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成立省电动船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6 20:02:00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胡静漪 通讯员 蒋永铭 柴星宇

4月26日,浙江成立首个省级电动船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由船、港、航、电等电动船舶产业链各环节企业共同发起,将在省海洋经济厅、省经信厅、省交通运输厅、浙江海事局和中国船级社浙江分社的指导下,聚焦关键技术攻关、产业链资源整合、产学研用协同发展,共建全国领先的电动船舶产业集群。

省海洋经济发展厅 供图

随着我国双碳目标推进,电动船舶成为绿色低碳转型的核心方向。2024年,中国内河电动货船、景区电动游船、港口作业船三大场景渗透率保持高速增长。

“电动船舶在降低运营成本、提升驾乘体验、推动船舶智能化等方面优势较为明显。”省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区域经济所所长赵立龙博士在主旨报告中表示,“全球新造船周期叠加绿色转型,将加速推动船舶电动化。”当前,浙江加快推进海洋强省、制造强省、航运浙江建设,正抢抓航运业低碳发展机遇,打造电动船舶产业创新高地。

据悉,电动船舶产业发展面临着建设成本较高、充电配套不完善等瓶颈,亟需推进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和标准规范制定。此次成立的浙江省电动船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首批成员单位共70余家,涵盖船舶设计制造、动力控制系统设备、运营及金融服务、科研院所和社会组织等产学研各领域,将推动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产业体系。

省海洋经济发展厅 供图

现场,省二轻集团被推选为首届理事长单位。该省属国企在智能船舶领域积累了技术优势,旗下国瑞科技是国内船舶电气领域唯一上市企业,设计建造了全国首艘入级中国船级社、具有智能航行符号的64TEU纯电动内河集散两用船。“联盟将推动会员单位在电池技术、动力系统和智能控制等关键领域形成突破,打造完整的产业链。”省二轻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孙哲君说。

近日,浙江省政府发布《高水平建设航运浙江实施意见》,提出要大力推广使用电动船舶,联动船舶制造、动力电池等产业发展。接下来,联盟将助力全省产业链企业加强船港电协同、场景共拓、生态共建,推进内河、湖泊、沿海等多场景规模化示范应用,共建领先全国的电动船舶产业集群。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1. 工信部:全国体育器械生产企业超过6.3万家,产业规模不断壮大

    9月9日下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关于释放体育消费潜力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有关情况。吹风会现场。图/国新网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司长王卫明表示,近年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体育总局等相关部门强化供需协同,统筹推进体育器械产业发展,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产业

    0 2025-09-09 17:32:00

  2. 人工智能赋能高质量发展学术报告会在南昌举行

    记者从省科技厅获悉,日前,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江西省科技厅、江西省科协共同主办,江西财经大学承办的“人工智能赋能高质量发展学术报告会”在南昌举行。人工智能领域知名专家学者,行业学会、协会代表,有关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代表参加会议。本次会议以“智领未来,AI引领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发布了中国人工智能学

    0 2025-09-04 09:15:00

  3. 陕西18项举措提升低空经济产业链质量

    8月27日,记者从省市场监管局获悉:为推动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该局近日制定印发《陕西省低空经济产业质量强链补链暨产业链质量联动提升工作措施》,系统部署8个方面18项具体工作任务。➤《工作措施》指出,进一步优化低空经济产业经营主体环境,推行低空经济企业登记注册“一件事”集成办理;加强对经营主体的事

    0 2025-09-01 10:00:00

  4. 走在前 挑大梁·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丨健康肉制品“链”万家 兰山:全产业链托稳民生“肉盘子”(标志性产业链上的临沂好品)

    在临沂客户端讯 “这是国内最大的单体屠宰车间。根据设计规模,每年能屠宰生猪1000万头,产品有270多种。”8月11日,在位于兰山区半程镇的临沂新程金锣肉制品集团有限公司屠宰车间,3000 多名“全副武装”的工人根据分工,在12 条自动化生产线上对生猪进行检验、屠宰、加工,该公司质检科科长田树臣一边

    0 2025-08-31 02:00:00

  5. 全国累计实施质量强链项目1724个

    记者日前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获悉,目前我国已部署质量攻关标志性项目289项,实施质量强链项目1724个,组建质量技术创新联合体1331个,超过4200家链主企业、25万家链员企业、4800家赋能机构参与。  据介绍,质量强链工作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然要求,是畅通国内市场大循环的创新举措,是满足

    0 2025-08-30 16: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