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楼舒心安居、下楼就业创业——探寻雄东就业创业示范街的宜业宜居密码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4 19:15:00    

选料、对口、拼接……5月2日10时许,在雄安新区雄东片区同德二路的“雄业创工坊”箱包车间,家住红景苑小区的居民董变存正在装配箱包拉杆。

董变存在“雄业创工坊”工作已有1年时间。“家里有患病的老人需要照顾,不能出远门打工。”董变存说,后来听说,家附近就有适合回迁群众的工作岗位。来到现场参观后,她觉得工作地点离家近、时间灵活、不限年龄、操作简单,第二天就上岗了。

“随着技术逐渐熟练,收入也越来越多,现在一天能挣约100元。这份工作我很满意。”董变存笑着说。

图为”雄业创工坊”运营负责人王桃烨(右一)在箱包车间巡查。雄安媒体中心 李连成 摄

董变存的经历是雄东片区回迁群众就业的典型案例。雄东片区是雄安新区外围组团中雄县组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区先期建设的区域之一,肩负着保障高铁枢纽周边居民搬迁安居、引领淀东片区发展的重任。自2022年以来,雄东片区已回迁四个批次,常住回迁群众2.1 万人。

“自雄东片区启动回迁以来,我们多次组织‘大走访’,发现就近就业是回迁居民较为突出的需求。”昝岗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经统计,这里有就业意愿人口9408人。

就业是民生之本。昝岗管委会联合雄县公共服务局依托雄县塑料包装、箱包生产、帽子加工等传统产业基础,盘活预留公服设施资源,统筹“四业并举”和“四项收入”,着力打造了由“雄业创工坊”“雄业创新坊”组成的就业创业示范街区,让群众住得稳、过得安、有奔头。

居民就业,场地先行。昝岗管委会强化物业资产清单梳理,谋划空间利用新模式,建立“雄东片区预留公服设施资产清单”,合理利用雄东片区部分预留公服设施,打造“家门口就业圈”。

“如何实现新建片区回迁群众就业,此前没有成熟模式,只能一点点摸索。”雄业创工坊”运营负责人王桃烨说,多亏了职能部门利用预留公服设施,为就业创业服务机构提供场地支持,降低了运营成本,让他们有了放开手脚大胆尝试的底气。

从100平方米的“零工驿站”开始,发展到如今6000余平方米的“雄业创工坊”,依托公服设施,王桃烨边对接合作厂家、边培训工人,逐渐探索出了一套成熟模式:以资源下沉、产业进社区、加工入户等形式,引导回迁村原有产业及周边企业,将基础加工环节布局到雄东片区,利用“雄业创工坊”打造车间式、工坊式等新型就业平台。

“既解决了原征迁村传统产业的车间厂房和用工问题,同时也为回迁群众中就业难度较大的家庭妇女、残疾人、老年人等低收入居民,提供了灵活多样的就业岗位。”王桃烨说,社区居民不出小区即可上岗,接孩子做饭不耽误工作,实现了“上楼安家,下楼就业”。

“雄业创工坊”自去年4月运营以来,利用雄东片区预留公服设施面积6000余平方米,合作企业13家,带动600余人实现就业,增加回迁群众收入1000余万元。“今年我们将实现带动1000人就业,增加群众收入4000万元。”王桃烨说。

从“雄业创工坊”步行约百米就到达“雄业创新坊”。

漆扇、浮雕、文房四宝……走进入驻企业雄安艺外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办公室,各类文创产品琳琅满目。该公司负责人王树泉正联系工作人员,为展出摊位补货。“假期期间我们的产品广受游客欢迎。”王树泉说。

图为返乡创业人员王树泉在“雄业创新坊”办公室内展示文创产品。雄安媒体中心 李连成 摄

王树泉之前在外地做文创设计工作。雄东片区回迁房建好后,他决定回家乡创业。2023年4月,在“雄业创新坊”工作人员的帮助下,王树泉注册成立公司。“这里功能齐全、服务便捷,不仅可以免费使用办公场地和设备,还能享受创业导师的免费指导,这对于回迁创业者真是‘雪中送炭’。”王树泉说。

“为支持有创业意愿的回迁群众、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和京津返乡创业者,实现低成本启动创业、参与创业,在昝岗管委会和雄县公共服务局支持下,我们打造了‘雄业创新坊’,为他们提供免费办公场地及创业服务。”“雄业创新坊”负责人董振英介绍,这里设有独立办公区、开放式办公区、直播间、会议室等公共设施,同时提供创业指导、政策咨询、创业培训、金融支持等服务,提高创业成功率。

目前,“雄业创新坊”入驻创业企业34家,涵盖物业管理、人力资源、园林绿化、古玩文创等多个领域,直接带动就业330人,间接带动就业805人。

昝岗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在长约1.5公里的雄东就业创业示范街区,沿街预留公服设施59处,现布局1处创新坊、1处家政服务工作站、2处零工驿站和13处社区工坊,实现回迁片区就业创业“新场景、新形象、新效能、新模式”。截至目前,该街区累计带动就业超2700人,实现灵活就业1.7万余人次,产值达1.1亿元,带动群众增收约9500万元。(雄安媒体中心 李连成)

相关文章
  1. 文明中国·人人有礼丨“犬犬联盟社”正式启动!让文明养宠成为新风尚

    为共同营造文明、和谐、宜居的生活环境,引导居民成为文明、自律、有礼的养宠人,8月20日,金凤区长城中路街道金宇名庭社区联合长城中路街道综合执法局、长城中路派出所共同举办“爱犬同行暖邻里,文明养宠共守护暨社区犬犬联盟社”启动仪式,为社区文明养宠工作注入新活力。活动现场,综合执法局的工作人员首先向居民们

    0 2025-08-21 08:35:00

  2. 民乐县金山社区:消防安全大扫除 筑牢社区安全防线

    为进一步加强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力度,有效防范和遏制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为居民打造安全稳定的居住环境,民乐县金山社区精心组织并开展了消防安全“大扫除”专项行动。此次行动全面、细致地排查和整治各类安全隐患,确保不留死角、消除盲区,以实际行动坚实筑牢社区的安全防线。在清理行动中,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

    0 2025-08-19 17:58:00

  3. 全运会群众比赛乒球项目结束 北京队5金1铜创历史

    经过七天激烈角逐,8月14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群众比赛乒乓球项目决赛在广州天河体育中心体育馆落幕。在本次比赛中,北京市代表队取得了5金1铜的历史最好成绩,斩获半数金牌,高居金牌榜第一位,充分展现了首都群众乒乓球运动的竞技水平和深厚底蕴。本次比赛共产生10枚金牌,有来自全国各地的32支队伍参与角逐。

    0 2025-08-16 19:04:00

  4. 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丨一个老旧小区的华丽转身

    硬件设施改善了 社区服务提升了一个老旧小区的华丽转身■阅读提示“原先总琢磨着搬家,现在觉得住在这里,挺好!”夏日清晨,坐在小区门口遮阳棚下,齐爱民笑着说。自从2001年住进邯郸市复兴区化林路街道建西三社区棉三小区,齐爱民亲眼见证了小区由“破”转“新”的改变。这些年,邯郸市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推进老

    0 2025-08-14 08:00:00

  5. 那一张张不轻言放弃的笑脸,正是十五运群众赛事最好的代言|羊晚快评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走平冈。”实际上这首《江城子·密州出猎》作于熙宁八年,彼时苏轼年仅四十岁。以今天的眼光来看,苏轼自称老夫,未免太早了些。正在进行的十五运会群众比赛乒乓球项目中,来自香港的张耀钊,迎来自己的全运会首秀。他倒是可以理直气壮地自称老夫,因为他已是81岁高龄,

    0 2025-08-11 10: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