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输华75%商品临替代危机,8月对话迎转机?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9 15:59:00    





美财长贝森特当地时间7日表示,他预计将在未来几周内与中方官员会面,以推动中美在贸易及其他议题上的磋商

文|《财经》特约撰稿人 金焱 发自华盛顿

编辑 | 苏琦

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当地时间8日接受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采访时表示,美国代表团预计将于下月与中方官员会面,就贸易问题展开磋商。据卢特尼克披露,美方代表团成员还包括财政部长贝森特和美国贸易代表贾米森·格里尔。
目前,美国取消了对中国EDA软件、航空发动机等产品的出口限制,并对华为昇腾芯片的长臂管辖限制进行放松,中国则一定程度放松对稀土的管制。多位贸易领域专家对《财经》表示,中美近期讨论的关键议题包括,出口管制议题及美国AI芯片议题、第三方国家在华制造设备等领域的议题,但达成更多共识的形势不容乐观。美国国内对于在核心技术领域保持严格管制,维持对中国的关键技术优势问题有较强共识。中美贸易谈判的核心议题是20%的芬太尼关税与24%的暂缓关税,预计美国最终会下调20%芬太尼关税,但24%暂缓关税或仍需较长谈判时间。

全球贸易格局正在重塑。摄/金焱

中美在芬太尼管控领域已开始了实质性接触,中国方面也做出了实际管控措施,特朗普面临的国内国外环境也将促使特朗普尽快在关税领域让步,尽早达成贸易谈判成果。7月9日是观察中美芬太尼关税是否取消的窗口期。但针对24%的暂缓关税,美国对中国提出的非关税壁垒调整、市场开放等问题仍需要较长时间协商。预计在8月12日中美90天暂缓期到期后,24%的暂缓关税仍将延期。
卢特尼克说,中美将于8月初举行会谈,开启中美这两个全球最大经济体之间更大规模的贸易对话。我和贝森特和格里尔将于8月初一同参与这一进程。我们将一同启程,我们将与中方同行会面。这需要一些时间,但至少我们正开启更深入交流的进程。
美国商务部近日公布的最终修正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按年率计算萎缩0.5%,较此前公布的初次估值和修正值明显下调。这是2022年以来美国经济的最差季度表现。
惠誉评级经济学家对《财经》指出,贸易战已导致几个月来全球贸易流量和外汇汇率的剧烈波动。2025年一季度美国进口激增,因企业争相抢在关税实施前完成采购。这一现象的必然结果是,包括欧洲在内的其他地区出口强劲增长。2025年3月美国商品进口量同比飙升30%,其中来自欧洲的进口增速尤为迅猛。受进口激增和出口持稳影响,3月美国贸易赤字扩大至创纪录高位。4月美国进口增速随即放缓至同比增长2.1%。美国关税政策冲击还引发美元全线急跌,自2024年底以来对欧元汇率已累计下跌11.7%。
贝森特当地时间7日表示,他预计将在未来几周内与中方官员会面,以推动中美在贸易及其他议题上的磋商。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8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就此回答称,这个问题建议向中方主管部门询问。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美东时间7月8日通过社交媒体平台“真实社交”上发文表示,所谓“对等关税”将于2025年8月1日开始实施,该日期以后不会更改。特朗普在4月2日宣布开征所谓“对等关税”,引发金融市场暴跌,以及全面的舆论压力,于是他又在4月9日设定了针对部分征收对象的90天暂缓期,但维持10%的“基准关税”。暂缓期限截至前夕,特朗普又签署行政命令,将实施时间从7月9日推迟到了8月1日。
麦肯锡全球研究院最新发布的报告《大贸易重组》指出,中美贸易关系正因关税和地缘政治紧张而发生深刻变革。报告引入“重组比率”这一指标来揭示中美贸易重组难度,通过量化美国自中国进口商品的替代难度,揭示了全球贸易格局的重塑趋势。报告指出,“贸易重组比率”指的是一国对某一贸易伙伴的进口占全球剩余可用出口市场的比例。比率越高,从其他国家采购的难度越大。
数据显示,美国对华产能进行重组的比率平均约为0.4,但各行业之间差异很大。35%的美国自华进口商品的重组比率小于0.1,如T恤、逻辑芯片等,这意味着全球可用出口市场是美国从中国进口量的十倍,替换相对容易。而5%的进口商品比率大于1.0,如稀土磁铁,美国从中国的进口量超过全球可用出口量,替换几乎不可能。

35%的美国自华进口商品的重组比率小于0.1,如T恤、逻辑芯片等,这意味着全球可用出口市场是美国从中国进口量的十倍。摄/金焱


此外,美国自华进口的消费品比商业投入品(即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商品)更难调整,61%的商业投入品比率低于0.1,例如半导体和汽车零部件。相比之下,仅16%的消费品比率低于0.1。中国自美进口比美国自中国进口更容易重新调整。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商品中,75%商品的重组比率低于0.1,这表明中国更容易找到替代来源。部分原因在于,中国自美进口远少于对美出口,需要重新调整的贸易量较少。此外,中国自美进口的许多大宗商品,如原油、中型汽车和玉米等,可以从其他国家获取。
特朗普越来越意识到与170多个国家谈判的复杂性。目前,美国与多国的贸易谈判进度远远不及美方预期,仅与英国、越南达成了协议。他曾点名包括巴西、印度、欧盟和日本在内的某些贸易伙伴在谈判中过于强硬。
在公布了首批14个国家的关税税率后,特朗普还将于7月9日上午公布另外7个国家的关税税率。14个国家中亚洲国家占了10个之多,面临的税率最高达到了40%。日本、南非国内等随后对美国关税政策作出反应,称其极其无礼、破坏国际信任。
8日这一天,特朗普在内阁会议上威胁对铜和药品征收高额关税。他表示,白宫会给药企大约一年到一年半的时间来调整,之后他们将面临关税,如果药企必须将药品产品进口到美国,关税将高达200%。
公开数据显示,2023年美国进口了2030亿美元的药品,其中73%来自欧洲,主要为爱尔兰、德国和瑞士。今年4月,美国商务部开始调查“药品和药品成分,包括成品药”进口对美国国家安全的影响。调查涵盖了所有药品进口,包括成品仿制药和原研药,以及用于生产这些药品的成分。据中国商务部消息,美国制药行业贸易组织委托撰写报告显示,若美国对药品进口征收25%的关税,每年将使美国药品成本增加近510亿美元,若成本转嫁给消费者,美国药品价格将最高上涨12.9%。
美国的制药商们认为,关税可能会增加短缺的可能性,并减少患者的可及性。行业组织紧急游说特朗普逐步对进口药品征收关税,以减少阵痛,并留出时间转移供应链。另外,卢特尼克透露特朗普打算对铜征收50%的关税,目的是将铜生产带回美国。实施日期为7月下旬或8月1日。消息传出后,美国铜期货价格飙升逾10%,突破纽约商品交易所的历史高点。铜价波动会影响电子、建筑等多个行业。
麦肯锡报告指出,美国可能会将更多出口商品留在国内使用,以替代来自中国的进口产品。根据2023年的数据,美国自华进口商品价值约为4400亿美元,而向全球出口的商品则为1.7万亿美元。美国或会先调整约1800亿美元的现有出口商品供国内使用,之后再去寻找可能的海外替代商品。因此,美国自身可能会成为填补自华进口商品缺口的最大来源。面对贸易重组的不确定性,报告建议企业采取“减少、替换、增加生产、重组”四种策略。无论企业如何平衡各种策略,当前的动荡表明,消费者将从新的来源购买新的商品,并以新的方式使用它们。全球销售商可能有机会打入美国消费市场,而中国生产商可能有更多机会拓展到目前由其他国家占据的市场。

责编 | 张生婷

题图 | 视觉中国

相关文章
  1. 从“先驱”到“跟不上步伐”,日本反思AI落后

    图片说明:图片说明:图为日本东京大学2013年研发的、以通过该校入学考试为目标的智能机器人Torobo-kun,但该项目在机器人连续4年考试失利后宣告失败。(法新社)本报记者 刘文璋 本报驻日本特约记者 潘小多 ●严 格编者的话:日本总务省7月发布2025年版《信息通信白皮书》后,在这个曾以“技术立

    0 2025-08-25 10:12:00

  2. 【文艺沙龙】音乐名家创作歌曲展播《云上巫溪》(总第248期)

    巫溪文联 歌曲介绍原创歌曲《云上巫溪》是一首充满地域特色与诗性抒情的歌曲,通过意象的铺陈与情感的递进,展现了重庆巫溪的自然风光、人文底蕴和乡土情怀。歌曲紧扣巫溪的地理与人文特色(宁绣、盐泉、红池坝、老鹰茶、辣椒、马铃薯等),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宁绣)与自然景观(杜鹃、白云、丹霞等)融合,构建出独特的

    0 2025-08-23 23:14:00

  3. 俄罗斯发布解密文件揭示731部队人体实验罪行

    新华社莫斯科8月19日电 俄罗斯联邦安全局公共关系中心19日在该局官网发布的解密文件显示,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简称731部队)为发动细菌战,不停实施人体实验,甚至用携带病菌的炮弹攻击数百名中国人,以计算感染率、确定致病菌“质量”。俄联邦安全局官网“历史”单元和“档案资料”栏目发布了鄂木斯克州分局提

    0 2025-08-20 12:28:00

  4. 香港举办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论坛

    新华社香港8月18日电(黄茜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论坛,18日在香港科学馆举行,逾250名嘉宾出席论坛。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通过视频致辞表示,特区政府积极传承伟大抗战精神,增强市民的爱国情怀。特区政府将结合爱国主义教育、国家安

    0 2025-08-18 20:46:00

  5. “里斯本丸”号最后一位幸存者:中国渔民是真正的英雄

    编辑丨李岩央视新闻10日发文称,今年,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这段中英友谊的历史佳话也在浙江舟山东极岛上续写着新的故事。“中国渔民是真正的英雄”丹尼斯·莫利先生生前是“里斯本丸”号最后一位幸存者,他最大的愿望,就是为勇敢的中国渔民建一座纪念碑。丹尼斯·莫利说,中国渔

    0 2025-08-12 00: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