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电心灵愈站 | 男孩网瘾严重,为玩手机离家出走 心理专家:家长要科学“断网”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1 11:20:00    

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11日讯 轩轩(化名)自3岁起,奶奶就习惯用手机哄他吃饭,这也悄然种下了他对手机游戏依赖的种子。上初中后,轩轩开始打算售卖游戏账号,结果惨遭诈骗,白白损失了5000元。可这一遭遇并未让他警醒,他又偷偷将家中为他储备的12万教育基金,一股脑儿花在了游戏上。父亲得知此事后,气愤不已,动手教训了他,轩轩一气之下摔门而出,跑到爷爷奶奶家躲了整整半个月。如今,轩轩已经一个多月没去学校了,整日把自己关在房间,一门心思打游戏。父母满心困惑,怎么也想不明白,游戏究竟有何种魔力,能把原本好好的孩子变成这副模样。

纽扣家庭教育心理咨询师张薇详细了解了孩子的成长经历后,找出了孩子沉迷游戏的原因。

孩子沉迷游戏的状况,与大人刷短视频上瘾如出一辙。孩子沉浸在游戏世界,带来短暂却强烈的愉悦感,令孩子欲罢不能,从这个角度看,游戏堪称侵蚀孩子精神世界的 “电子奶嘴”。轩轩父母此前断网的做法,无意间触发了心理学上的“禁果效应”。强行禁止非但没能让轩轩远离游戏,反倒激起他对游戏更浓厚的兴趣。在当下,游戏于轩轩而言,不仅是逃避学业压力的避风港,还为他搭建起低门槛社交的桥梁,更让他凭借充值买装备,轻松收获他人的追捧与成就感。反观现实生活,轩轩即便努力,也难获认可,这就使得他愈发深陷游戏,不愿脱离。

对此,心理咨询师建议轩轩一家做出以下几个调整:

1.从“敌人”到“队友”,帮孩子建立游戏和现实中的链接

心理咨询师告诉父母:“孩子沉迷游戏,不是因为游戏多好玩,而是因为现实太孤独。当他觉得现实中没人理解他时,游戏就成了唯一能给他成就感的地方。”父母下载游戏与轩轩 “开黑”,从 “管教者” 变为 “队友”,融入游戏世界后,轩轩主动袒露对充钱行为的悔意,父母借此让他感受到被看见与认可。

2、从“逼迫”到“信任”,打破孩子逆反心理的恶性循环

当孩子感觉到自己被尊重、信任,就会减少很多反抗和抵触情绪。此前,父母打着 “为你好” 旗号,高压管控轩轩的学习,反而激起逆反心理。父母开始学会放手,将选择权还给轩轩,用行动表达信任,不再追问返校、耐心倾听想法、把命令式话语换成尊重式表达,轩轩逐渐主动规划时间,减少游戏时长,亲子关系回暖。

3、借“过来人”身份,帮孩子打破幻想、回归理性

很多时候,同样的话从父母口中说出,孩子会本能地产生抵触;但当这些话来自他们信任的同龄人或敬重的前辈时,却往往能听得进去,甚至欣然接受。父亲通过同事联系职业游戏主播与轩轩交流,主播直言行业艰辛,让轩轩如梦初醒,主动提出复学,还表示会合理安排游戏时间,将其当作爱好。

(本文系真实案例,文中人物均为化名,请勿对号入座。)

闪电新闻记者 郝彬洁 报道

相关文章
  1. 事发西青|幼童被困4楼窗外命悬一线,他俩“飞檐走壁”营救 网友:惊心动魄,这才是真英雄!

    3月23日下午,西青区精武镇某小区内上演了惊险又暖心的一幕——一名幼童不慎翻出窗外,蜷坐在4楼高空护栏外,命悬一线之际,两名正在作业的空调安装师傅化身“蜘蛛侠”,凭借专业胆识和默契配合,成功救下孩子,随后默默离开继续工作。4月18日上午,西青区见义勇为协会召开见义勇为表彰会,对空调安装师傅闫明建、曹

    0 2025-04-19 11:00:00

  2. 利用儿童赚流量 1.1万余账号被处置

    今年以来,网信部门持续强化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根据日常管理和网民举报线索,持续清理利用未成年人形象发布的违法不良信息,多批次从严处置违规账号。此类违规行为无视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违背孩子主观意愿,将童真童趣异化为流量变现工具,对未成年人造成负面影响。典型问题包括:恶搞儿童、博取眼球。包括用道具刀假装

    0 2025-04-19 10:03:00

  3. 知名企业董事长离世,长期受抑郁症困扰

    4月16日,浙江知名纺织企业绍兴金点子纺织科技有限公司(下称“金点子公司”)发布讣告称,公司董事长兼实际创始人毕光钧先生因长期受抑郁症困扰,于4月16日不幸离世,享年56岁。讣告在社交平台流传的同时,有传言称,毕光钧疑似“被做局”,在中东市场亏损上亿元,导致抑郁自责直至自尽等。4月17日,金点子公司

    0 2025-04-17 21:24:00

  4. B社《上古卷轴4:湮没》重制版游戏曝光:改善光照、绘制距离等

    IT之家 4 月 15 日消息,Reddit 平台一位用户 Taurnil 发帖,透露其在挖掘网络数据时无意中找到开发商 Virtuos Games 上传的大量《上古卷轴 4:湮没(The Elder Scrolls IV:Oblivion)》重制版内部资料,相应开发商错误地将这些文件上传至公网环境

    0 2025-04-15 22:53:00

  5. 最想看到的是孩子们眼里的光(点赞新时代)

    来源:人民日报郭桂霞在课堂上。人民日报记者 门杰伟摄年轻时,她说:“我去吧,我年轻、体力好,农村出来的,更了解情况。”人到中年,她说:“我去吧,我有经验,能带一带新来的年轻教师。”临近退休,镇中心校领导劝她别再去村小了,她说:“还是让我去吧,儿子工作了,家里不用操心,更能专注孩子们。”一路来到吉林省

    0 2025-04-13 07: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