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
深圳启动第34个全国税收宣传月,推动建设一流税收营商环境;天津经开区发布首份绿色营商环境报告;吉林省实施28项重点举措优化营商环境……近期,不少地区因地制宜出台一系列举措,推动法治化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升级。
一直以来,我国统筹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法律服务等各环节,一体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依法保护经营主体合法权益,推出更多“高效办成一件事”的好做法,并形成可复制的制度经验。我国的法律制度体系持续健全,经营主体数量不断增长,涉企行政行为越发规范,企业满意度有力提升,市场信心大幅提振,国际步伐大大加快,营商环境在全球的排名不断提升。北京的“接诉即办”、上海的涉外法律服务创新举措、浙江的“最多跑一次”以及黑龙江在全国范围内首创的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与省高级人民法院“一站式”解纷新模式等,都在持续提振市场信心、激发市场活力。
在政策方面,《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自由贸易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等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通过持续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筑牢了法治基础。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新增了针对“新官不理旧账”等破坏营商环境行为的处分规定,防止领导干部以班子换届、岗位调整等为借口,对遗留问题视而不见、久拖不决,督促领导干部做矛盾问题的“解铃人”,大大纾解了企业的后顾之忧。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持续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如何进一步坚持以法治为引领,完善法治化营商环境顶层设计,成为重要任务。
也要看到,在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事中事后监管体系亟待完善,部分领域存在“一刀切”执法、运动式执法、过度执法现象,公共法律服务资源配置不均衡等短板弱项。对此,应突出问题导向、目标意识,以钉钉子精神紧抓落实,用心用情聚力建设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经营主体满意、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升级版”法治化营商环境。
一方面,加强有效制度供给,提升政府服务质效。要聚焦改革急需、经营主体期盼,坚持立改废释纂并举,注重制度的衔接性、稳定性和一致性,加强制度供给的精准性、精细化,探索区域协同立法。法治化营商环境应当是“有求必应”和“无事不扰”的有机结合,应以法治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政府部门不能越位,不能当“千手观音”,必须做好放与管的“加减法”。完善行政处罚等领域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严格执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建立入企检查登记制度,规范涉企行政执法行为。深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制度,健全“预防为主、轻微免罚、重违严惩、过罚相当、事后回访”的服务型执法模式。
另一方面,严格公正司法,诚信守法。进一步落实平等保护要求,依法保护经营主体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保障涉案经营主体诉讼权利。防止和纠正利用刑事手段干预经济纠纷,规范“查冻扣”等涉产权强制性措施,健全冤假错案的有效防范和常态化纠正机制。健全政务信用记录,进一步加大政务失信案件协调力度,完善诚信履约机制和政务诚信诉讼执行协调机制。推广政府合同履约监督管理平台,防范化解合同履约风险,重点整治“新官不理旧账”等政务失信问题。完善守信践诺和失信惩戒机制,加强诚实守信法治教育,深化涉企法治宣传。紧盯失信问题易发多发领域,常态化开展“法律进企业”活动,常态化推送涉经营主体法律法规、重大政策及营商环境指导性案例,引导经营主体恪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依法经营、公平竞争。
此外,提高法律服务质量。搭建线上线下一体化公共法律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免费或低成本法律咨询、文书起草审查、纠纷调解等服务。完善“数智赋能”服务体系,让经营主体少跑腿、数据多跑路。健全法律风险预警与防范机制,依托智能算法模型分析企业常见法律风险,及时向企业推送预警信息与合规指引,促进形成公平竞争的良好氛围。(作者:陈 宏 刘晨浩 来源:经济日报)
-
中国—泰国海关“经认证的经营者”(AEO)互认安排8月1日起实施
海关总署今天发布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和泰王国海关署关于中国海关企业信用管理制度与泰国海关“经认证的经营者”制度互认的安排》将自2025年8月1日起正式实施。根据《互认安排》规定,中国海关、泰国海关相互认可对方的“经认证的经营者”(AEO),泰国海关认可中国海关高级认证企业为互认的AEO企业
-
印度恢复种姓普查
近百年来,印度将首次在人口普查中要求民众申报种姓。6月初,印度内政部宣布将在2027年3月前完成新一轮全国人口普查,并同步进行种姓普查。据印媒报道,印度上一次成功进行种姓普查,还是在1931年的英印统治时期。尽管印度《铸币报》称,种姓普查旨在了解印度的种姓分布及各个种姓民众的社会、经济和教育情况,但
-
科创板开市满六周年,从改革“试验田”迈向科创“新高地”
2025年7月22日,科创板开市满六周年,不仅使科技企业获得了资本市场“活水”的精准滴灌,也为投资者分享中国“硬科技”红利创造了机会。六年前,科创板应时代之需而生,承载着推动科技创新与资本市场深度融合的使命。六年后,科创板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589家企业上市,总市值超7万亿元,其中超八成
-
钉钉第三次转向
“飞书多维表格比钉钉领先至少12个月。”今年7月,飞书CEO谢欣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已经很久没有一位掌门人如此点名道姓、简单直白地宣称自家产品领先竞争对手。他更是暗讽钉钉的AI功能:“如果你的办公工具主要不是在创作,而是在打卡,那一年的沉淀可能是1000万次的打卡数据,那大概率AI能帮你预测的是,明
-
大增318%,中资券商忙起来了
今年以来,港股市场IPO迎来热潮。Wind数据统计显示,2025年上半年港股一级市场股权融资(包含IPO与再融资)金额为2,504亿港元,较去年同期融资金额598亿港元大幅上升318%。显著的活跃态势,吸引着企业加速布局港股市场。其中不乏A股上市企业,宁德时代、恒瑞医药、海天味业等40余家行业龙头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