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春:金融风险处置和转型发展应一体推进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5 19:02:00    





只有在处置风险的同时,完善中小金融机构功能定位和治理机制,实现转型发展,才能消除产生重大风险的原因

文|刘晓春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下称《报告》)对积极防范金融领域风险做了如下部署:“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一体推进地方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处置和转型发展,综合采取补充资本金、兼并重组、市场退出等方式分类化解风险。完善中小金融机构功能定位和治理机制,推动实现差异化、内涵式发展。健全金融监管体制,强化央地监管协同,保持对非法金融活动的高压严打态势。充实存款保险基金、金融稳定保障基金等化险资源。完善应对外部风险冲击预案,有效维护金融安全稳定。”

这次表述体现了几个特点:一是具体性。与一般原则性的要求不同,这次对化解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的原则和方式及今后转型发展做了具体描述。二是全面性。这次讲化解风险不是就风险论风险,而是在处置风险的同时转型发展,强调处置风险与转型发展一体推进,并进一步对今后防范化解金融领域风险做出总体部署。三是针对性。强调处置风险与转型发展一体推进,实际上是对过去产生风险原因的总结,转型发展就是要消除过去导致风险的体制机制存在的问题。

分类化解金融风险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到三大风险之一是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因此当前金融领域防范化解风险首先是化解中小金融机构风险。从机构绝对数来说,大头是中小银行。《报告》提出化解风险“要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言外之意是坚决避免各地用行政手段处置风险,防止出现掩盖风险、处置后遗留许多法律漏洞、利益输送等不良现象。

“一体推进地方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处置和转型发展”尤其值得体会。以往谈处置风险,往往都是就风险论风险,即使谈风险处置以后的发展,也是就发展论发展。上述提法是对过去一些机构处置风险后又发生风险、不断循环现象进行分析总结后形成的新思路。发生风险后只是处置风险是不够的,必须找到发生风险的原因,在处置风险的同时转型发展才能走出以往的怪圈。从后面列出的风险处置和转型发展措施看,都是非常有针对性的。

关于风险处置的方式,《报告》提出:“综合采取补充资本金、兼并重组、市场退出等方式分类化解风险。”目前面临的是一部分地方中小金融机构风险,与过去个别机构出风险不同。当金融机构风险只是个案的时候,处置风险一般是临时组成处置班子,一个机构一种对策,没有什么总体规划和规则,只求把眼前的风险处理掉。因此,许多个案只是运用行政手段把当下的风险压了下去,处置的方式不规范,有些甚至不合法,留下了许多后遗症。

正是因为一个机构一个对策,处置的方式往往不具有可复制性。这次强调“按市场化、法治化原则,综合采取补充资本金、兼并重组、市场退出等方式分类化解风险”。这里讲的“分类”与以往的“一个机构一个对策”不是一个概念,是规范的、可复制的。“补充资本金、兼并重组、市场退出等方式”都是市场化、法治化的方式,既可以单独运用,也可以综合运用,主要看不同类型的个案情况。比如,对于风险不是很大的机构,只需通过补充资本金,提升抗风险的能力和进一步发展的能力即可。对于风险比较大,单纯补充资本金不足以覆盖风险或者即使覆盖了风险但发展能力薄弱的机构,则在补充资本金的基础上,通过并购重组以重获新生。对个别风险特别大,补充资本金后亦无法继续经营,或没有能力补充资本金,也没有市场主体愿意并购重组的机构,则只能进行市场退出。

完善治理机制的重要性

关于治理机制。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开始引入现代公司治理机制,使得中国企业管理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不得不说,在引进过程中也存在机械化、形式化的现象,反而造成了许多风险。比如“三会一层”(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管理层),几乎成了必要的形式。

首先,对于中小金融机构而言,“三会一层”的运作成本就是不可负担之重。其次,中小金融机构规模小、机构少、层级少,根本不需要这样叠床架屋的决策机制。其三,更重要的是,由于一些地区中小金融机构还有种种外在的管理机制,使得“三会一层”往往成为摆设,没有相互制约的意愿和责任意识,因而不仅不能起到防范风险的作用,反而成了发生风险的隐患。在国外的所谓现代公司治理机制,除了监管,“三会一层”是公司内生的管理机制。但在中国体制下,国企、金融机构实际上还有上级管理部门。

中小金融机构发生风险,从治理机制分析有几种情况:一是上级部门疏于管理,造成内部人控制;二是上级部门和国有股东疏于管理,被个别大股东控制操纵;三是作为上级管理部门的地方政府有形无形的行政干预。必须说明,行政干预金融机构业务不属于地方政府作为地方中小金融机构上级管理部门的管理行为。所以,完善治理机制,是防范地方中小金融机构今后再发生风险的重要举措。

总之,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发生风险,虽然有经营能力、经营水平以及机构内部管理水平的原因,但那只是个别机构微观层面的风险,真正使中小金融机构风险成为三大风险之一的原因还在于中小金融机构功能定位和治理机制的不完善。只有在处置风险的同时,完善功能定位和治理机制,实现转型发展,才能消除产生重大风险的原因。

因此,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的化解,不仅仅在于中小金融机构本身,还需在整个宏观管理层面完善治理架构和治理机制,而这更关系到整个金融体系的安全。《报告》的后面一段由此而来:“健全金融监管体制,强化央地监管协同,保持对非法金融活动的高压严打态势。充实存款保险基金、金融稳定保障基金等化险资源。完善应对外部风险冲击预案,有效维护金融安全稳定。”

(作者为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副院长;编辑:张威、袁满)

图片

责编 | 要琢

图片

相关文章
  1. 刘晓春:金融风险处置和转型发展应一体推进

    只有在处置风险的同时,完善中小金融机构功能定位和治理机制,实现转型发展,才能消除产生重大风险的原因文|刘晓春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下称《报告》)对积极防范金融领域风险做了如下部署:“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一体推进地方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处置和转型发展,综合采取补充资本金、兼并重组、市场退出等方式分类化解风

    0 2025-04-25 19:02:00

  2. 深圳龙岗城投集团取消监事会

    观点网讯:4月24日,深圳市龙岗区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发布公告,宣布取消监事会及变更审计机构。公告指出,根据《公司法》等法律法规,公司决定不再设置监事会或监事,改设审计委员会行使监事会职权。同时,公司原审计机构北京兴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服务期限届满,综合考虑后决定聘任湘能卓信会计师事务

    0 2025-04-25 00:01:00

  3. IMF警告全球金融稳定风险显著增加

    新华社华盛顿4月22日电(记者熊茂伶 谢锷)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2日发布《全球金融稳定报告》说,由于金融状况趋紧,以及贸易和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加剧,IMF评估认为全球金融稳定风险显著增加。IMF货币与资本市场部主任托比亚斯·阿德里安当天在IMF和世界银行春季会议的一场媒体发布会上表示,全球金融

    0 2025-04-23 12:33:00

  4. 恒丰银行重庆分行 当好金融赋能“强引擎” 助力现代化新重庆建设提档加速

    作为总部设在山东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近年来,恒丰银行重庆分行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重庆监管局的指导下,依托金融专业优势做强做优主业,努力打造“鲁渝协作”新样板,积极助推“好客山东”牵手“大美重庆”。截至目前,该行累计为重庆提

    0 2025-04-22 11:55:00

  5. 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儋州洋浦一季度授信放款数据亮眼→

    近日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儋州洋浦智慧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在助力企业融资方面成效显著今年一季度交出亮眼成绩单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该平台授信金额达7647.92万元。截至3月底,平台累计授信金额更是攀升至53.3亿元。放款数据同样可观,一季度放款金额为7927.92万元,截至3月底,累计放款金额达到52.2

    0 2025-04-22 08:3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