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决什么
判决是指 人民法院通过对民事案件的审理,在对案件的事实依法定程序进行了全面审查的基础上,依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双方当事人之间的实体问题所作的结论性的判定。具体来说,判决包括以下几层含义:
判决的主体:
由人民法院作出,体现了司法权威和法律效力。
判决的对象:
针对民事案件的实体问题,涉及双方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判决的依据:
基于法律、法规的规定,确保判决的合法性和正当性。
判决的程序:
必须依法定程序进行,确保审判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判决的效力:
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判决内容,否则将面临法律追究。
此外,判决与裁定不同,裁定多由仲裁机构作出,用于解决程序性问题,而判决是法院对案件最终审判结果的确定,具有更高的法律效力。
综上所述,判决是人民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过程中,依法作出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结论性判定,是司法程序的重要组成部分。
-
包头一地法院判了!宠物犬咬伤邻居……
近年来随着爱宠养宠人士的增多养犬伤人事件频发近日,九原区人民法院执行局执结一起宠物犬伤人案基本案情杨某与孟某某系某小区住户,二人比邻而居,某日午后,杨某带着儿子在小区遛弯时,恰巧路遇孟某遛狗,途中孟某的宠物犬突然扑向杨某将其咬伤并在蹦跳过程中划伤杨某之子。随后杨某与其子到附近医院诊治,注射狂犬疫苗。
-
走访企业“听心声”,司法助企“零距离”
岳阳晚报4月17日讯(全媒体记者 袁硕望 通讯员 刘璇)为进一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增强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意识,助力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近日,临湘市人民法院忠防法庭庭长贺伦明一行主动延伸司法服务职能,深入辖区部分企业走访调研。众人先后走访了湖南新桃矿工贸有限公司“火车工业遗址”和湖南三省旅游发展有限公
-
最高法:2024年执行工作实现“三升三降” 信用修复人次上升
央视新闻法院执行工作关乎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兑现,记者从最高人民法院昨天(7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去年全国法院共执结911.82万件执行案件,执行到位金额超过2万亿元,去年失信名单人数十年来首次下降。最高法介绍,2024年执行整体工作历史性地实现了“三升三降”,即执行到位率、执行到位金额及信用
-
国安知多D|香港律政司司长林定国:美国制裁实为“跨境镇压”,难阻维护国安决心
香港律政司司长林定国:美国制裁实为“跨境镇压”,难阻维护国安决心日前,美国国务院发布2025年“香港政策法报告”,并宣布对六名中央政府驻港机构和香港特区政府官员实施制裁,其中包括香港特区政府律政司司长林定国。在接受GDToday访问时,林定国强调,香港特区政府在维护国家安全方面的所有措施均严格依法进
-
特朗普宣布将再给予TikTok“不卖就禁用”法律75天宽限期
美国总统特朗普4日在社交媒体上宣布,他将签署行政令,再次给予TikTok“不卖就禁用”法律75天宽限期。 特朗普表示,其政府一直在努力推动一项协议以“挽救TikTok”,并“已经取得重大进展”,但达成协议还需要“更多的工作”。 2024年4月,时任美国总统拜登签署一项国会两院通过的“不卖就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