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光与华彩间的陶瓷大观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王晶
唐三彩的三彩是特定的三种颜色吗?梁庄王墓出土的梅瓶、高足杯等为何是明代瓷器“黑暗期”的标准器?湖北无本地名窑,为何各地窑口的瓷器都能在湖北见到?走进湖北省博物馆馆藏历代陶瓷展,可以寻得答案。
虽然“陶瓷”是一个现代汉语词汇,但陶和瓷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物质。4月中旬,湖北省博物馆藏品保管部主任蔡路武在展厅接受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采访时说:“陶、瓷两者同为以天然黏土矿物为原料,经加工成器烧制而成,但无论是黏土品种、工艺步骤以及烧成温度都截然不同。”作为策展人,他在展厅里以简明的表格说明陶瓷之别:陶器的主要原料为陶土,瓷器的主要原料为瓷土,两者耐火性的不同决定了陶与瓷在制作工艺和品质上的不同。一件陶器不会因为烧制温度提高就变成了瓷器,而瓷器也不会因为烧制温度不够就变成了陶器。
陶窑炉火闪烁于文明曙光开启时

陶塑动物 新石器时期石家河文化
走进展厅,最先吸引游客的是一个微缩的动物世界:猪、羊、鸟、鸡、狗、象、貘等陶塑动物。“它们来自天门市石家河邓家湾遗址,新石器时期的石家河文化陶塑常有陶人及动物形象的捏塑造型。邓家湾遗址中发现上万件陶塑动物,可能是大规模宗教祭祀用品。动物陶塑反映了当时地理环境、文化交流及动物崇拜观念等信息。”蔡路武介绍说,石家河文化存在于约公元前3000一前1900年,是长江中游文明曙光开启的时刻。

彩绘髹漆陶壶 西汉
汉代出现了低温铅釉陶等品类,髹漆陶器更是别具一格。展厅里有一件西汉时期的彩绘髹漆陶壶,出土于襄阳市擂鼓台1号墓。壶身髹黑漆,隐约可见红白彩色花纹。蔡路武介绍,秦汉时期,青铜文化衰落,髹漆酒具逐步代替青铜酒具,但多继承了青铜酒器的形制。

三彩骆驼唐

陶灶及吹火俑隋
“唐三彩也是陶器,是唐代低温彩色铅釉陶的通称。唐三彩,多为随葬明器。三彩即多彩之意,包括黄、绿、白、褐、蓝、黑等多种色彩,其中黄、白、绿三色最为常见。”蔡路武说,省博馆藏唐三彩多来自河南窑口。

彩绘骑马仪仗陶俑 唐
上世纪50年代,武昌发现百余座隋唐墓葬,出土了数量庞大的陶器,涵盖生活用器,文官俑、武士俑、仕女俑等陶俑,鸡、鸭、猪、狗、牛、羊等陶塑动物,模型明器以及各式镇墓兽等品类,造型多样,栩栩如生,具有高超的艺术性。这些陶器多为本地产品,亦有湖南、江西、陕西等邻近省份的产品。
宋元之后,陶器逐渐被瓷器替代。明清以来,汉川马口窑、麻城蔡家山窑、蕲春管窑的陶器以朴实厚重的器型及刻划花工艺为特色,乡土生活气息浓厚。
荆楚陶雅,通过展示历代多样的器物和纷繁的造型,既体现了当时先民的生产生活,更是映照了先民的造型艺术、装饰艺术和审美观念。
“镇馆之宝”和它的朋友们
走进陶瓷展厅的游客基本都奔着一个目标去——省博“镇馆之宝”之一,元青花四爱图梅瓶,这件文物出土于钟祥的郢靖王墓。蔡路武介绍,目前存世的元青花瓷完整器物有400余件,中国大陆地区有百余件。“元代青花瓷的出现改变了瓷器以单色釉为主的局面,彩瓷日渐盛行。我们馆馆藏元明时期瓷器以明代藩王墓出土的青花、彩瓷、单色釉瓷为主。”

青花四爱图梅瓶元
青花瓷的青来自哪里呢?“元青花的蓝色发色剂为氧化钴,其原料主要来自波斯地区的苏麻离青矿料。国内也有钴土矿,两者因矿物成分有差异,进口料会呈现独特的靛蓝偏紫色调。”蔡路武说,元青花完整器物的稀有性,使其成为陶瓷史上的璀璨明珠。这颗明珠为研究14世纪欧亚大陆物质文化交流提供了珍贵物证。
湖北无名窑名瓷,但国内各地窑口的瓷器在湖北均有出土和流传,越窑、定窑、龙泉窑、岳州窑、长沙窑、洪州窑、建窑、耀州窑、吉州窑、景德镇窑、德化窑等出品,在湖北省博物馆均有展示。

青釉人顶灯三国

青釉莲花尊 南北朝南朝
蔡路武说:“湖北地处长江中游,交通便利,周边又多有名窑,因此历史上各地窑口的瓷器多有发现。湖北出土了商周时期的原始瓷和汉代的成熟青瓷,其产地应为长江中下游地区。魏晋南北朝青瓷一统天下,湖北出土大量青瓷,以鄂州最多。隋唐时期瓷业形成‘南青北白’格局,武昌隋唐墓出土瓷器以青瓷为主,兼有长沙窑彩瓷。宋代是瓷业发展史上的繁荣时期,江夏湖泗窑为湖北地区宋代的民间瓷窑,主要烧造青白瓷。”他推荐说,展览中三国青釉人顶灯、南朝青釉莲花尊、元青花四爱图梅瓶、元代青花龙纹梅瓶、明德化窑白釉观音像等文物均为难得一见的珍品。
梁庄王的梅瓶是“黑暗期”的标准器
明代“空白期”瓷器,或称“黑暗期”瓷器,是指15世纪明代正统、景泰、天顺三朝的瓷器。这一时期相继发生土木之变、夺门之变,政局动荡,加之景德镇水旱蝗灾、民变兵祸,致使瓷业萧条,官窑尤甚,“空白期”瓷器极少书有年款,所以难以辨识。
梁庄王墓为正统、景泰年间的纪年墓,出土的明代青花带盖梅瓶、白釉龙纹高足杯等为“空白期”标准器,可以用来比对鉴别,弥足珍贵。
彩云易散琉璃脆,世间好物不坚牢。蔡路武介绍说,梅瓶其实是带盖的,推测最初的用途是装酒,我们现在看到很多梅瓶没有盖子,是盖子丢失或损毁了。

青花龙纹高足碗配金盖 明
在梁庄王墓出土文物展厅,游客可以看到青花龙纹高足碗配有一只金盖。这只高足碗出土时,旁边伴有金盖和银托,由此可知碗、盖、托原是一套组合。金盖上有铭文“承奉司正统二年造金锺盖四两九钱”,该器名为“锺”。
高足碗、杯的风行始于元代,它适应了元代伊斯兰地区人民席地而坐的传统。有学者认为,明代瓷锺的用途有茶、酒之别。梁庄王墓出土的瓷锺银托沿袭了宋元以来的茶托形制,因此这套瓷锺应为“靶茶锺”。
陶器是人类文明的见证物,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陶器生产延绵不绝,窑火生生不息。瓷器是中国的象征,它作为中华文明的代表性元素而闻名于世。在湖北省博物馆馆藏历代陶瓷展厅,感受持续数千年的“火与土之歌”,更能感受到陶风瓷韵里文明的生命力。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
-
吉光与华彩间的陶瓷大观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王晶唐三彩的三彩是特定的三种颜色吗?梁庄王墓出土的梅瓶、高足杯等为何是明代瓷器“黑暗期”的标准器?湖北无本地名窑,为何各地窑口的瓷器都能在湖北见到?走进湖北省博物馆馆藏历代陶瓷展,可以寻得答案。虽然“陶瓷”是一个现代汉语词汇,但陶和瓷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物质。4月中旬,湖北省博物馆藏品
-
襄城“闪电服务”赢下20亿元新能源项目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汪璐通讯员 唐姗姗 刘紫瑶4月的襄城,春意盎然。在襄城经济开发区,湖北睿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项目建设现场一派繁忙:高大的钢结构厂房拔地而起,工人们正紧张地进行设备安装调试。“厂房土建完成90%,首批制氮设备入场安装,5月份完成整个设备的安装。”该公司运营总监裴斌介绍,年产5万吨磷酸
-
同一天、同一地点!一起见证跨越55年的浪漫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
-
湖北黄冈液晶产业投资基金成立 出资额5.44亿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湖北黄冈液晶产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成立,执行事务合伙人为湖北黄冈长江创投产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出资额5.44亿人民币,经营范围为创业投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创业投资基金管理服务。合伙人信息显示,该基金由黄冈高新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湖北黄冈长江创投产业基金管理有
-
王忠林与中国电建董事长丁焰章座谈 深化战略合作 共享支点建设新机遇
4月17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忠林在武汉与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丁焰章座谈交流。王忠林代表省委、省政府向丁焰章一行表示欢迎,感谢中国电建在能源、科技创新、绿色产业、基础设施等领域对湖北给予的大力支持。在简要介绍湖北近年来特别是今年一季度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后,王忠林说,当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