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沙声落处 兴海展新颜 ——海南州兴海县“全民共建·清洁兴海”活动见闻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3 06:33:00    

本报记者 拉毛措

7月10日清晨,天边泛着鱼肚白,海南藏族自治州兴海县城沉浸在薄雾与静谧中。

一阵阵“沙沙沙”的声响,由远及近,打破了这份宁静。环卫工人卓玛吉身着醒目的橙色工装,挥舞着几乎与她等高的竹扫帚,奋力将一夜积攒的落叶和零星垃圾聚拢成堆。

“今天是县里的‘全民清洁日’,得赶在大家出门前,把‘面子’收拾得更亮堂些!”卓玛吉抹了把汗,声音洪亮。她身后,几辆小型高压冲洗车正轰鸣着,用强力水柱冲刷着人行道砖缝里顽固的污渍。水流过处,深灰色的地砖露出本色。

走在兴海县子科滩镇街道上,各单位的党员及社区干部群众正迎着曙光,在划好的区域中,有的拿着垃圾夹、编织袋在沿路的道路、角落、草垛和草滩上捡拾垃圾、有的拿着大扫帚清扫路面,大家分工明确,团结一心。

与此同时,兴海县龙藏乡党群服务中心多功能会议室内,正开展着一场如火如荼的动员会。

“这次专项行动大家要以身作则,发挥党员带头模范作用,持续深入推进全域无垃圾专项行动工作长效化、规范化、常态化。让生态底色成为我们发展的亮色!让洁净的环境成为老百姓看得着的幸福!”现场的讲话鼓舞了在场人员的干劲和信心。

“自‘全民共建·清洁兴海’集中整治行动开展以来,龙藏乡高度重视,迅速成立由乡党委书记、乡长任双组长的工作专班,划分责任片区与网格,推行‘党员先锋+网格化管理+全员参与’模式。通过‘机械+人工’协同作业,聚焦难点清理垃圾、整治‘四乱’,累计开展40余场集中整治,清除各类垃圾250吨,清理河道23公里。同时创新方式,按户划责、组建队伍,激发群众参与热情,共同营造整洁牧区环境。”龙藏乡乡长仁青吉说。

驱车驶向兴海县子科滩镇的县城边缘,安多民俗社区居委会副主任拉毛叶和正带着十几名由党员、社区工作者和热心居民组成的志愿者队伍,向一处顽固的卫生死角“宣战”。这里堆放着废弃的旧家具、垃圾和一些长期无人清理的生活废弃物,散发着异味。

“一二三,抬!”随着号子声,几名小伙子合力将一张破旧沙发抬起,装上等候的垃圾清运车。女同志则戴着口罩和手套,仔细清理着散落在角落的塑料袋和烟头。铁锹铲起陈年污垢,扫帚扫走积尘,汗水浸湿了红马甲。

“这块‘牛皮癣’困扰居民好久了,今天必须拿下!”拉毛叶和脸上蹭了灰,语气异常坚定。围观的居民纷纷点赞,有的还主动回家拿来工具加入清扫。

“清洁工作中,安多民俗社区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积极行动,通过党员带头、群众参与,常态化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大家一起清理垃圾、规整杂物,并制定卫生公约,让安置点的道路更整洁、庭院更清爽。看着干净舒心的家园,日子过得更有劲儿!”拉毛叶和说。

“兴海县全民垃圾义务清洁活动每周四定期开展,安多民俗村以及全兴海县的环境卫生跟我刚来的时候相比,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环境干净卫生了,大伙住得也舒服!”安多民俗社区居民杨宗泰说。

日头升高,阳光洒满大地,天空湛蓝如洗,清洁行动带来的变化清晰可见。街道宽敞了,路面露出了底色;垃圾桶摆放整齐,周边再无散落垃圾;曾经贴满“牛皮癣”的电线杆被清理得干干净净;绿化带里的杂草和白色垃圾被清除,绿意更显盎然。

“你看,以前堆垃圾的地方都变得干净多了,感觉空气都清新了,连小孩子都主动捡垃圾了。”住在子科滩镇丽景小区多年的老人尖措背着手,悠闲地在焕然一新的街道上里散步,脸上满是笑意。

自“全民共建·清洁兴海”活动开展以来,群众参加39518人次,党员干部9290人次,清理卫生死角927处,整治乱堆乱放点947处,垃圾1789.89吨。

立足新阶段,兴海县深融环境整治于乡村振兴与全域旅游发展脉络之中。生态治理的实践从“清理脏乱”跃升到“提升韵味”,让绿水青山不仅是生态底色,更成为驱动发展的亮丽名片。

当午后的阳光洒满县城,经过汗水洗礼的街道、社区、市场,正以一种更清爽、更整洁的姿态,迎接着往来的人们。那“沙沙沙”的扫地声,仿佛还在耳边回响,诉说着这座城市对美好环境的不懈追求。

《青海日报》(2025年07月23日 第6版:省内要闻)

声明:以上内容除注明来源稿件外,均为青海日报原创稿件,未经书面许可严禁转载!

相关文章
  1. 沙沙声落处 兴海展新颜 ——海南州兴海县“全民共建·清洁兴海”活动见闻

    本报记者 拉毛措7月10日清晨,天边泛着鱼肚白,海南藏族自治州兴海县城沉浸在薄雾与静谧中。一阵阵“沙沙沙”的声响,由远及近,打破了这份宁静。环卫工人卓玛吉身着醒目的橙色工装,挥舞着几乎与她等高的竹扫帚,奋力将一夜积攒的落叶和零星垃圾聚拢成堆。“今天是县里的‘全民清洁日’,得赶在大家出门前,把‘面子’

    0 2025-07-23 06:33:00

  2. 新华视点丨快递包装缘何“瘦身”难?

    新华社北京6月19日电 题:快递包装缘何“瘦身”难?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瓦楞纸箱上缠绕着难撕开的胶带,包装盒里有大量气泡袋、发泡塑料……不少人在收快递时,都会遇到这种“套娃”式包装。快递包装缘何难以“瘦身”?如何推动行业实现绿色转型?“新华视点”记者进行了调查。“套娃”包装、刺鼻气味、垃圾激增四川

    0 2025-06-19 20:59:00

  3. 北大“韦神”粉丝破2000万,他的身体还好吗?“韦东奕严选”也来了?最新消息

    6月5日晚,北京大学的韦东奕老师、网友熟悉的“韦神”开通个人社交平台账号,发布视频和网友打招呼,吸引粉丝无数。截至6月8日7时40分,韦东奕账号粉丝已突破2000万。家属回应网友关切目前,该账号仅有1条4秒的视频,是韦东奕的自我介绍,只有短短3句话,“大家好,我叫韦东奕,这是我的账号。”记者从韦东奕

    0 2025-06-08 09:22:00

  4. 邻里齐分类 社区更美丽

    大象新闻记者 夏萍为响应国家“无废城市”建设号召,推动资源循环利用与社区环境品质提升,近日,郑州市高新区城管部联合沟赵办事处在采薇苑小区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活动现场“垃圾分类变资源 美化环境展新颜”的红色条幅在社区醒目位置飘扬,工作人员热情地为居民发放垃圾分类宣传页,耐心讲解着不同类型垃圾的分类标

    0 2025-06-05 17:50:00

  5. 清走17袋垃圾!大妈捡废品堵死楼道熏走邻居

    本文转自【央视网】;纸箱、塑料瓶外卖盒、吃剩的食物……成“山”的垃圾就这样将楼道堵死在北京西城区德胜街道黄寺大街24号社区,61岁的张阿姨不仅将捡拾的各类废品塞满家中,还把楼道堆满,逼得邻居搬走。楼内臭气熏天、蚊蝇滋生,造成了严重的消防安全隐患。面对劝导教育和协助清理,张阿姨拒绝配合、屡教不改……图

    0 2025-05-23 21: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