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5年基本建成国际航运中心,成为全国标杆!青岛交通强国建设再上新台阶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9 06:15:00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讯 4月8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青岛先行区建设方案(2025-2035年)》相关情况。市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袁海波,山东港口青岛港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邢东亮,市交通运输局市场配置促进和综合规划处处长罗浩,青岛城运控股集团总经理助理、运输管理部部长董金星,青岛地铁集团总工办主任刘泉维出席吹风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建设交通强国是党中央立足国情、着眼全局、面向未来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2022年5月,山东成为全国首个部省共建交通强国省域示范区。2024年12月,为进一步推动示范区建设再提速再提效,省委、省政府召开了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建设推进会议,正式印发实施《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建设方案(2025-2035年)》。

青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要求细化涉及青岛市事项的落实方案,为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建设贡献青岛力量。《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青岛先行区建设方案(2025-2035年)》(以下简称《建设方案》)是细化落实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建设推进会议精神及省方案有关部署的重要保证,也是青岛加快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的重要抓手,为青岛市率先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聚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2025年,《建设方案》先后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市委常委会会议研究通过。3月27日,在市委、市政府召开的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青岛先行区暨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推进会议上公开发布。《建设方案》与以往方案不同的是,突出青岛优势、引领行业发展、强调多元融合,描绘了青岛交通运输发展蓝图,首次系统性谋划交通强国青岛方案新体系,明确提出“369”战略路径;首次战略性布局未来十年青岛交通新场景,以交通运输新场景为牵引,加快新技术、新场景、新模式规模化、网络化落地;首次整体性建设城市内外交通联动新格局,加快完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标志着青岛交通强国建设再上新台阶。

《建设方案》主要包括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引领工程、组织保障等方面内容。

明确目标要求:以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青岛先行区为总目标,推动青岛交通现代化水平走在山东乃至全国前列。到2027年,初步建成开放互联、便捷顺畅、智慧创新、绿色生态、安全可靠、治理高效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成为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标杆。到2035年,基本建成现代化高质量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形成高品质出行交通圈,基本实现青岛都市圈1小时联通、省内各地2小时通达、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覆盖,构建高效快货物流圈,基本实现国内1天送达、周边国家2天送达、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达。交通基础设施质量、运输服务、智慧绿色、安全治理水平走在全国前列,基本建成国际航运中心,成为交通强国全国标杆。

打造交通运输互联互通、新质生产力发展、转型升级“三大样板”,推进先行区建设“六大任务”,实施“九大工程”,建立重点项目库。

一是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发展先行区。实施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国际航空枢纽建设、“轨道上的青岛都市圈”建设等工程。到2035年,基本建成国际航运中心和世界一流港口,建成全球航空资源配置战略节点,路网规模和服务质量显著提升,基本建成“轨道上的青岛都市圈”。

二是创建宜居幸福的现代公交都市先行区。实施国际水准公交都市建设工程,构建合理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推动公共交通引导城市发展。到2035年,全面提升青岛市公共交通服务水平、服务品质和保障能力,进一步确立公共交通在青岛城市交通中的主体地位,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美好公交出行需要,建成国内一流的公交都市。

三是构建现代高效物流体系先行区。实施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建设、青岛国际枢纽港建设等工程。到2035年,基本建成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城市,更好服务重点产业链供应链;全面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枢纽经济先行区,打造东西主轴贯通、陆海双向辐射的枢纽联动开放平台,更好服务国内国际大循环、双循环。

四是打造交通智慧引领和科技创新先行区。实施干线路网标杆建设、“四好农村路”青岛样板建设等工程。以场景牵引推动数字技术与交通的融合,积极打造交通产业新引擎,构筑多源开放的智慧交通新生态格局。到2035年,基本建成安全、便捷、智慧、绿色的现代化公路交通运输体系,农村公路设施、技术、管理、服务达到全国一流。

五是发展集约生态低碳绿色交通先行区。实施交通跨界融合发展工程,加快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装备推广应用,完善绿色交通基础设施,推进交通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到2035年,交通与产业、新能源、低空经济进入深度融合发展阶段,低碳、零碳港区等设施规模全国领先,形成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青岛经验”。

六是构建安全韧性和协同高效交通先行区。提升交通基础设施安全保障能力,推进“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建设。构建分层次的交通应急预案体系。深化交通运输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协同高效的交通规范化治理体系。

推动青岛先行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树牢“一盘棋”意识,全市上下凝心聚力、协同配合,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下一步,青岛将在加快建设青岛国际航运中心上求突破,抓重点、固强项、补短板,畅通陆海双向通道,加快推动青岛港向枢纽港、贸易港、金融港、服务港转型。在提升国际航空枢纽能级上求突破,坚持客货并举,进一步完善联通全球的设施保障和航空网络,力争实现航空枢纽能级提升。在构建高质量公铁交通网络上求突破,完善铁路网布局,积极谋划更多铁路项目纳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提升公路供给能力,高标准推进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在提升城市公共交通服务水平上求突破,深入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地铁骨干作用,促进公交地铁“两网融合”,对照群众期盼,不断提升公共交通便捷度和吸引力。在强化交通与相关产业协同联动上求突破,大力培育“交通+”融合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力争在智能网联、低空经济、装备制造、交旅融合等重点领域走在全国前列。在推动交通绿色智慧安全发展上求突破。用好新一代信息技术,全面构建智慧港口、智慧公路、智慧铁路、智慧民航等交通运输“新基建”网络,将绿色理念、前沿技术、安全要求融入交通运输发展全过程、各环节,打造可持续交通运输体系。

为抓好《建设方案》贯彻落实,下一步,市交通运输局将深入贯彻落实全市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青岛先行区暨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推进会议精神,以“项目推进落实年”和“青岛市以高质量项目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行动”为契机,积极抢抓新一轮国家政策“机遇期”和“窗口期”,全面推进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青岛先行区建设,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青岛实践提供有力支撑。(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周建亮)

相关文章
  1. 青岛演员李鲲参演了20多部影视剧 被拒27次后重拾自信

    高考时以戏剧与影视表演专业全国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北京电影学院,李鲲的人生从此与表演结下了不解之缘。从正式出道“触电”,在电影《特警云豹》中饰演男主角高小虎,到参演由落落执导的青春校园电影《悲伤逆流成河》,再到参演由张艺谋、张末执导的电影《狙击手》,出演年代情感群像剧《南来北往》……今年29岁的李鲲除了

    0 2025-04-25 08:54:00

  2. 好客山东 德行天下 60秒速览2025山东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活动

    海报新闻记者 辛振东 张大卫 德州报道开幕式在乐陵影视城举行4月24日晚,2025山东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德州乐陵开幕。本次大会以“好客山东 德行天下”为主题,聚焦扩内需、促消费,通过特色活动、国际合作、惠民政策等多元举措,打造一场全民共享的文旅盛宴,为全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好客

    0 2025-04-25 01:35:00

  3. 连续举办多届,文旅大会的变与不变

    □ 本报记者 王鹤颖四月的齐鲁大地,阳光和煦,繁花似锦,与一场春日里的文旅盛会——2025山东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撞了个满怀。自2020年起,山东每年高规格举办以文旅为主题的大会。几年间,大会“走”过了济南、烟台、济宁、青岛、临沂5座城市,不仅提振了当地文旅消费、展现了文旅业态新成果,更成为激发

    0 2025-04-24 16:55:00

  4. 央行将进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

    “我国企业对外投资不断提速,对跨境金融服务提出了更高层次、更多维度的需求”“人民银行将不断优化跨境金融服务政策工具箱,形成更加适配外向型经济的金融体系”“国际化程度有效提升仍然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一个主要方向”……人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陆磊提到。围绕进一步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不断增强上海国际

    0 2025-04-24 11:53:00

  5. 清华大学成立新学院,首任院长公布

    据清华大学官微消息,4月21日上午,在清华大学建校114周年之际,清华大学教育学院成立仪式在主楼接待厅举行。根据清华大学教育学院官网信息,石中英已任新成立的清华大学教育学院院长。石中英 资料图公开资料显示,石中英,男,汉族,中共党员,1967年2月生,安徽寿县人。1997年6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

    0 2025-04-22 08: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