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青山绿水 共建生态家园:罗山保护区开展生态保护主题宣传活动
大小新闻客户端4月18日讯( 通讯员 刘建华 董芳维)昨日,春意盎然的罗山旅游景区迎来了一批特殊的“绿色使者”,罗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服务中心联合招远市林业局,在景区人流密集区域组织开展了主题为“青山绿水共守护 生态家园同珍惜”的宣传活动。活动中,工作人员通过发放宣传资料、科普讲解、互动问答等形式,
停伐10年,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的三重转变
《内蒙古日报》(2025年4月5日1版)。 地处祖国最北端,内蒙古大兴安岭的春来得晚一些。4月初,莽莽群山中,遮天蔽日的森林还覆盖着积雪,交错纵横的河流还在封冻。 作为中国最大的国有林区,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10.67万平方公里的生态功能区与亚马孙热带雨林同被誉为“地球之肺”。它维系着
南书房夜话 | 南兆旭:我们生活的城市是我们的家园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首席记者 魏沛娜在最近由深圳图书馆主办的“深圳学人•南书房夜话”第十二季第十七讲活动上,深圳自然与历史研究者南兆旭以“大地、书桌,再回到大地:在地关怀的行走、写作与改变”为主题,结合《深圳自然笔记》《深圳自然博物百科》等作品,分享他探索、发现、记录深圳的实践与经验。自上世纪90年
秀美黄山的乡村振兴实践
四月的黄山,苍穹碧蓝如洗,群山草木青翠,派送出独属春天的迷人景致。绿色是黄山的底色,也是发展的底气。黄山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积极发展绿色农业,不断升级生态产业,探索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绿色发展之路。一户茶农的“生态账本”在休宁县蓝田镇南塘村的茶园里,一片片“小黄板”被错落有
把大自然“搬”进校园!南山二外(集团)与仙湖植物园签订“植物园进校园”协议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首席记者 吴吉 记者 方杰4月1日,深圳市南山区第二外国语学校(集团)与深圳仙湖植物园在海德学校正式签订“植物园进校园”合作协议,开启双方在自然教育与生态科普领域的深度合作。仙湖植物园主任罗栋、南山二外(集团)校长田亿欣、课程与教学部部长邱钰、学生发展部部长董科以及相关工作人员出
非法穿越无人区,莫将生命禁区当作“冒险乐园”
□崔睿(黑龙江大学)3月26日18时左右,民警在执行巡护任务时,抓获了一支非法穿越可可西里无人区的车队。该车队共11辆车,25人。被发现时三分之二人员已出现高反,警方已将该车队移交可可西里管理处。(3月29日 红星新闻)近日,25人非法穿越可可西里无人区被警方抓获,管理处将在下星期对他们进行处罚,这
莱山区开展“家校社”共联共建研讨会
为进一步优化青少年成长环境,发挥各方优势,切实满足青少年多样化的成长需求,开展“家校社”沟通协作新模式,搭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新生态,近日,莱山团区委联合烟台大学附属小学、黄海路街道祥隆社区、烟台市莱山区百川社区建设发展中心开展“家校社”共联共建研讨会。会上,四方共同探讨就助力青少年全面成长、构建协
重大生态破坏事件如何判定?新规填补制度空白
生态环境部日前会同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国家林草局联合印发《重大生态破坏事件判定规程》,明确重大生态破坏事件判定的工作流程、标准依据及有关部署,实现了重大生态破坏事件的“闭环”管理,填补了我国在生态保护领域一个较为长期的制度空白。《重大生态破坏事件判定规程》明确了生态破坏的具体指标和标准、界定事件
“信用专家谈”| 信用供给侧增量改革的三个着力点
2025年,“十四五”规划迎来收官,“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作为中国特色的社会治理创新实践,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也进入了第26个年头,并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公共产品。关键之年,社会信用建设中如何顺应数字化和绿色化全球发展趋势,围绕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新质生产力补短板、锻长板、
加速人形机器人创新生态共建 上海傅利叶发布首款开源人形机器人
随着人形机器人“半马”在北京“鸣枪”,更多人开始期待人形机器人,不仅能跑会跳,还能更多走进生活。让人形机器人更多“助人为乐”,这就需要越来越多的人形机器人开发者投入产业技术研发,帮助机器人训练新功能,找准适合的应用场景。近日,上海通用机器人公司傅利叶传出好消息:正式发布首款开源人形机器人 Fouri