工作内容;二是实行婚姻登记“全国通办”,深化婚姻登记
-
《河南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中原网讯(郑报全媒体记者 袁帅)4月13日,记者从省政府法制办获悉,我省发布《河南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可在5月8日前,登录河南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法规规章草案意见征集系统提出意见建议。在优化营商环境中成绩显著将给予表彰和奖励《条例》要求,各级国家机关及其
-
新修订《婚姻登记条例》自5月10日起施行
4月9日,新修订的《婚姻登记条例》公布,自2025年5月10日起施行。条例全文共6章28条,包括“总则”“结婚登记”“离婚登记”“婚姻登记档案管理”“法律责任”“附则”等内容。条例修订的主要内容包含三个方面:一是增加婚姻家庭服务工作内容,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加强综合性婚姻家庭服务指导工作和婚姻家
-
国安知多D|香港律政司司长林定国:美国制裁实为“跨境镇压”,难阻维护国安决心
香港律政司司长林定国:美国制裁实为“跨境镇压”,难阻维护国安决心日前,美国国务院发布2025年“香港政策法报告”,并宣布对六名中央政府驻港机构和香港特区政府官员实施制裁,其中包括香港特区政府律政司司长林定国。在接受GDToday访问时,林定国强调,香港特区政府在维护国家安全方面的所有措施均严格依法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