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铁三赛”带来山乡新貌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7 20:03:00    

新华社武汉4月27日电(记者龚联康)春日清晨,白莲河水库波光粼粼,随着一声发令枪响,选手们跃入水中。26日,湖北黄冈·浠水第二届乡村铁人三项公开赛在浠水县白莲河畔开赛,来自全国31个省(区、市)的400名选手在山水田园间展开体力与意志的较量,线上线下有超200万人次共同见证。

4月26日,选手在浠水县参加“乡村铁人三项”比赛。新华社发(杨洋摄)

这个乡村铁三赛参照奥运标准,将1.5公里游泳、40公里骑行与10公里跑步三大赛段有机串联:游泳水域碧波荡漾,自行车赛道坡陡弯急,跑步路线串联起多个旅游景点。选手在挑战极限的同时,还能享受到“车在景中行,人在画中游”的体验。

4月26日,选手在浠水县参加“乡村铁人三项”比赛。新华社发(杨洋摄)

“这里完美融合了自然风光与竞技场地。”“中国横渡第一人”张健赞不绝口。

赛事期间,浠水县绿杨乡梓木山村的梓木山庄客房部经理段典每天都会接到大量咨询电话。“五一前的房间全订满了,现在得把客人分流到新装修的民宿。”她兴奋地向记者展示手写的登记簿,这个深山民宿见证了一场因体育赛事引发的山乡巨变。

比赛线路附近的民宿。新华社发(杨洋摄)

梓木山村的42栋木屋民宿错落分布于林间。五年前,这里的集体经济几乎还是空白,村民人均年收入不足万元。在外经商的范胜喜回村担任村支书后,带领全村投建民宿群,却因配套薄弱陷入经营困境。“最惨淡时,近八成房间常年空置,守着湖光山色的美景却留不住人。”范胜喜回忆道。

转机出现在2024年,首届“乡村铁三赛”将游泳起点设在白莲河水库,赛道恰好穿过梓木山村,赛事期间客房“爆满”,这个深山村落首次尝到“流量红利”。当第二届赛事再次落地于此时,村里已新增2个停车场、5家农家乐,接待能力大大提升。

比赛线路附近的民宿。新华社发(杨洋摄)

“现在要操心的是怎么把‘赛事流量’变成‘住宿留量’。”范胜喜告诉记者,在相关部门的帮助和引导下,梓木山村正在打造从“百元帐篷”到“千元树屋”的多元住宿体系,以满足游客多层次的住宿需求。

“体育基因”的植入,让传统农旅事业焕发新生。在浠水县绿杨乡,河道完成清淤后,漂流、桨板等亲水运动陆续上线,35家民宿推出“铁三训练套餐”,将住宿与骑行路线规划、体能测试“打包”销售。

4月26日,选手在浠水县参加“乡村铁人三项”比赛。新华社发(杨洋摄)

“赛事变成了农文旅体融合发展的‘催化剂’。”乡长孙绪雄透露,赛事前后,绿杨乡景区累计到访人次已达到14万,是过去三年月均游客量的28倍。

赛事带火的不仅是文旅体验,还有特色农产品的加工销售。在距离赛事举办地15公里的狮子岭村,养蜂的村民比以往都要忙碌。“前来观光的游客把今年的禾雀花蜜全订完了,得赶紧培训更多村民。”村支部副书记程登富说。

近年来,借着乡村文旅和赛事的热度,这个昔日的“空心村”将自身升级为禾雀花谷景区,村里生产的蜂蜜产品供不应求。程登富算了一笔账:赛事带来的旅游消费,让村集体今年至少增收30万元。

4月26日,选手在浠水县参加“乡村铁人三项”比赛。新华社发(杨洋摄)

“办赛锻炼了治理能力。”浠水县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说,在赛事举办核心区,垃圾分类实现全覆盖,23公里赛道沿途布设5座智慧厕所,农家乐后厨全部上线“明厨亮灶”系统。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浠水县旅游综合收入达2.3亿元,同比增长217%,其中运动休闲产业贡献率超六成。据介绍,当地正以“乡村铁三赛”为模板,筹备乡村半马、村BA等赛事,并同步推进度假酒店、森林康养社区等配套建设,让这把体育赛事的“火”越烧越旺。

相关文章
  1. 罗山县东铺镇:党建引领三级联动 乡村振兴稳步推进

    今年以来,罗山县东铺镇将党建引领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红色引擎”,通过机关干部下沉指导、驻村工作队精准帮扶、村“两委”带头实干,有效构建起三级联动、同向发力的工作格局,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地生根,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劲动力。一是干部下沉一线,政策资源双到位。东铺镇落实机关干部包村联系机制,推动干部常态化

    0 2025-09-01 15:16:00

  2. 期待!西藏又将迎来一重大活动

    9月5日以“六秩风华感党恩·春秋待序启新程”为主题的2025年那曲市恰青赛马节将在那曲格萨尔赛马场开幕本届赛事奖金丰厚赛马单项最高奖金达15万元(含冠军骑手奖金2万元)本届赛马节将继续沿用“9+3”模式组织实施,即8月27日至9月4日为预热引流期,9月5日至7日为正式活动期。在赛马体育竞技方面,本届

    0 2025-08-31 10:29:00

  3. 教育家精神万里行|郎需庆:激发乡村学子英语学习的无限潜能

    来源:“人民网+”客户端郎需庆,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城关街道朱封小学英语教师,2024年全国优秀教师。2011年,郎需庆选择回到家乡做一名乡村教师,开始了英语教学的探索实践。为了实现乡村学子英语学习的可持续发展,他创新运用直观教学法,侧重学习兴趣和方法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他努力创建全

    0 2025-08-30 10:54:00

  4. 福建光泽:“一只鸡”串起“共富

    剔骨、称重、打包……福建省南平市光泽县崇仁镇的一家脱骨鸡爪加工厂里,工人们身穿无菌防护服,在恒温18摄氏度的智能化车间中有序忙碌着。“脱骨全程智能化控制,脱骨率能达到80%,既高效又卫生。”崇仁镇流通助理元振南指着生产线介绍道。“以前不敢想,鸡爪也能变成‘金疙瘩’。”崇仁镇党委书记高丽萍笑道,“今年

    0 2025-08-28 16:13:00

  5. 爱心床垫传温情,助力乡村育新苗

    乡村振兴,教育先行。乡村教育作为乡村振兴的关键一环,直接关系到乡村未来的发展。改善乡村学校学生的生活条件,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学业发展意义深远。过去在肇庆市广宁县的中小学,大部分的学生宿舍,孩子们的床铺都只有一幅床板,没有床垫。不少家庭条件困难的学生就只能睡在冰冷坚硬的床板上。为了改善学生的住宿休息条

    0 2025-08-27 15: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