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为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21 06:26:00    

来源:经济日报

4月1日起,福建省将上调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后的月最低工资标准分别为2265元、2195元、2045元、1895元,平均值为2100元,各档平均值年均增幅4.03%;非全日制用工小时最低工资标准分别为23.5元、23元、21.5元、20元,各档平均值年均增幅4.1%。今年以来,新疆、四川、重庆、贵州、山西、广东等多个省份均已上调最低工资标准。

从中央到地方,更大力度增进民生福祉的鲜明信号接连释放。计划报告提出,适当加快提高最低工资标准,2025年原则上所有省份都要调整。财政部表示,今年中央财政将安排就业补助资金667.4亿元,支持各地落实就业创业扶持政策,促进充分就业,提高就业质量。根据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部署,今年我国将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适当提高退休职工养老金水平,超过3亿人受益;城乡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将提高30元,达到每人每年700元。

抓改革、促发展,最终目的都是让人民群众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享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通过完善就业优先政策、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等一系列政策举措,持续缩小收入差距、提升民生保障水平。目前,我国已拥有4亿多人的中等收入群体,硬币的另一面是中低收入群体规模依然巨大,他们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直接关系高质量发展的成色与后劲。面向未来,进一步强化宏观政策民生导向,推动更多资金资源“投资于人”、服务于民生,既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也是扩大国内需求、畅通经济循环的关键支撑。

消费是收入的函数,增加居民收入是提振消费的根本。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都把“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列为今年重点任务之首。中办、国办近日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将“城乡居民增收促进行动”放在首位,部署促进工资性收入合理增长、拓宽财产性收入渠道、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增收、扎实解决拖欠账款问题等多项工作。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要把提高中低收入群体消费能力作为重点。研究显示,中低收入群体边际消费倾向较高,其收入增长对扩大内需的拉动作用更为显著。这是因为,中低收入群体仍存在不少刚性需求有待满足,相较于高收入群体,他们通常会将新增收入的较大比例用于消费。

提高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能力,需要做好增收减负“加减法”。一方面,通过稳就业、提技能、拓渠道,夯实收入增长的基础。比如《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的实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支持计划;健全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科学合理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多措并举稳住股市,进一步丰富适合个人投资者投资的债券相关产品品种。另一方面,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是减轻负担、稳定预期的关键。当前,教育、医疗、养老等支出对不少家庭而言仍是沉重的负担,加大生育养育保障力度、提高部分学生资助补助标准、提高医疗养老保障能力等措施,不仅有助于减轻居民当期支出压力,更通过稳定预期增强了消费信心。

从长远来看,增收减负需与深化改革紧密结合。例如,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完善劳动者工资决定、合理增长、支付保障机制,完善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再分配调节机制;允许农户合法拥有的住房通过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盘活利用,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健全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等等。落实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的这些改革举措,有助于从源头提升居民消费能力,促进形成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 (作者:熊丽 来源:经济日报)

相关文章
  1. 为了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民生为大”的重庆答卷

    来源:4月23日《新华每日电讯》作者:新华每日电讯记者陈国军 张桂林 周凯 田金文  这是2024年3月25日拍摄的重庆城市景象。新华社记者王全超摄行走在山城重庆,不仅有两江环绕交汇的澎湃、轨道穿楼而过的奇景,透过大街小巷、百姓生活的不同“窗口”观察,“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的理念无处不在。看力度

    0 2025-04-23 10:16:00

  2. 重拳出击!沈阳公安交警持续整治这种违法犯罪行为!

    “轰!轰!轰!”每到夜色深沉时一些“规则漠视者”罔顾公共秩序在闹市区道路上竞速、“炸街”刚要入眠或者睡得正酣的你猛地被一阵响彻夜空的引擎咆哮声惊醒你说气愤不气愤?疯狂的驾驶刺耳的噪声危险的腾跃不仅严重扰人而且存在极大的事故隐患严重威胁市民出行安全为此沈阳公安交警再次重拳出击严厉打击“飙车炸街”违法犯

    0 2025-04-22 20:48:00

  3. 北京一季度PM2.5平均浓度同比降20.4% 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实现“开门红”

    人民网北京4月22日电 (记者李博)记者从北京市生态环境局获悉,今年一季度,北京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五大领域百余项措施全面启动、加快实施,全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30.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0.4%,为历史同期最优,优良天数79天,水环境质量总体良好,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实现“开

    0 2025-04-22 17:34:00

  4. 北京12345市民服务热线“年报”出炉!

    《2024年北京12345市民服务热线年度数据分析报告》日前出炉。去年,12345热线共受理市民反映2419.5万件,同比增加12.9%,解决率满意率双提升。其中,民生保障类与消费类问题反映量同比呈现“一降一升”。电话仍是市民反映的主渠道2024年,接诉即办工作机制持续完善,热线服务渠道持续拓展。电

    0 2025-04-20 21:26:00

  5. 港股白酒第一股,或将迎来28岁“酒二代”执行董事

    4月17日晚间,珍酒李渡公告宣布,执行董事吴光曙将于5月9日退任,同时辞任该公司授权代表及公司秘书。而吴其融被提名为为执行董事。据公告显示,现年28岁的吴其融正是珍酒李渡执行董事兼董事会主席吴向东的儿子。从吴其融的经历和履历来看,若其能成功当选执行董事,珍酒李渡或将加速公司数字化与新渠道布局。公开资

    0 2025-04-19 16: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