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新了!山西首批62条幸福河湖出炉,你家门口的河上榜没?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1 22:20:00    

河流奔涌,湖水澄澈

倘若由你执笔

将如何描绘这般美景

是大地上的玉带、夺目的珍珠

是诗词中的“水光潋滟晴方好”

是记忆里的戏水童趣

还是家门口的“诗和远方”


如今

越来越多的河湖

多了“幸福”这个形容词

近日

山西首批省级幸福河湖名单出炉

共有62个河湖入选


河湖如何实现幸福

我们一起看看


河湖安澜 是幸福的底色

苍头河是右玉县的母亲河,以“水倒流”而闻名。

它不像大多数河流那样朝东流或向南奔,而是执意向北,穿越内蒙古四十里地。在汇入洪河后又调转方向,南下注入黄河。

苍头河独特的流向,使其名声大振。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苍头河是一条让当地人头疼的“害河”。河床不稳定,时常改道,水土流失严重,两岸寸草不生。  

治理前的苍头河两岸寸草不生

1950年,右玉首任县委书记张荣怀带领全县干部在苍头河边种下第一棵小白杨。

之后70多年来,右玉人对苍头河的治理从未间断。他们在河岸种植防风固沙的植被,修建水利设施,治理河道,修复湿地,一点一点将这条“害河”驯服成了“宝河”。

如今的苍头河成为省级生态湿地保护区

如今,这里已经成为国家4A级景区、省级生态湿地保护区。蜿蜒的河道、起伏的山野、成片的林地、错落的农田,是北方黄土高原罕见的田园景观。这里成为众多野生动物的天堂,越来越多的珍稀鸟类也选择在此筑巢安家。

从“荒漠变绿洲”到“幸福河湖”,苍头河的蜕变是全省幸福河湖建设的缩影,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

三晋大地上,22836名五级河湖长及巡河湖员守护着每一条河湖,治水治岸治绿协同推进。智慧河长平台迭代升级,实现河流“天上看、云端管、地上查、智慧治”,形成与幸福河湖相适应的现代化河湖管理体系,越来越多的河湖重现生机与活力。

文化交融 是幸福的亮色

在运城,面积132平方公里的盐湖,是我国最古老的内陆盐湖。

“一池河东盐、半部华夏史。”

新中国成立后,盐湖作为全国最大的无机盐化工生产基地之一,仍在为生产服务。

经过数千年的开采,盐湖的生态环境已濒临红线,污水横流,垃圾遍地。

上世纪50年代的运城盐湖鸟瞰图

2019年,烈日下工作的盐工

2020年9月,运城全面实施“退盐还湖”,盐湖保护范围内停止一切工业生产,从生态保护、基础建设、文化挖掘、文旅融合四个方面协同推进。与此同时,对盐湖周边47处文保单位进行普查和全面梳理。

运城盐湖一角

今天的运城盐湖,已成为文旅新地标。

漫步在环湖步道上,空气清新、植物茂盛,成群的飞鸟在湖面上嬉戏。从产盐池、工业区到旅游打卡地、生态保护区,盐湖在转型发展中迎来新机遇。

盐池广场上,孩子们拉着风筝线尽情奔跑;河东池盐文化博览园内,游客身临其境感受古风宋韵;蚩尤文化园依山望水,再现远古先民生活场景;河东成语典故园内,雕塑林立刻画千年历史。

还湖于民、还山于民、还景于民,盐湖的转变带给百姓实实在在的幸福感。

文化润人心,水脉亦文脉。建设幸福河湖,就是以保障水安全为基石,以营造水环境为依托,以修复水生态为命脉,以弘扬水文化为灵魂,实现人与河湖的和谐共生。

资源红利 是幸福的成色

到晋中看水,不能不到榆社,而到榆社不能不去云竹湖。

云竹湖作为榆社县优质旅游资源,经过多年发展,已成为省级旅游度假区,被赋予“山西好风光·最美云竹湖”的金字招牌。

云竹湖风光

榆社县坚持文体旅深度融合,连续多年在云竹湖景区举办了自行车、马拉松、垂钓等赛事,实现了体育与旅游深度结合;以邱占祥院士工作站、国家地质公园、化石博物馆为载体,发展“化石+旅游”“文化+旅游”“研学+旅游”等新业态,发挥了良好的经济价值,也极大地带动了对周边区域的发展。

位于云竹湖北岸的偏良村,三面临水,自然条件得天独厚。

近年来,偏良村紧抓云竹湖开发契机,大力改善村容村貌,发展生态旅游。

偏良村古建民宿小院

村民们利用闲置房屋打造高标准民宿;建设生态采摘园、偏良码头;修复中共榆社县临时委员会旧址,打造红色阵地;形成集生态采摘、休闲观光和红色教育为一体的生态旅游产业链。

村民通过发展农家乐、就近务工、特色养殖等形式,年人均纯收入增加3000余元,村集体经济年增收20余万元。群众端上了“生态碗”,吃上了“旅游饭”。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山西,依托良好的水资源禀赋,以生态“好水”激活经济“活水”的实践已遍地开花。

各地积极探索,以幸福河湖建设带动产业结构调整,让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更新,亮色更深,成色更足。奔腾不息的河流,不仅成为生态之河、景观之河,更成为经济繁荣之河、民生幸福之河。

2024年省级幸福河湖名单

来源:山西日报

相关文章
  1. 人民日报关注|这里的新学期,从生态文明讲起

    编者按:新学期伊始,生态文明怎么讲?小学生领到新教材、走进科普馆,还能参与环保实践活动;大学生上好专业课、到野外观测,积累知识的同时,生态文明素养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一堂堂生动的生态文明教育“开学第一课”,不仅把一颗颗绿色种子播撒进学生心中,也是推动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生活的重要途径。《人民日报》2025

    0 2025-09-09 11:16:00

  2. 2025年度“技能山西”职业技能大赛启幕

      本报讯 8月28日,2025年度“技能山西”职业技能大赛——山西省第二届职工数字化应用技术技能大赛在太原尧城机场启幕。  本次大赛由省总工会、省人社厅共同主办。大赛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技能山西建设发展战略,对标国家战略需求,对接我省产业升级实际,聚焦数字前沿,既是对我省职工数字化

    0 2025-08-30 07:14:00

  3. 爱在七夕 幸福留影 工人村社区为模范夫妻定格浪漫

    金风玉露,七夕又至。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颂扬美好家风,西岗区香炉礁街道工人村社区别出心裁地组织了一场温馨的七夕主题活动,特邀辖区内的全国劳模、金婚伴侣、党员先锋、优秀志愿者、“夫妻好楼长”及退役军人等数对模范夫妻,共同拍摄幸福合照,用光影记录他们历经岁月打磨却愈显珍贵的爱情。活动现场,爱意涌动,

    0 2025-08-29 21:30:00

  4. 2025年阿尼玛卿生态体育节开幕

    8月13日,“冰川黄河·圣山玛沁”之地洋溢着热烈氛围,2025年阿尼玛卿生态体育节在果洛州玛沁县隆重开幕。本次生态体育节以“体育+文化+生态”融合模式为核心,吸引了众多目光,开启了一场挑战极限与生态保护之旅。开幕式在激昂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随后,精彩的文艺表演轮番上演。阿尼玛卿艺术团带来的舞蹈《铃鼓

    0 2025-08-14 09:01:00

  5. 交通事故致6死8伤,山西挂牌督办

    山西对运城河津樊村镇“7·26”较大道路交通事故挂牌督办2025年7月26日14时许,山西省运城市河津市樊村镇鑫光大道发生一起一辆半挂车与一辆面包车相撞的较大道路交通事故,造成6人死亡、8人受伤。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山西省较大事故查处挂牌督办办法》等有关规定,山西省安

    0 2025-07-28 12: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