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深度融合为城市发展带来新机遇
【专家视点】
作者:薛华菊(青海师范大学教授)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健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体制机制。这一重要部署为文旅产业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文旅产业正成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通过文化名片打造、产业联动发展、消费升级引领、科技创新赋能等路径,为城市发展注入新动能。
以文旅深度融合为引擎,持续打造城市文化新名片。文旅深度融合是激活城市文化生命力、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城市文化名片的塑造,需要系统梳理城市历史、民俗、古建等文化资源,绘制当地文化基因图谱,将文化要素转化为可传播、可消费的现代文化产品。如青海西宁充分挖掘高原地区特色资源优势,精心打造避暑旅游、生态旅游,提炼城市文化IP,打造辨识度高、差异性强、契合城市特色的文化名片。通过文旅融合,城市文化名片成为连接传统与现代、文化与经济等的桥梁和讲述中国故事的鲜活载体。
以文旅深度融合为引擎,驱动产业协同共生,构筑城市全域经济新生态。城市经济发展需要各产业之间协同合作,形成互补和增值效应。文旅融合通过整合不同产业资源,实现要素的优化配置和价值增值。通过“文旅+”模式,将农业、工业、服务业等产业有机结合,助推城市产业体系从“单点突破”向“全域联动”转变,形成多产业协同发展的良性生态。如四川成都构建“美食牵引、文创赋能、赛事引流”的多产业协同发展网络;“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形成“赛事搭台、旅游唱戏、产业受益”的良性循环。这些模式不仅提升各产业的经济效益,丰富旅游产品的种类和内容,还为游客提供多样化和个性化体验。同时,文旅融合还催生休闲观光农业、工业旅游等新业态,实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与价值提升,为推动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以文旅深度融合为引擎,驱动城市消费结构优化升级。文旅深度融合通过提升消费层次、拓展消费场景、创新消费模式,进一步推动消费结构优化升级。消费层次上,文旅融合推动消费从“吃住行”基础物质需求向非遗体验、文博展览等高层次精神文化需求转变。场景拓展上,“文旅+”打破传统边界,“文化+商业”催生历史文化街区、文旅综合体,实现购物、娱乐与文化体验融合;“文旅+科技”打造如《只有河南・戏剧幻城》等沉浸式空间,促进单一消费转向复合消费。消费模式创新方面,文旅融合催生体验经济与共享经济。乡村文旅中的农耕体验、茶文化研学等项目,推动实物型消费向服务型消费转变。民宿、共享旅游装备等共享资源,满足游客个性化、多样化需求,有力促进了消费结构的多元化发展。
以科技深度赋能文旅,驱动城市更新进程加速。科技赋能文旅,通过5G、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全息投影、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科技手段,开发沉浸式旅游体验项目,如数字博物馆、AR导览等,提升旅游产品的科技含量和旅游项目的体验性、互动性。利用大数据分析游客的兴趣点,精准推荐个性化的旅游线路和活动,创新消费场景和体验。同时,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发智能导览、智能客服等服务,提升旅游服务的智能化水平。如浙江杭州利用城市大脑系统实时监测景区人流,智能调配交通资源,缓解旅游旺季交通拥堵问题,同步优化城市公共服务体系。
可以说,城市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文化引领、科技支撑、产业协同。在文化名片打造上突出差异化,在产业融合上强化协同性,在科技应用上注重体验感,让文旅融合成为城市发展的强劲引擎,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文化效益的有机统一。
《光明日报》(2025年05月06日 05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
文旅深度融合为城市发展带来新机遇
【专家视点】作者:薛华菊(青海师范大学教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健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体制机制。这一重要部署为文旅产业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文旅产业正成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通过文化名片打造、产业联动发展、消费升级引
-
文化大餐已备齐!五一逛会赶集开启沉浸式山西文化之旅
为期五天的2025年山西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产品采购大会(以下简称文采会)5月1日在太原市中正天街启动。现场结合文艺演出、达人推介、文创展示、非遗展览、视频直播等时尚生动形式,与市民、游客、客商展开热烈互动。本届文采会以“晋文采赶大集”为主题,由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山西省文化馆主办,山西省11地市
-
拓展“博物馆+”消费场景!“五一”假期山东小众博物馆出圈
山东中小博物馆受游客青睐,成为激活文旅活力的新引擎文博游火热,小众博物馆出圈“文博热”“奔县游”升温,去博物馆看展成为一种时尚和潮流。每到节假日和旅游高峰期,山东博物馆、孔子博物馆等省内热门博物馆“一票难求”,这个“五一”假期,许多游客和市民将目标转向相对小众的博物馆。前不久,第二十届中国电影华表奖
-
叮!请查收“五一”假期网络安全指南
五一小长假来临,旅游出行、购物消费的热潮席卷而来。在尽情享受美好假期的同时,网络安全隐患也悄然潜伏。在此提醒,这些安全要点请务必牢记,守护您的假期“不踩雷”。01旅游出行类骗局虚假票务诈骗(机票/火车票/景区门票)骗子伪造“官方购票网站”或冒充客服,以“低价票”“内部渠道”“车次取消改签”等名义诱导
-
假期首日出行火热!交通新场景新业态持续助力假日消费
春暖花开,又逢“五一”假期,不少人走出家门,去追寻“诗和远方”。来自交通运输部的数据显示,“五一”假期首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超过3.3亿人次,同比增长6.2%。假期出行火热。去哪儿大数据显示,今年假期客源地仍以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武汉、杭州等一线、新一线城市为主,但与清明假期的短途出行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