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别“阿庆嫂”!京剧大师赵燕侠逝世,享年97岁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19 19:20:00    


今天(3月19日),北京京剧院发布讣告:北京京剧院奠基人之一,原北京京剧团副团长、北京京剧院一团团长赵燕侠同志,因病于2025年3月19日16时10分在京逝世,享年97岁。


赵燕侠,女,1928年2月出生,河北武清人(现天津武清区),中共党员,著名京剧艺术大师,京剧赵派艺术创始人,老文艺一级演员,国家级和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京剧)代表性传承人,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曾任中国文联理事、中国剧协理事、中国剧协艺委会委员、北京市文联理事、北京市剧协副主席。

赵燕侠出身京剧世家,7岁随父赵筱楼在杭州、上海、汉口等地搭班演戏。14岁到北京后师从荀慧生、何佩华、李凌枫、诸茹香等先生。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组建燕鸣社,在京、津、沪等地演出,后长期在北京京剧院从艺。1952年,参加北京妇女联合会的工作,先后为抗美援朝义演和筹建北京私立艺培戏曲学校义演。1960年秋,燕鸣京剧团并入北京京剧团,赵燕侠担任副团长。1964年,首演革命现代京剧《芦荡火种》(后又改名为《沙家浜》)。

1977年,赵燕侠正式重返舞台。1979年,任北京京剧院一团团长。1980年,率团赴美国演出三个月共83场戏,受到热烈欢迎。1981年,任北京京剧院艺术委员会主任。1986年,任北京京剧院六团团长。1989年9月4日,作为艺术顾问,随北京京剧院演出团赴民主德国演出。1996年,正式告别舞台。

八十余年的艺术生涯,她在继承荀派表演风格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条件大胆突破,首创真假嗓结合的唱法,表演洒脱、嗓音甜亮、唱腔悠扬、念白清脆、咬字清晰。她突破程式、行当的界限,从剧中人物性格出发,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的艺术形象,如:《白蛇传》中的白素贞,《碧波仙子》中的鲤鱼仙子,《红梅阁》中的李慧娘,《春香传》中的春香,《玉堂春》中的苏三,《拾玉镯》中的孙玉姣,《花田八错》中的春兰,《荀灌娘》中的荀灌娘,《辛安驿》中的周凤英,《沙家浜》中的阿庆嫂等,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京剧“赵派”艺术。

2003年获中国唱片社颁发的金唱片奖;2006年获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颁发的“表演艺术成就奖”;2011年获中国戏曲表演学会颁发的第五届中国戏曲表演“终身成就奖”;2023年荣获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戏剧家协会颁发的“中国文联终身成就奖(戏剧)”。

赵燕侠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定于3月23日(星期日)上午9时,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东礼堂举行。

一路走好!


来源:北京日报

编辑:施雨

编审:戴慧菁

相关文章
  1. 国航发布2025夏秋航季航线规划及新产品,重点推出北京至开罗和多伦多航线

    4月24日,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航”)在杭州举办“新启航 智未来”——2025年产品分享会,正式发布国航2025年夏秋航季航线网络规划、运力安排,与合作伙伴共话航空服务数智化未来。现场分享新航季国航航线相关产品和服务。图/国航分享会现场,国航介绍了2025年夏秋航季的运力部署计划。

    0 2025-04-24 14:23:00

  2. 回溯经典 观照现实 注目未来

    人间四月天,第15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如期而至。为期9天的时间里,影片与影迷双向奔赴,中外影人交流互鉴,技术与产业融合共生……透过北影节这扇“光影之窗”,可以洞见我国电影产业发展的过去与现在,感悟中国电影兼容古今、交融中西的时代气象。回溯电影百年历程今年是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世界电影诞生130周年。

    0 2025-04-23 08:09:00

  3. 北京通报市文旅局等10家单位党组织巡视整改情况

    4月22日,北京纪检监察网通报了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等10家单位党组织关于十三届市委第三轮巡视的整改进展情况。2023年9月至12月,市委巡视组分别对10家单位党组织进行了巡视,并于2024年3月通报了巡视反馈情况。各单位党组织针对巡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抓住关键环节,强化标本兼治,形成长效机制,推动整

    0 2025-04-23 07:55:00

  4. 北京一季度PM2.5平均浓度同比降20.4% 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实现“开门红”

    人民网北京4月22日电 (记者李博)记者从北京市生态环境局获悉,今年一季度,北京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五大领域百余项措施全面启动、加快实施,全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30.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0.4%,为历史同期最优,优良天数79天,水环境质量总体良好,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实现“开

    0 2025-04-22 17:34:00

  5. 北京12345市民服务热线“年报”出炉!

    《2024年北京12345市民服务热线年度数据分析报告》日前出炉。去年,12345热线共受理市民反映2419.5万件,同比增加12.9%,解决率满意率双提升。其中,民生保障类与消费类问题反映量同比呈现“一降一升”。电话仍是市民反映的主渠道2024年,接诉即办工作机制持续完善,热线服务渠道持续拓展。电

    0 2025-04-20 21: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